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各****题 文档编号:179894382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卷类型A二0二0年全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驿站。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将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4.考试结束,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愿你放松心情,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國满的答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走进大美聊城,登上diolinghudng( )的光岳楼,俯瞰井然有序的古城,览波光激滟的东昌湖,感受这方土地所yngy( )的和谐

2、与温暖。【答案】 (1). 雕梁画栋 (2). 洋溢【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应该熟练掌握语文课程标准上所公布的1000个常用汉字,包括字音和字形。“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洋溢”: (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2.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律诗一般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B. “一箪食,一豆羹”中的“箪”“豆”是古代盛饭的器物,“觥筹交错中的“觥”“筹”是指酒杯。C. 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史书。D. 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往往让我们难忘。如:驿路梨花中的

3、哈尼小姑娘、社戏中的双喜、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答案】B【解析】【详解】B.“觥筹交错中的“觥”指酒杯,“筹”指酒筹,宴会上行令或者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故选B。3. 名著阅读。作品名称名著片段 现在已经记不分明,这祥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西游记土地道:“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

4、就活四万七千年,却是只与五行相畏。”钢铁是怎样炼成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曰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处应填入的作品名称是 ;处所选片段中的“这宝贝”指的是 。(2)结合小说情节说说片段中的主人公是在什么情况下引发的感想。【答案】(1)朝花夕拾人参果(草还丹)(2)保尔在烈士墓地,想起了英勇就义的战士们。【解析】【详解】(1) 根据“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可知选段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认为是

5、长妈妈谋死了隐鼠,于是对长妈妈心怀恨意。根据选段中的“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可知此处提到的仙果是人参果,又称草还丹,是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大仙种植的天地灵根。(2)根据原著内容可知,选段是小说主人公保尔在因伤寒兼肺炎回家乡养病期间,到烈士墓前凭吊战友时说的。这是保尔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革命乐观主义的深刻概括。4. 按要求填空。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_! (茅盾白杨礼赞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东风不与周郎便, _。 (杜牧赤壁)_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浊酒一杯家万里,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峰峦如聚,_

6、,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非淡泊无以明志。_ 。(诸葛亮诫子书)子衿是一首古老恋歌,诗中用夸张手法写出女子对恋人思慕之情的诗句是: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被广为传诵。诗歌中常流露出厚重的家国情怀。木兰诗中“_,关山度若飞”是木兰奔赴战场的坚定;春望中“感时花溅泪,_”是杜甫忧国忧民的感伤;己亥杂诗其五)中_,化作春泥更护花”是龚自珍甘于奉献的信念。古诗词中有许多含“马”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答案】 (1).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 山岛竦峙 (3). 铜雀春深锁二乔 (4). 鸡声茅店月 (5). 燕然未

7、勒归无计 (6). 波涛如怒 (7). 非宁静无以致远 (8). 一日不见 (9). 如三月兮 (10). 沉舟侧畔千帆过 (11). 病树前头万木春 (12). 万里赴戎机 (13). 恨别鸟惊心 (14). 落红不是无情物 (15). 示例:挥手自兹去 (16). 萧萧班马鸣。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解析】【详解】名篇名句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此题要注意“竦峙”“锁”“茅”“燕”“致”“畔”“戎”“兹”“班”等字不要写错。二、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8、,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行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觕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注释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南迁:贬谪到南方。梧、藤:梧州、藤州。鬻(y):卖。觕(c):同“粗”。饮湿:指润湿嘴巴。5. 解释加点的词语。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共买食之 饮酒

9、但饮湿6. 翻译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7. 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B. 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C. 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D. 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8. 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答案】5. 高兴的样子 考虑,想到 吃 只,仅 6.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苏辙放下

10、筷子叹气,苏轼已经吃完汤饼了。 7. B 8. 示例:弟弟,人生中的磨难再所难免。与其哀声叹气,不如乐观面对。只要体现出劝慰弟弟乐观面对挫折,符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句意: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欣然:高兴的样子。句意: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同乐的人。念:考虑,想到。句意:于是兄弟二人买了汤饼吃。食:吃。 句意:喝酒只是润湿嘴巴。但:只,仅。【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

11、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1)庭:庭院;空明:清明澄澈;交横:交错纵横;(2)置:放下;箸:筷子;尽:吃完。【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与理解。B.结合“觕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可知,苏轼面对粗茶淡饭,坦然食之,是个乐观豁达之人。所以B项分析“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错误。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甲乙两文可知,苏轼

12、在被贬谪之后,仍然心胸开阔,豁达乐观。在乙文的情境中,面对遭受挫折的弟弟,苏轼必然会劝慰苏辙坦然面对,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按此思路回答即可。示例:弟弟,人生路上必然会遭遇逆境,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打起精神用积极的态度去战胜磨难,走出困境!【点睛】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同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

13、罢了。乙苏轼与弟弟苏辙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梧州、藤州之间相遇。路边有卖汤饼的人,于是兄弟二人买了汤饼吃。粗陋而难以下咽,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已经吃完汤饼了。他慢悠悠地对苏辙说:“九三郎,你还想细细咀嚼吗?”说完大笑着站起来。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喝酒只是润湿嘴巴罢了。”三、现代文阅读(3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抗体药物:精准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小宇宙”张晔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抗体药物因为独特的靶向性而被率先研究开发,中和抗体通过与新冠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来保护细胞免受侵害。对抗体的研究始于19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们在研究病原菌的过程中,发现在感染者的血清中有“

14、杀菌素”,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抗体。科学家根据抗体来源的特性,把能刺激宿主产生抗体的物质命名为抗原。后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抗体是一种由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具有特殊氨基酸序列的,能够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分子。1975年,英法两国科学家将鼠源的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这种从一株单一细胞系产生的抗体就叫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第一代单克隆抗体就此诞生。这种抗体特异性高,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性质均一,易于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干预疾病发生和进程,也能激活人体的“小宇宙”对抗疾病,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日前,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抗体制备技术,使得抗体药物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人体。”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周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人体内有T细胞和细胞这两大类免疫细胞,其中能产生抗体的是细胞。当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