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

上传人:1779****392 文档编号:179785096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海纳百川页码:第22页共22页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 关于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范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关于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1 根据年初工作计划安排,市政协社法委于七月上旬组织相关部门及政协委员对我市失独家庭生存现状、面临的困难及生活诉求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榆林市现有总人口370万,截至20XX年6月底,全市共有失独家庭264户374人,其中农村家庭1

2、90户267人,城区居民74户107人。 失独父母年龄,49岁以下有53人,占到失独人口总数的14.17%,这部分人群还有收养或者再生育可能;50岁60岁有69人,占到失独人口总数的18.45%;60岁以上有252人,占到失独人口总数的67.38%。50岁以上的父母无法再生育,60岁以上的父母,收养孩子也成了力不从心的事情。 失独子女年龄,10岁以下死亡的26人,占死亡人数的9.85%;11到20岁死亡的57人,占到21.59%;21岁以上死亡的181人,高达68.56%;独生子女死亡原因,患病占到49.60%,车祸等意外事故占到50.40%;失独子女性别,女性60人,男性204人。21岁以上

3、的人群,男性发生意外的概率增大所致。 二、存在问题 1、心理创伤难以修复。失独家庭没有了亲情滋养和天伦之乐,心理创伤极难修复。如榆阳区计生协去年委托人民医院,给89名失独家庭人员安排了健康体检并心理问卷测试,其中28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普遍自我封闭,隔离社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因为失独陷入深深的心理创伤之中,整日自我封闭,处于社会的边缘化。 2、如何养老成为心病。失独家庭普遍存在“我不怕死,我怕老,我怕病”的隐患。病了谁来管,老了谁来安葬,无时不在困扰着他们。这些隐形问题不是靠钱能解决的,如何养老成了他们最大的心病。 3、看病就医无人陪护。失独家庭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有脑梗、肢残、肺结核、心血管

4、疾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虽然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他们最不愿意去医院看病,住院手术没人签字,更没人陪护治疗,就医缺乏最基本的保障。 4、抚育孙辈力不从心。全市264户失独家庭中,有三代家庭118户,有的还有2个或者3个孙子女。这些失独老人既要承担丧子的心理重创,又肩负抚育隔辈人的压力,特别是培养教育孙辈的问题、监护权的尴尬、孙辈的探视权问题,日渐长大的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三、意见建议 失独家庭的出现是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帮助失独家庭解决生活困难,化解心理障碍,既需要有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政府的帮助,还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应拓宽思路,多措并举,妥善应对失独家庭存

5、在问题。 1、明确管理机构,让失独家庭老有所靠。鉴于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急需一个组织去管理服务,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近年来,榆林市各级计生协致力于帮扶失独家庭,逢年过节看望慰问、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给特别监护人补助电话费、传统节日组织联谊活动、创建心理咨询服务基地等等,与失独家庭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化解了矛盾,也摸索出帮扶路径。建议市委、市政府借助卫计部门改革和计生协转型服务,明确指定各级计生协为失独特殊家庭的专门管理服务机构,代表党和政府为失独特殊家庭兑现特扶资金和特别补助资金,开展深度关怀、关心、保障和服务。 2、出台帮扶制度,让失独家庭老有所养。对失独家庭落实“

6、五级帮扶”机制,给一个家庭指定一名县区级领导帮扶、一个县区级部门帮扶、一名乡镇领导帮扶、一名村居驻村干部帮扶,一名所在村组计生协会员帮扶。给计生协会员落实固定待遇,负责日常生活照料、生产帮扶、情感交流、后事丧葬等事宜。 对49岁以下的失独家庭,积极鼓励、帮助其实现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鼓励创业发展,千方百计帮助其走出失独阴影,重拾生活信心。 对于房屋破旧、本人又不想离开家、生活还能自理的群体,建议将住房全部纳入政府危房改造计划,改善居住环境; 对于生活能半自理的家庭,安排入住廉租房、公租房,建议住建部门切块留用,专供这些家庭入住,一方面彼此身份认同,不会受到歧视,另一方面社会交往认同,报团取暖,

7、彼此照应,互爱互信,为政府减负。全市建立一个失独老人敬老院,让他们安心养老,比如定边县卫计局专门为失独特殊家庭专门修建了养老公寓。 对失能半失能家庭成员,包括伤残独生子女,全部纳入医养结合管理体系,由政府购买服务,参照高新医院的老年护理院管理模式; 对于无力抚育孙子女的“有三代”失独家庭,建议相关部门对这些孩子建立教育扶助和社会抚养机制,建立档案,跟踪联系,特别照顾。免费就近入学,优先安排就业,给予创业扶助,解除失独老人的后顾之忧。 3、建立医疗服务机制,让失独家庭病有所医。 一是开通就诊绿色通道,各医院都能享受优先挂号、就诊、化验、检查、取药、转诊“六优先”便捷服务; 二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8、按照自愿原则,根据健康状况,选派医生上门问诊; 三是每人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跟踪随访; 四是每户派一名监护人,村委会负责人、村居社区计生协负责人或者近亲属作为监护人,主要履行该对象入住养老院、医院手术签字等监护人职责,由政府购买服务。 五是落实住院护理险补贴,每天补助100元,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180天,负责住院陪护、取药、打针、吃饭等日常料理,政府购买服务,让这些家庭病有所医。 4、培育社会服务组织,让失独家庭老有所乐。建议政府培育一批致力于失独家庭服务的社会组织,设立心理咨询公益岗位一对一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援助。建议各级计生协加以引导和扶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社会组织成立和发展

