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的区别【技术相关】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79887595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的区别【技术相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的区别【技术相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的区别【技术相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的区别【技术相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的区别【技术相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的区别【技术相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接地保护:为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危险,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相连,称为接地保护。接零保护:为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变电器中性线相连接就称为接零保护。接地:在电力系统中,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联接叫接地。接零: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金属外壳与系统零线相连接叫做接零。接地与接零的目的:一是为了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工作性接地),另一目的是为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保护性接地和接零)接地保护适用于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在这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

2、电压的金属部份,例如变压器、电动机以及其它电器等的金属外壳和底座均可采用接地保护。(一般电厂均采用三相四线制系统)接零保护适用于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外壳可采用接零保护。当采用接零保护时,除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必须采取工作接地以外,同时对零线要在规定的地点采取重复接地。 中性点: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的三相绕组星形联接的公共点称为中性点,如果三相绕组平衡,由中性点到各相外部接线端子间的电压绝对值必然相等。零点:如果中性点是接地的则该点又称为零点。中性线:从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作中性线;而从零点引出的导线称作零线。三相五线制系统: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除中性线之外,再从电源中

3、性点单独引出一根保护线(PE线)所形成的系统,称为三相五线制系统。,通常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中性线具有如下功能:用来接使用相电压的设备;用来传导三相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用来减少负荷中性点的电压偏移。PE线功能:保障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及带电外壳时的触电事故。通过保护线(PE),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份的金属外壳接到电源中性点的接地点去。当电气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时,即形成单相短路,使设备或系统的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设备,防止人身触电。电气设备因绝缘下降或损坏时,会引起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带电,人体一旦触及就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了保障人身安全,需要采取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措施。 将电气设备在正

4、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进行良好的连接,叫做保护,简称接地。 有了保护接地,当人体触及到带电的金属外壳是时,由于人体电阻与接地电阻并联,且人体电阻(约1千欧左右)远比接地电阻(约4欧)大,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要比流过经接地装置的电流小得多,对于人的危险程度就显著地减小了。保护接地通常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也可用于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 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导线与电力系统的零线可靠连接,这就是保护接零,保护接零用于380伏或220伏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有了保护接零,当设备外壳带电时,故障电流就由火线流经设备外壳到零线,再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由于故障回路的电阻

5、,电抗很小,所以故障电流很大,强大的电流能把闸刀开关内或熔断器内的保险丝熔断,切断电源,从而就可避免人体遭受触电的危险。保护接零必须由单位统一施工,在零干线上统一引入专用的保护接零线至每个住户。要没有统一施工,每家每户自行从自家的零线(实际是零支线)上采取所谓的“保护接零”,是很危险的,应禁止。接地保护也叫第三种接地保护措施,就是把可能发生漏电的设备外壳使用可靠的接地线连接到大地。接零保护是把设备外壳连接到中性线后在电力变压器侧集中接地,由于电力线路中零线可能有比较大的电流,零线就可能存在接头发热接触不良的危险,所以零线保护的可靠性就比较差,现在已经不使用这种保护方式了。根据 IEC 规定的各

6、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分述如下。 ( 1 ) TT 方式供电系统 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 TT 系统。第一个符号 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 T 表示负载设备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 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 1-1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

7、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 TT 系统不宜在380/220V供电系统中应用。 3 )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施工单位是采用 TT 系统,施工单位专门安装一组接地装置,引出一条专用接地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如图 1-2 所示。 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 PE 线和工作零线 N 分开,其特点是:a.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b.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c. TT 系统适用于用电设备

8、容量小且很分散的场合。 ( 2 ) TN 方式供电系统 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 TN 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220V)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 TT 系统的很多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 )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 TT 系统优点多。 TN 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 TN-C 和 TN-S

9、 等两种。 ( 3 ) TN-C 方式供电系统 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 NPE 表示,如图 1-3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在线路上产生一定的电位差,所以与保护线所联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对大地有一定的电压。 2 )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对地220V!)。 3 )如果电源的相线碰地,则设备的外壳电位升高,使中性线上的危险电位蔓延。 4 ) TN-C 系统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时,漏电保护器后面的所有重复接地必须拆除,否则漏电开关合不上;而且,工作零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断开。所以,实用

10、中工作零线只能让漏电保护器的上侧有重复接地。 5 ) TN-C 方式供电系统只适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无220V负载)情况。 ( 4 ) TN-S 方式供电系统 它是把工作零线 N 和专用保护线 PE 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 TN-S 供电系统,如图 1-4 所示, TN-S 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没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 PE 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 PE 上,安全可靠。 2 )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 3 )专用保护线 PE 不许断线,也不许进入漏电开关作工作零线。 4 )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

11、,漏电保护器下不得有重复接地,而 PE 线有重复接地,但是不经过漏电保护器,所以 TN-S 系统供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 5 ) TN-S 方式供电系统安全可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在工程施工前的“三通一平”(电通、水通、路通和地平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 5 ) TN-C-S 方式供电系统 在施工临时用电中,如果前部分是(没有220V负载的) TN-C 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 PE 线,如图 1-5 所示。这种系统称为 TN-C-S 供电系统。 TN-C-S 系统的特点如下。 1

12、 )工作零线 N 与专用保护线 PE 相联通,如图 1-5总开关箱后线路不平衡电流比较大时,电气设备的接零保护受到零线电位的影响。总开关箱后面 PE 线上没有电流,即该段导线上没有电压降,因此, TN-C-S 系统可以降低电气设备外壳对地的电压,然而又不能完全消除这个电压,这个电压的大小取决于 N 线的负载不平衡电流的大小及 N线在总开关箱前线路的长度。负载不平衡电流越大, N线又很长时,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偏移就越大。所以要求负载不平衡电流不能太大,而且在 PE 线上应作重复接地。 2 ) PE 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跳闸造成大范围停电

13、,规范规定:有接零保护的零线不得串接任何开关和熔断器。 3 )对 PE 线除了在总箱处必须和 N 线相接以外,其他各分箱处均不得把 N 线和 PE 线相联, PE 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且联接必须牢靠。 通过上述分析, TN-C-S 供电系统是在 TN-C 系统上临时变通的作法。当三相电力变压器工作接地情况良好、三相负载比较平衡时, TN-C-S 系统在施工用电实践中效果还是可行的。但是,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施工工地有专用的电力变压器时,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 ( 6 ) IT 方式供电系统 I 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 T 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

14、保护,如图 1-6 所示。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连续生产装置、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运用 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从图 1-6 可见,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回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这种供电方式在施工工地上很少见,我们公司的35KV、10KV、6KV系统采用这种IT方式。 IT方式的缺点很明显,线路单相接地时,其余两相对地电压达到线电压,对用电设备的过电压要求很高。去年施工三线架空线被施工单位撞断,二电站6KV系统B相接地,A、C两相对地电压升高1.732倍,引起二催化6KV电压互感器因过电压烧毁,主风机跳闸,影响装置正常生产供电线路符号小结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