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工作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宗教工作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山西省xxx县政府办副主任、宗教局局长 卢键 10月10日.10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宗教干部培训班的培训,真切地感受到党组织对宗教从事者的关心、重视和扶持为期五天的全国宗教工作干部培训,我聆听了相关专家的讲授,使我学到了一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民族宗教理论知识,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1、本次培训的感受和收获 本次宗教工作干部培训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举办,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培训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了驾驭民族宗教工作能力,对推进民族宗教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具体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是明确了当前民族宗教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我国民族宗教工作总体形势是好的,民族团结、宗教xxx、社会稳定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利益格局的逐步调整,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将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民族宗教问题上来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被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最终酿成大的事端,进而影响全市团结稳定的大局。
就我县而言,民族宗教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极少数信教群众不顾有关部门和爱国宗教团体的教育劝阻,私自举行跨地区非法宗教活动;再比如,天主教信徒自选朝圣活动还面临着爱国神职人员思想不够稳定、地下势力骨干分子教育转化难度较大等困难;基督教乱传道、私设聚会点的问题亟待解决;佛教乱建庙宇、乱塑神佛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系列民族宗教领域内存在的不稳定、不和谐的事实,都在警示我们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县的民族宗教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必须科学把握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认识到民族宗教越来越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息息相关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好涉及民族宗教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民族宗教越来越与全县中心工作紧密相连的实际情况,大力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民族氛围要充分认识到我县民族宗教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基础不牢靠、能力素质不匹配、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二是掌握了工作方法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族宗教工作实践,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地保证。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也是民族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民族宗教工作要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顺应基层群众的期盼,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贯穿于民族宗教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民族宗教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凝心聚力促进和谐发展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首要任务实现“一当好、三争创”目标必须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努力把少数民族同胞、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齐心协力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第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核心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都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民族宗教工作要实现科学发展,做好群众工作是关键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科学发展成效的第一标准,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和支持他们积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勤劳致富,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统筹发展要求作为民族宗教工作努力方向要全面考虑民族宗教工作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协调统筹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和各民族宗教团体的力量,进一步形成推动民族宗教工作顺利开展的强大合力,统筹思想教育、政策引导、法律约束、制度规范、利益照顾等各种工作方法,确保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第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坚持解放思想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不竭动力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科学发展观活的灵魂要根据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发展的新变化,群众的新期待,以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不断推进思想解放要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注重工作思路和能力不断创新民族宗教工作要向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延伸,向企业、院校、社区等基层组织延伸,向党员和广大群众延伸,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民族宗教工作最大成效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既了解了国际背景下的民族问题;又了解了当代中国宗教和宗教政策,并掌握了处置民族宗教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对民族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冷战结束特别是“911”事件发生后,宗教因素日益全面深入地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动,既是以巴矛盾、波黑冲突、北爱尔兰问题、克什米尔纷争、斯里兰卡内战等诸多国际热点问题和重大冲突的内在动因,又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影响普通民众对国家、政治制度、民族种族的身份认同,事关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以及政权合法性的重要变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宗教事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表现为宗教信众数量庞大、成分复杂,宗教种类繁多,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并存,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紧密联系,宗教组织地区分异显著等,这使得我国宗教事务法治化的进程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宗教更是呈现出信教人数持续快速增长,教徒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国际国内相互影响更加突出,宗教矛盾日益复杂和激化,原有宗教格局面临巨大冲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国家政治稳定面临严重挑战 ,这就对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的能力,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因此,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前提下,提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高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能力等正确且符合我国实际的政策措施,妥善处理宗教问题,不断完善和创新了我国宗教管理模式。
四是增强了依法行政意识,对《宗教事务条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依法行政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当今社会,宗教作为一种社会调控手段,越来越发挥出巨大的社会结构整合功能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一直是我们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认识在我国大力建设法治社会的大环境中,宗教活动该如何由法律这一现代社会最有力的社会治理手段调控;在法规缺位的现实面前,政府对宗教活动该如何管理,政府在宗教管理问题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政府与宗教团体的关系是单纯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还是执法者与执法相对人,这些问题逐一凸显,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思考综合地看,目前我国的宗教立法大多属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没有宗教基本法律,各地宗教立法进度和立法数量上也存在较大差距,有关法律用语上也多有不一致的情况;现行的《宗教事务条例》虽然提出了解决宗教问题的总体规定,但经实践证明还不尽完善,原则性条款居多,在处理复杂多变、层出不穷的宗教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寄希望于一部完善的宗教法在短期内出台,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加快《宗教事务条例》配套规章规定的出台,对于政府对宗教团体的严格依法管理以及管理模式优化十分重要从本质上说,有法或没有法只是一个形式,根本目的不是立法本身,而是怎样使宗教团体、信教者能够真正享受到他们的权利。
因此,在法律缺失前提下,各级政府部门要合理运用行政力量,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宗教问题 二、对如何做好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是做事成功的基石,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民族宗教工作的特殊复杂性、专业性和敏感性,要求我们必须勤奋学习,学以致用面对民族宗教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民族宗教领域的新挑战,新考验,我们要加强研究,深化认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心工作,全面理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处理问题,以创新的精神,清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不断推动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二要继续增强紧迫感当前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加之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民族宗教工作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努力做到四个充分认识:一要充分认识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形势还很严峻;二要充分认识缩小少数民族发展差距尤其是少数民族扶贫开发的任务还很繁重;三要充分认识我国农村乱建寺庙,乱塑佛像,假僧假道乱做佛事道场和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四要充分认识民族因素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还很复杂.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团结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和繁重 。
三要继续强化依法行政,依法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最近几年,境外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其目的不仅在于扩大某种宗教的影响,更在于在意识形态领域同我们争夺群众,从根本上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对此,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要依据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切实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四要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确保民族宗教领域的团结和稳定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同政党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一样,都是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的团结与稳定,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是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迫切需要,也是从事民族宗教工作干部肩负的特殊使命 五要加强基层党组织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力度要明确宗教工作不单是宗教局及或个人的工作,而是党支部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具体工作和要求因此各级党政和民族宗教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措施,健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民族宗教工作网络,完善工作制度,整合管理资源,在人员和工作条件上给以保证,真正做到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有人抓、有人问、有人管,推动基层民族宗教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民族宗教工作法制化、社会化的进程。
同时各级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要不断强化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既要充分发挥统战部门、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的作用,又要明确其他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定期沟通情况,经常交流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六要大力培养宗教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适应社会的新形势,宗教工作快速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后备青年神职人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宗教界的代表人士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要培养宗教优秀人才,关键在于善于发现人才,造就一批与我党同心同德的宗教界代表人士对有培养前途的宗教人士,一是组织学习,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自觉做好“四个维护”二要通过教职人员座谈、交流、谈心、外出考察等活动,培养一批具有相当宗教知识、管理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职员队伍,使之成为我县宗教界的骨干力量三要做好政治安排,对政治素质好、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宗教界人士,可以考虑推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这对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七要依法严厉打击邪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