9、,对这部分家庭实现全方位的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生活援助服务。积极鼓励和引导这些家庭参加社会活动,合力帮助他们尽快调整心态,重燃生命活力,重新融入社会,在社会的关爱中找到心灵慰藉,老有所乐。各级计生协通过“会员之家”,布局社区,设有健康咨询师、心理咨询室、健身房、书吧、棋牌室、接待室、培训课堂等,给这些家庭搭建互相交流、互相扶持、自助互助、互爱互信的平台,感慨。鼓励他们要坚强面对生活的不幸,重新树立健康乐观的生活信念。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2 湖南省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累计少出生3600多万人,节约孩子抚养费1.1万亿元。计划生育的初衷已得到实现,有计划的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增

10、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来临,“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失独”老人们成为一个日益放大的群体,将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社会问题。 一、农村老年失独家庭现状 天元区乡镇农村户口的老年失独家庭有37户,50人。 1、年龄分布 4960周岁的失独父母有17人,占总数的34%;6170周岁的失独父母有15人,占总数的30%;71周岁以上的失独父母有18人,占总数的36%。 2、婚姻状况 3、独生子女死亡情况 4、生活保障 现50人均享受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20xx年起每人每年由政府的财政部门发放扶助金3600元。有退休工资的失独父母8人,占总数1

11、6%;五保户9人,占总数18%;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人,占总数6%。无固定收入30人,占总数的60%。 5、孙子女情况 6、居住情况 7、身体健康状况 二、数据采集说明 此次调研针对的失独父母为以下几种情况 1、女方年满49周岁失去生育能力的家庭,或丧偶、离异单身年满49周岁的父亲。生育情况未违反湖南省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要求。 2、符合情况1的父母,曾经生育子女或收养子女,同时存活子女数从未超过两个,现在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3、符合情况1的再婚家庭,夫妻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子女死亡的一方任统计为失独的父亲或母亲。 4、夫妻双方均未生育过,未纳入此次调研范围。 数据采集方法 1、多人群调查

12、 直接调查对象本人。入户直接向对象本人核实情况,并查看有关证件以确认年龄、户籍、子女残疾等情况。 向对象的邻居老人了解情况。左邻右舍比较了解情况,通过调查印证对象情况。 咨询对村人口情况较了解的村干部了解情况。 2、调查时发放失独家庭现状调查表 数据汇总表附后。 三、现状分析 1、失独家庭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老的失独家庭比青壮年的失独家庭只会多不会少。根据年龄分布和独生子女死亡情况分析,儿童时期、青年时期、壮年时期的独生子女占总人数比例的43%、30%、22%。意味着失独家庭不断在累积增加。43%的家庭在有生育能力的情况下却没有再生育。 2、年老的失独父母形影单离的越来越多 受到失独的

13、刺激,很多父母在心理上留下了强烈的刺激。37对夫妻中,有2位母亲出现精神异常,离家出走。更多的失独父母丧偶、离异后选择了单身独居生活。调查对象中健在的22对夫妻,仅有两位父亲是再婚。 3、生活来源困难 农村失独家庭中,有退休工资的父母非常少,仅16%。大部分依靠自己在田土种稻谷和蔬菜换点零花钱,身体有残疾的父母只能依靠平时政府一点微薄的补贴和慰问。 仅有6%的父母由政府接到敬老院抚养。大部人选择了夫妻独居或单身居住,其3户居住的危房还无力修缮。有12%的父母由亲戚、村中组员照顾,寄住他人家中。 4、生病护理堪忧 此次调查的50人,都担心自己生病了怎么办,夫妻健在的只能互相照顾,但单身独居的老人

14、却无法想象该如何安置。失独家庭的父母不敢病,住院的7人中,仅3人有亲戚照顾。在计划生育实施30年后,独生子女已经到了第二代,在第二代独生子女中,已经没有了兄弟姐妹,没有了姑姑、姑爹、舅舅、堂兄、堂弟这些亲戚,如果他们面临失独,在没有固定生活来源请不到护理人员的情况下,年老生病后哪来的亲戚照顾? 四、建议和对策 1、综合政府各部门力量,用活政策,分类养老 按照“失独”老年父母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政策给予抚养。 投入更多资金资建设养老院,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让更多的孤独老人老有所依。 托养在其亲戚或者本村组员中的老人,政府每月提供一定补助; 对自身要求单独居住的老人,政府能安排义工或志愿者固定时

15、日上门服务。 2、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帮扶力度。 精神方面:配备专职心理康复治疗机构和人员,对经受家庭创伤的家庭积极引导,提高承受能力。组建“失独”家庭联系团队,让失去孩子们的父母在同样遭遇的父母一起互帮互助,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社会活动。 物质方面:根据现行政策,除人口计生部门每人每年3600元的失独扶助金、或适当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外,株洲没有针对“失独”的老年父母有何优惠政策。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多元投资的养老服务机制。 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标准,让老人们生病后不怕住院; 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对“失独”的老年家庭成员纳入养老保险金发放范围。同时加大农村养老保险金对“失独”家庭成员的发放标准,让老人们在年老后有一份固定的生活来源等。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针对“失独”家庭低保户,因增加一人份的低保金额,适当提高低保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