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雷 皇家建筑设计的恢宏历史【行业一类】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79887509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样式雷 皇家建筑设计的恢宏历史【行业一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样式雷 皇家建筑设计的恢宏历史【行业一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样式雷 皇家建筑设计的恢宏历史【行业一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样式雷 皇家建筑设计的恢宏历史【行业一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样式雷 皇家建筑设计的恢宏历史【行业一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世界著名的建筑艺术大师雷发达祖籍永修建筑史上的惊世传奇 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探寻雷氏家族主持200多年皇家建筑设计的恢宏历史在历史的长河里,“样式雷”是一个专有名词,是对在中国建筑史上绽放过耀眼光芒的雷氏家族的誉称。自清初,木匠雷发达(16191693)应募到北京供役内廷,于康熙初年参与修建宫殿工程,因技艺高超,担任设计工作开始,雷氏家族掀开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建筑神话。雷发达被认为是样式雷的鼻祖,而他的祖籍正是江西省永修县。清王朝的灭亡标志着雷氏家族由显赫走向衰败,近些年对“样式雷”相关研究的深入,使这段沉寂多年,鲜为人知的历史慢慢进入公众的视野。3月28日,本报记者采访到雷发达在江西永

2、修的后人,探寻雷氏家族主持200多年皇家建筑设计的恢宏历史。 历史回眸 山里走出来的建筑大师建筑学者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一文中写道:“在清朝(16441911)260余年间,北京皇室的建筑师成了世袭的职位。在17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从永修县县城驱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这个环山而落的小村庄,距县城40余公里,是“样式雷”鼻祖雷发达生长的地方。作为雷发达在江西的后人,现为县

3、人大代表的雷代树回忆起小时候老一辈人给他讲的祖上名人雷发达的事迹,非常自豪,“听老一辈的人说我们雷氏祖上有一个大人物叫雷发达,雷发达是个木匠,家境贫穷,饥寒交迫,他的父母亲去世后,雷发达就离开了家乡,从此杳无音讯,再也没有回来过。”当年离开家乡的雷发达,辗转来到了江苏江宁府江宁县,康熙初年,应募到北京供役内廷,以工艺见长的雷发达,参加了故宫三大殿的修建,为营造所掌班。直至清代末年,雷氏家族有6代后人都在样式房任掌案职务,负责过北京故宫、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设计,同行中称这个家族为“样式雷”,雷发达也被誉为近代世界著名的建筑艺术大师。“村里还有一个

4、老房子是雷发达留下来的。”村支部方书记告诉记者,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个房子现在归雷代树家所有,雷代树的母亲现在还在老房子里居住。历史是证明已经过去了,当年的青砖依然在目。这座见证了中国几百年历史风云的老房子,拨开层层老茧后,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样式雷”留在江西老家唯一的痕迹便是这座三百多平米老屋。屋里有两个天井,两个大厅,八个房间,房屋里面皆是木质构造,栩栩如生的木雕,经年不衰,仍旧散发着当年的魅力。雷代树告诉记者,房子每年都有人来参观。虽然年代久远,自己一家人依旧住在这,非常舒适。 历史见证 执掌200多年的皇家建筑设计世家历史给了雷氏家族两百多年的辉煌,漫步在中国灿烂的文化长

5、廊之中,雷氏家族自十七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随着清朝政府的命运而发展着。两百余年的时间里,雷氏共有七代十人先后任清廷样式房掌案,几十人供职样式房,负责皇家建筑设计,在建筑技术和工艺美术等多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样式雷现存的作品中如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代东西陵寝等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五分之一,这充分显示了样式雷在建筑史上的辉煌成就也证明了清代样式雷图档所具有的世界意义。雷代树告诉记者,1996年,县里编了永修文史资料一书,书中对样式雷在历史上的显著成就进行了收集。目前,在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雷氏共有209人,作为雷氏的后人,从那个时候开始对自己的先辈有了更完整的认识。据史

