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各****题 文档编号:179894242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陕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陕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陕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陕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学科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阳光B. 大熊猫C. 钟乳石D. 计算机病毒【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阳光、钟乳石和计算机病毒属于非生物,没有生物的特征。大熊猫属于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

2、解生物的特征。2. 一只“毛毛虫”能长成美丽的蝴蝶,是因为( )A. 细胞的分裂B. 细胞的分化C. 细胞的生长D.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答案】D【解析】【分析】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其结果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不断地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植物体),由系统构成个体。【详解】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

3、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其结果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不断地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植物体),由系统构成个体。因此,一只“毛毛虫”能长成美丽的蝴蝶,是因为细胞的分裂、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分化。故选D。【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不断地分化形成组织。3. 下图所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A. B. C. D. 【答案】B【

4、解析】【分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据此解答。【详解】A是细胞,是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B是果实,属于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C是植物体。D是组织,由一些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器官的概念。4.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生产者B. 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代表的成分外,仅缺少非生物成分D. 假如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食物链“草

5、野兔鹰”中,鹰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详解】A.该生态系统中,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6、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正确。B.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若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B正确。C.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代表的成分外,缺少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C错误。D.根据生物富集现象,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食物链“草野兔鹰”中,鹰是最高级消费者,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D正确。故选C。【点睛】在生态系统一章中,生态系统的组成几个成分的关系,有关生物富集的知识,能量的流动特点等知识点在考题中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所以有关的内容还需同学们熟练掌握。5. 为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同学设

7、计了如下实验,请预测3天后种子萌发数量最多的一组是( )A. 25、干燥B. 0、水适量C. 25、水适量D. 25、种子浸没在水中【答案】C【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详解】A缺少一定的水分,种子不萌发;B缺少适宜的温度,种子不萌发;C具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D缺少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因此,3天后种子萌发数量最多的一组是C。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6. 下列选项中

8、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 仙人球的叶变成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B. 千里之堤,溃于蚊穴C. 过度放牧,破坏草场D. 大树底下好乘凉【答案】A【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许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详解】A仙人球的叶变成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符合题意。B千里之堤,溃于蚊穴,体现了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B不符合题意。C过度放牧,破坏草场,体现了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C不符合题意。D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的重点是区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9、。7. 食用的大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 )A. 胚根B. 子叶C. 胚乳D. 胚芽【答案】B【解析】【分析】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子叶贮存营养物质。【详解】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和两片子叶(储存营养物质)四部分,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人们吃的大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子叶。故选B。【点睛】分清种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不同种子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8. 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经传粉受精后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 )A. B. C. D. 【答案】D【解

10、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和子房)和雄蕊(花药和花丝)组成。图中花瓣,柱头,雄蕊,子房。【详解】一朵花传粉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可见,经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D正确。【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9.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海洋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生物圈【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

11、和岩石圈的表面,据此解答。【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生态系统只是水圈的一部分,而生物圈又包括水圈,不符合题意。B、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森林生态系统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而岩石圈又属于生物圈,不符合题意。C、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只是生物圈的一部分,不符合题意。D、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

12、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点睛】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题解题关键。10.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 )A. 有性生殖,变态发育B. 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C. 无性生殖,变态发育D. 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答案】A【解析】【分析】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详解】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属于有性生殖,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

13、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这种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变态发育,有性生殖。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青蛙的发育过程和特点。11. “民以食为天”,关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不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B.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C.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D. 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答案】A【解析】【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

14、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肠腺、胃腺。【详解】A蛋白质需要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故A错误。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消化的通道,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故B正确。C小肠长,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内有多种消化液,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特点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故C正确。D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故D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食物的消化知识。12. 将下图所示装置放于太阳下,3小时后,发现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珠,这种现象主要

15、是由于植物进行了( )A. 光合作用B. 蒸腾作用C. 呼吸作用D. 分解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详解】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B如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于光下3个小时后,发现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这主要是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故B符合题意。C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分解作用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等有机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13. 下列属于呼吸系统主要器官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