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体位【学术参考】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79887495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线体位【学术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线体位【学术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线体位【学术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线体位【学术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线体位【学术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线体位【学术参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常规(骨骼部分)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各手指稍分开。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手后前斜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手前后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将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

2、缘,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拇指前后位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手和前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2)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2)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

3、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拇指侧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或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拇指外侧缘紧靠暗盒,其余四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防止抖动。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指掌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侧位影像。腕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指握拳,使腕部掌面易与暗盒靠紧。中心线:对准尺骨和令人满意的骨茎突联线的中点,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所有腕骨、尺桡骨下端与掌骨近端的后前位影像。腕关节侧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手和前臂侧放,将第五掌骨和前臂尺侧紧靠暗盒。尺骨茎突放于暗盒中心。中心线:对

4、准桡骨茎突,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腕骨、掌骨近端和尺桡骨下端的侧位影像,但都相互重叠。腕关节轴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将腕关节掌面放于暗盒的前1/3处,腕部垫高约3CM左右。然后嘱患者将手掌极度后倾,并用对侧手扳住被检侧手指,使保持后倾姿势。为了使豌豆骨和钩骨的影像不致互相重叠,可将手指稍偏向桡侧。中心线:向肘侧倾斜2530度,对准第三掌骨底部上约2CM处,射入暗盒中心。显示部位:显示大多角骨掌面、舟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三角骨和豌豆骨等轴位影像。舟骨后前位(尺偏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暗盒放于20度角度板上,或将暗盒前端用沙袋垫高20度。腕部平放于暗盒

5、上,这样可使舟骨与胶片平行。然后将手掌尽量偏向尺侧,肘部也向外偏,使舟骨和它的邻接面分开,舟骨就能清晰显示。中心线:对准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与摄影台垂直,与暗盒成20度角。如不垫高暗盒,而将X线球管向肘侧倾斜20度角,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腕部的后前位影像,而舟骨和它的邻接面影像尤为清晰。尺桡骨前后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手掌向上,背面紧靠暗盒,前臂长轴须与暗盒长轴平行。暗盒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尺骨和桡骨的前后位影像。尺桡骨侧位位置:患者者在摄影台边侧坐,肘部弯曲。前臂摆成侧位,尺侧紧靠暗盒,桡侧向

6、上。肩关节放低,尽量与腕和肘关节相平,这样可避免前臂移动。暗盒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尺桡骨下1/3互相重叠,桡骨头与尺骨喙突也有重叠现象。肘关节前后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手掌向上。尺骨鹰嘴突放于暗盒中心,肘部背侧紧靠暗盒。肩部放低,尽量与肘关节相平。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肱骨下端、尺骨和桡骨上端的前后位影像。肘关节侧位位置:患者者在摄影台边侧坐,肘部弯曲,约成直角。手掌面对患者,拇指向上,肩部放低,尽量与肘关节相平。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肱骨

7、下端、尺桡骨上端的侧位影像。肘关节尺骨喙突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先将肘部放成前后位姿势。尺骨鹰嘴突放于暗盒中心,肘部背侧紧靠暗盒。肩部放低,尽量与肘部相平。然后将手内转,手掌向下,上臂保持不动。中心线:对准肘关节,并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此位置能将喙突清晰显示,不与其它骨骼重叠。肘关节轴位位置:患者面向摄影台正坐,上臂紧靠暗盒。肘部极度弯曲,使手指与肩部相接触。将尺骨鹰嘴突放于暗盒中心上方2.53CM处。肩部放低,尽量与肘部相平。中心线:(1)对准尺骨鹰嘴突上方2.5CM处,与暗盒垂直。(2)向肩部倾斜30度,与前臂垂直,摄入暗盒中心。显示部位:显示肱骨下端的前后位和尺骨上端的

8、后前位重叠影像,鹰嘴突显示尤为清晰。肘关节:骨折或病态时投照位置(正位)遇有肘关节因外伤或疼痛不能伸直的患者者,可用下述位置(或者采用上臂正位或者下臂正位)投照。位置:患者面向摄影台正坐,将尺骨鹰嘴突放于暗盒中心。前臂下部和解臂上部离开暗盒,使前臂和上臂与台面形成的角度相等。将沙袋垫在前臂和上臂下面,上下臂固定。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前后位影像。肱骨下端和尺桡骨的上端都稍有失真,但桡骨小头的盆状关节面影像却很清晰。肘关节:骨折或病态时投照位置(侧立位)位置:患者面向摄影架直立,被检查侧肘部的外侧紧靠暗盒,肘关节放于暗盒中心。对侧躯干离开摄影架,成为斜位,使被检侧肘

9、关节易于靠近暗盒。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侧位影像。尺桡骨和肱骨可能与肋骨或脊柱重叠。肱骨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手臂伸直,手掌向上。对侧肩部用沙袋垫高,使被检侧上臂容易紧靠暗盒。暗盒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如病变局限于一端,可包括邻近一侧的关节。暗盒长轴须与肱骨平行,前臂处放一沙袋固定。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肱骨前后位位影像。肱骨侧位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对侧肩部用沙袋垫高,被检侧上臂紧靠暗盒。手臂与躯干分开,肘关节弯曲,前臂内转,使肱骨内外上髁相互重叠,成侧位姿势。暗盒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如病变局限于一端,可

