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乌海等六市)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各****题 文档编号:179894360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乌海等六市)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包头(乌海等六市)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包头(乌海等六市)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包头(乌海等六市)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包头(乌海等六市)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乌海等六市)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乌海等六市)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0年八年级地理、生物结业考试试卷生物学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细胞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壁能控制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B. 红心火龙果果肉细胞内的色素存在于细胞壁上C. 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是因为有细胞壁D. 适宜条件下,淀粉酶能去除细胞壁【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详解】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所以细胞膜能控制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故A错误。B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色素、糖分等物质,所以红心火龙果果肉细胞内的色素存在于液泡内,故B错误。C细胞壁具有保护和

2、支持的作用,所以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是因为有细胞壁,故C正确。D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酶的专一性,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不损伤细胞的其他结构,常用的酶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故D错误。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酵母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B. 酵母菌是制作泡菜的主要菌种C. 酵母菌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 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分析】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体内不含叶绿素,进行腐生生活,在有氧的情况下,分解

3、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时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人们可利用酵母菌来酿酒、制馒头、做面包等。【详解】A.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B.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生物主要是乳酸菌,B错误。C.酵母菌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C错误。D.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真菌的主要特征、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真菌的利用。3. 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施加氮肥越多,植物生长越迅速B. 植物的生长需要氮C. 缺氮时,叶绿素的合成受阻D. 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离不开氮【答案

4、】A【解析】【分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详解】A.要做到合理施肥氮肥施得太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细胞失水而不能吸收,A错误。B.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和钾的无机盐,B正确。C.氮元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缺氮时,叶绿素的合成受阻,C正确。D.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离不开氮,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含氮无机盐的作用及缺氮对植物的影响。4. 习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下列措施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 建造三北防护林

5、B. 燃烧作物秸秆C. 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植物园D. 适时并有计划捕捞成鱼【答案】B【解析】【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详解】A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是我国的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按照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建设面积406.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

6、建林3508.3万km2,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改善,故A不符合题意。B燃烧作物秸秆,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质,会造成空气的污染,不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故B符合题意。C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D在养鱼的水域环境,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有计划适时的捕捞成鱼,增加经济效益,这是更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的稳定性,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7、及生物的多样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圈的意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保护生物圈的措施。5. 图为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物像,与物像变化对应的操作步骤是( )转动粗准焦螺旋 调亮视野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换高倍物镜 转动细准焦螺旋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回放。【详解】显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倒像,图示物像在右下方,所以向右下方移动装片,转换器上安装有不同的物镜,所以转换高倍物镜,此时由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视野较暗,需要调节亮度调亮视野

8、,调为反光镜的凹面镜和大光圈,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从而使物像更清晰。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6. 某男子的一个神经干细胞经过正常分裂、分化后形成的细胞中,含有X、Y染色体的情况是( )经过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分别含有X和Y经过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都含有X和Y经过细胞分化后的细胞,含有X和Y经过细胞分化后的细胞,含有X或Y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原细

9、胞中的染色体相同。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详解】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相同,保持遗传的稳定性。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的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细胞是体细胞,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是成对的,并且是特定的,而生殖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并且是存单存在。所以某男子的一个神经干细胞经过正常分裂、分化后形成的细胞中,含有X、Y染色体的情况是经过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

10、子细胞,都含有X和Y,经过细胞分化后的细胞,含有X和Y。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特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7. 下表是蚕豆、烟草和苋菜的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其他条件均适宜)下的发芽率,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蚕豆烟草苋菜见光971%985%18%不见光968%24%966%A. 光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B. 光可以促进苋菜种子的萌发C. 在生产中,播种烟草种子时应该埋在土壤里D. 光几乎不影响蚕豆种子的萌发【答案】D【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

11、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详解】A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分析图表可知,蚕豆的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种子能萌发,烟草在见光的条件下种子萌发率较高,而苋菜在不见光的条件下种子萌发率较高,说明光不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故A不符合题意。B苋菜在光照下种子的萌发率是1.8%,而在不见光的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是96.6%,说明光能抑制种子的萌发,故B不符合题意。C烟草在

12、见光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达98.5%,而在无光的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为2.4%,说明光照能促进烟草种子的萌发,所以在生产中,播种烟草种子时不应该埋在土壤里,需要见光种子萌发率高,故C不符合题意。D蚕豆种子在见光下种子的萌发率是97.1%,在不见光的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为98.8%,说明光几乎不影响蚕豆种子的萌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实验的特点8. 张某面色苍白,感到头晕、精神不振、肌肉无力。就医后,做了血常规化验。请结合化验报告单的部分化验结果(如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送检物可从张某的毛细血管中采集B. 张某应多食用含蛋白质和

13、铁丰富的食物C. 张某体内可能有炎症D. 张某可通过适量运动促进红细胞分裂,使症状缓解【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没有细胞核,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详解】A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大,分布广,管壁最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手指的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4、,用采血针扎手指扎破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所以送检物可从张某的毛细血管中采集,故A正确。B化验单分析可知,张某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数值均低于正常值,说明患有贫血,需要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故B正确。C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分析化验单可知,张某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说明体内有炎症,故C正确。D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所以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故D错误。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9. 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当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受到刺激时,兴奋经迷走神经传入

15、延髓咳嗽中枢,接着声门紧闭,呼气肌强劲收缩使胸肺内压和腹压上升,随后声门打开,气体高速冲出形成咳嗽反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存在感受器B. 咳嗽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为传入神经C. 咳嗽反射是在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效应器是呼气肌D. 咳嗽有利于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咳出【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详解】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咳嗽反射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咳嗽有利于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咳出。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存在感受器,神经中枢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为传入神经,效应器是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支配的呼吸肌,可见C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