6、料记载,雷金玉是雷发达的长子,是样式雷的真正创始者,在康熙年间参加修建畅春园时,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雷金玉在雍正年间担任圆明园样式房掌案,在其七十大寿时,雍正皇帝命皇子弘历(后来的乾隆皇帝)亲笔书写了“古稀”二字匾额,赐予雷金玉。雷金玉去世后,雍正皇帝特地降旨送雷金玉遗体运回江宁归葬。可见当时,样式雷在清王朝地位之高。继承雷金玉事业的是其子雷声,雷声的三个儿子,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都在样式房任职,形成了样式雷家族的强大阵容。在乾隆和嘉庆时期,设计建造了许多园林,还主持乾隆八旬万寿庆典自圆明园至皇宫沿路景点设计这一举世罕见的特殊工程,使样式雷光芒四射。雷家玺的儿子雷景修也继承了样式房掌案职务,

7、雷景修经历了清王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个时期。他最大的贡献不是重修了圆明园而是把祖传和自己工作中保留下来的设计图样,包括各个阶段的草图、正式图、烫样模型等收藏起来。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苏小姐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图书馆现存的绝大部分样式雷图档,来自于上述家藏。雷景修的儿子雷思起也颇受清政府赏识,在重建圆明园、皇家陵墓以及重建太和门等北京很多重要皇家建筑工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最后一代样式雷是雷廷昌,年轻时随父亲雷思起参加过定陵修建和圆明园重修等工程,自己主事后承担了同治惠陵、慈安太后陵、慈禧太后陵、光绪崇陵、三海等工程。采访中,记者从国家图书馆了解到,现如今,世界上还有两万多件样式雷图档,现存

8、在国家图书馆的有一万多件。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苏小姐还告诉记者,这些图样对研究清朝历史、建筑文化发展脉络有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巨大成就。样式雷画出的图纸什么类型都有,如投影图、正立面、侧立面、旋转图等,最难得的是陵墓的宝顶,它呈不规则的空间形体,样式雷画出等高线图,这在当时是非常高水平的。其中彩色、黑白的图纸都有。如果不是清王朝的结束,样式雷或许可以继续它的辉煌。在执掌皇家建筑设计200多年的时间里,“样式雷”这个称谓不仅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对这个世袭建筑师家族的定位。样式雷的惊世传奇,让这个家族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不仅深深地吸引了历史学家,也为建筑学家展现了一片天地。历

9、史是属于过去的,但璀璨的文化是可以延续至今的,这是历史的力量所在,也是样式雷的神奇所在。历史重聚 样式雷第十代孙回江西故乡在漫长的岁月里,样式雷生活在北京,一直未曾回过老家江西永修。第五代样式雷雷景修在世时,主持修建了祖坟,整个坟地设计成一艘船形,船头朝西南,是按当地风俗,朝向八宝山,船尾的方向是朝着玉泉山,方位取向意为“头顶八宝,脚踩玉泉”,寓意是雷家人去世后,其灵魂可以乘这条船回到江西永修的老家。雷代树回忆说,在1994年,样式雷的第十代孙雷章宝第一次从北京回到了老家永修。这是时隔几百年后的首次回家,当时村里沸腾了。雷代树形容这次会面,很高兴,很兴奋,“我和他合影了,他(雷章宝)很能喝酒,

10、和乡亲们聊天说笑,非常的开心。”2004年,样式雷在江苏南京的第八代孙雷文彪和雷文雄,70多岁的高龄,踏上了回家的路。雷代树至今还记得当时和他们见面的场景。“在老房子里看了很久,和村里人都说上了话,非常感慨。”雷代树告诉记者,当时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市里和县里的领导都来了,大家都在为这历史的重聚而激动不已,同时希望样式雷的历史价值让更多的人知道。样式雷是伴随着清朝政府的灭亡而衰落的,解放前样式雷家族没落到了社会最底层,甚至到了以乞讨为生的地步。坐吃山空的状况使雷家开始变卖祖传下来的样式雷图样,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以1500大洋被人拉走了满满十卡车的图纸和烫样。现如今,继承先辈衣钵的雷家人已经没有了。据雷代树介绍,样式雷在北京的后人雷章宝是个体育教师,而在江苏南京的后人也在从事与建筑无关的行业。样式雷数百年奋斗下来的事业,没有得以延续,曾经风光的年代,一去不复返。“江西一家样式雷,中国半壁建筑师”,样式雷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据的崇高地位,使这个没落的家族背后的故事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200多年的恢宏历史;200多年的独领风骚;200多年的文化积淀,在历史回眸之后,在历史见证之下,在历史重聚后的今天,样式雷的匠心独运传承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传统的精髓应该继续秉持。历史的脚步走到这,是时候翻开新的一页了。 李榕3网络#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