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论文的写法(PPT课件)

上传人:廉江****3 文档编号:179827916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驳论文的写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驳论文的写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驳论文的写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驳论文的写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驳论文的写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驳论文的写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驳论文的写法(PPT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驳论文的写法,Dr.Feng,驳论文的写法,驳论文的写法,第一步:列现象。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1.反驳论点2.反驳论据3.反驳论证.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探根源,4

2、、指出路(立论)。 下面试以高中课文,鲁迅先生的名篇拿来主义为例,对驳论文的这一特征予以探析,例: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驳论文的写法,第二步:示弊端。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这种一味的送去,

3、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驳论文的写法,第三步:探根源。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

4、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第四步:找出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驳论文的写法,又如:“莫使英雄泪满襟”这一主题,可以写出以下提纲,第一层: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荣誉,嫉妒、中伤他人:这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

5、典型表现,第二层:伤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会,使社会正气低迷。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危害,第三层:个人欲望强烈,嫉妒心强,心胸狭窄,信奉“人人为我”,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根源,第四层:不怕闲言碎语,反对嫉贤妒能,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态度;加强道德教育,保护英雄权益,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措施,驳论文的写法,总之,写驳论性的文章,还应注意以下几点:要对准靶子。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怎样树起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下。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

6、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要抓住要害,针锋相对的批驳 。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要注意分寸。对于敌人的反革命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以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决不可相提并论。 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破和立是辨证的统一。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因此,立论和驳论在议论文

7、中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驳论文的写法,驳论文的基本结构,树靶子: 摆出错误论点 批驳: 事实论证(摆事实) 道理论证(讲道理) 分析要具体,有理有据,恰如其 分,说在理上,不能强词夺理 结论: 得出正确结论,驳论文的写法,给妈妈的一封信 妈妈: 您好!您别生女儿的气,女儿认为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妈妈,您说“不上大学没有什么出息”。在这里您首先没弄清什么是“出息”,您要强,认为上了大学“显亲扬名”,才是有“出息”。况且即使按您“有出息”的观点,也不能概括全部的人生价值啊。祖冲之读了哪所大学?张衡读了哪所大学?就说现代,彭总、贺老总都读了哪所大学?如果说一定要大学毕业才有出息,那么,这些人都不能

8、算是有“出息”的人啦,这怎么会是正确的观点呢? 虽然我在您的眼里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也并非全没主见,报职业高中我是经过长期思考的,妈妈!我要走适合我自己的路,我在初中阶段能够在学业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有您的一大部分汗水和心血。虽然您不曾说我反应较慢,但我知道,我已经用了全部力量才仅仅得到了这点成绩,如果上了高中,在全县的那么多“尖子”生那里,不被刺死,也要被比得灰溜溜的,这起码对我的人生我的自尊是一种伤害,妈妈能体谅女儿的用心吗?其次,我跟着奶奶学过缝纫;在电视上看过服装设计,那是一份多么美好的工作啊!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这一方面一定会干出成绩的,等到那时我设计的服装款式流行于东南亚

9、、德国法国的时候,我一定会向世人宣告我的辉煌是妈妈给我的。那时世人决不会说我没“出息”。而我的这一志愿,妈妈,掏心里话说:不是比上一个大学的志愿还丰满和完善吗,驳论文的写法,妈妈,您说不上大学就不能深造,这显然是您对科学界知之不多,华罗庚初中毕业就失学了,他就是靠自学成才的,化学家杜勒十二岁就在一家药店当学徒,没读大学,在制药过程中,他发现化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问,就废寝忘食的自学,第一个析出氧气来。蒸气机的发明者瓦特,还是工人出身呢。况且我也有深造之志,我早就偷偷地读过往年的招生目录,北京服装学院、上海服装学院等大学都招收对口职高学生,以我这样的成绩,在重点高中是龙尾,但在职业高中是凤头,我可

10、以自豪地说,将来的专业对口非我莫属,你放心地瞧吧! 基于以上三点,我说我设计一条适合于我的路,你不认为是荒谬的吧!妈妈,我是你的孩子,你是爷爷的孩子,我会听的话,要上“大学”,也希望你听爷爷的话,支持我走一条适合于我自己的路。 祝大安! 女儿:薇薇 月日,赏析:这是一篇有破有立的驳论文,破的观点是“不上大学就没有出息”,立的观点是“我设计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从而说明每个人都有适合于自己的路。 文章用摘引式树立靶子,先驳妈妈的论点:“不上大学就没有出息”,使用归谬法,列举了祖冲之、张衡、彭总、贺老总,为人民做了有益的事,而被人为有出息的人这一事实,驳倒了妈妈的论点。接着,立起自己的论点:“我设计

11、了一条适合我自己的路。”先从分析自身优势入手,证明自己的路子走得对。最后,又驳斥了妈妈的论据:“不上大学就不能深造。”指出自己也要深造。而且要决心在服装行业干出一番事业来。这就在结尾时,既驳了妈妈的论据,也论证了自己的论点,显出作者一石击二鸟的良苦用心。 文章的语言得体、有分寸,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因为驳斥的是人间最美好的母女之情间的分歧,因而虽有矛盾,绝不会恶语相向,即使批驳,也不会尖刻辛辣。但在恳求之中,又有理有据的摆出自己的论点和论据,显得有节有礼,温文尔雅,驳论文的写法,真诚是绝对的吗 湖北襄樊一考生 真诚也就是真心诚恳,不说谎,表里如一的意思。人人都喜欢真诚的人,而讨厌虚伪的人,我也不

12、例外。但有人认为真诚是绝对的,不管对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百分之百的真诚。这个观点,粗一看,有道理,细一琢磨,有问题。 你想呀,当年日本鬼子大举侵犯我国的时候,如果所有的中国人都坚守真诚待人的原则,死守着“别人对我不仁,可我不能对他不义”的古训,那么还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所以说真诚不是绝对的,其码对敌人就不能真诚,而应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也许有人会说,对敌人是不能真诚,那么对朋友呢,总应该是绝对的真诚吧!依我看,也不尽然,那得看情况。如果您的朋友得了不治之症,您真诚地对他说明了实情,会怎么样呢?也许会加快他的死亡,这是您愿意看到的结局吗,驳论文的写法,医路顺风,驳论文的写法,感谢您的聆听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