10、包括邻近一侧的关节,暗盒长轴须与肱骨平行。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并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肱骨侧位影像。肱骨穿胸位位置:患者侧立于摄片架前,被检侧上臂外缘紧靠暗盒,肩部下垂。对侧手臂抱头,肩部抬高,使两肩不致重叠。被检侧肱骨外科颈部位对暗盒中心。中心线:通过对侧腋下,对准被检侧上臂的上1/3处,与暗盒垂直。屏气情况:曝光时应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使胸腔内充有多量气体,借以增加对比度,并可给短曝光时间。显示部位:显示肱骨上2/3的侧位影像。肱骨上部轴位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肩部和上臂垫高约10CM。上臂外伸与躯干垂直。肘部弯曲,约成直角。手掌放于台面,头部转向对侧。暗盒横立于肩关节上部

11、,内缘尽量靠紧颈部,肱骨头对暗盒中心。暗盒背面用沙袋支撑固定,不使倾斜或动摇。中心线:与躯干平行,对准肱骨头,与暗盒垂直ak向内侧(肩关节侧)倾斜10度,使肩关节的显示更为清晰。屏气情况:曝光时应嘱患者屏气。显示部位:显示肱骨上端和肩关节的轴位影像。肩关节前后立位位置:患者直立于摄片架前,背靠暗盒。暗盒上缘超出肩部软组织,肩胛骨喙突对暗盒中线,身体健侧约向前转35度,使肩胛骨与暗盒平行并紧帖。被检侧手臂与躯干分开,稍向内旋,手部靠腰,肩关节放于暗盒中心。中心线:对准肩关节中心,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能清晰显示关节广盂与肱骨头间的间隙。锁骨后前位位置: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锁骨中点,对台面或

12、暗盒中线。头部转向对侧,使锁骨与台面靠紧。手臂内转,手掌向上。肩部下垂,使肩部与胸锁关节相平,将锁骨中点对暗盒中心。中心线:对准肩胛骨上角,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锁骨的后前位影像,较前后位摄影更为清晰。肩锁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直立于摄片架前,面向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二臂下垂,两侧肩锁关节对暗盒中线,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暗盒纵的中线。患者两手下垂,肩部下垂,锁骨成水平状。中心线:对准第三胸椎体,与暗盒垂直。屏气情况:曝光时嘱患者屏气。显示部位:显示两侧肩锁关节后前位影像。足前后位位置:患者坐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或弯曲。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紧靠暗盒。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足跟。

13、第三跖骨底部放于暗盒中心,并使暗盒中线与足底部长轴平行。中心线:(1)对准第三跖骨底部,与暗盒垂直。(2)向足侧倾斜15度,对准第三跖骨底部射入暗盒中心。显示部位:经位置显示全部趾骨、跖骨和距骨前面的跗骨(包括舟骨、骰骨和第一、二、三楔骨)的正位影像。距骨和跟骨因被胫腓骨下端所重叠而不能显影。足前后内斜位位置:1、卧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被检侧膝部稍弯曲,足底部紧靠暗盒。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足跟。第三趾骨底部放于暗盒中心,使暗盒中线与足部长轴平行。然后将躯干和下腿向对侧倾斜使足底与暗盒约成3045度角。2、坐位:患者坐于摄影台上,两膝弯曲,被检侧足底部紧靠暗盒。暗盒上缘包

14、足趾,下缘包足跟。第三跖骨底部放于暗盒中心,使暗盒中线与足长轴平行。然后将被检侧下肢内倾,使足底与暗盒约成3045度角,并用对侧下肢支撑被检侧膝部。中心线:对准第三跖骨底部,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所有足骨和各关节的内斜位影像。跟骨轴位位置: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对侧膝部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踝关节放于暗盒中心。踝部极度弯曲,可用一绷带绕于足部,嘱患者向后拉住。如患者踝部不能弯曲时,可将下肢用沙袋垫高,使足部长轴与台面形成直角。中心线:向足底倾斜3545度角,对准第三跖骨底部,射入暗盒中心。显示部位:显示跟骨轴位影像。踝关节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对侧膝部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

15、将踝关节(即胫骨内踝上方1CM处)放于暗盒中心。足尖前倾,下腿长轴与暗盒中线平行。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联线上方1CM处,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踝关节、胫腓骨下端和上部距骨的前后位影像。踝关节外侧位位置: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于台面,对侧膝部向前上方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踝部外侧紧靠暗盒。膝部用沙袋垫高,足跟摆平,使踝关节成侧位。将内踝上方1CM处放于暗盒中心,与暗盒垂直。中心线:对准内踝上方1CM处,与暗盒平行。显示部位:显示踝关节的侧位影像,胫腓骨下端互相重叠。胫腓骨前后位位置: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摆成前后位。暗盒上缘包括膝关节,下缘包括踝关节。如病变局限于一端者,可公包括邻近一侧关节,使小腿长轴与片盒中线平行。中心线:对准下腿中点,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胫骨、腓骨和邻近关节的前后位影像。胫腓骨外侧位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对侧髋和膝部向前上方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小腿外缘紧靠暗盒。暗盒上缘包括膝关节,下缘包括踝关节。如病变局限于一端者,可仅包括邻近一侧关节。小腿长轴与暗盒长轴中线平行,足跟稍垫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