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诚信教育策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79782697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诚信教育策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学生诚信教育策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学生诚信教育策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学生诚信教育策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学生诚信教育策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诚信教育策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诚信教育策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生诚信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瓦店镇中学生诚信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组摘 要 诚信是人最根本的品德,也是构建健全人格的基础。学校中开展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容,在新的社会发展期间显得更为重要。我们从对诚信与诚信教育的策略入手,通过我校两年多对诚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以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在大量的第一手行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中学诚信教育的原则、策略,并具体描述了在实施诚信教育过程中四个方面的主要举措。关键词 中学 诚信教育 策略一、引言课题研究意义:在悠悠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炎黄子立身处事的基本道德规。然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期以来,由于有

2、些人受到错位价值观的影响,在市场交易中出现了各种不诚信的行为,使诚信缺失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的基础,出现了全社会围的诚信危机。为了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诚信”受到了当代中国各层面的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明礼诚信”的基本道德规;2001年3月全国九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部分代表发出了“在全社会围开展诚信建设”的呼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弘扬爱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2003年3月中国教育报刊出“加强中小学生的诚信教

3、育”一文,呼吁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2004年3月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社会的主体,今天的诚信校园可以支撑起明日的诚信社会。“自明诚,谓之教”(中庸),学校教育在诚信社会的建立和完善中负有重要的使命。从现实来看,诚信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呼唤,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要从师生的诚信意识与行为入手,充分发挥在学校教育的特

4、殊作用,将诚信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体验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研究的目的:诚信教育对于个人诚信意识的养成和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构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践中究竟应该怎样开展中学诚信教育?如何通过某种形式的教育使得受教育者能够习得诚信并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诚信?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从研究的层面来看,在国外已有的相关研究中,除了在品德教育、道德教育等专题中略有涉及外,鲜有专门研究诚信教育的课题和成果,从一线实践出发而进行的实证性研究更少。因此,我们确立了实践研究为主体,在实践行动中,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人文价值和在价值;二要促进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就上述价值关

5、系中的冲突进行辨识、选择和践行,唤醒他们的价值批判意识,养成他们的诚信履行能力;三要培养学生基于文化传统、人文理想与理性精神之上的诚信意识、习惯和人格特质;四要培养具有“诚信观念以及诚信行为能力”的教师队伍。研究的基本思路:瓦店镇两所中学几十年的诚信办学,坚持“行以”的校训,中学诚信教育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将作为实践“诚而自律,合而共进”主题发展规划的重要载体,结合学校的课堂教学、师资建设、学生德育及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渗透、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行为实践中,最终落脚于建设“诚实求真有底蕴”的教师队伍,培养“诚信立身会做人”的学子,以实现规划提出的“立人以诚”目标。因此,学校拟从多方面保

6、障此项课题研究的真正落实,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诚信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课题将主要采用行动研究、调查分析和实验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侧重于实验分析研究、叙事研究与具体的教育方案设计等实证研究方法。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基于正常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境,通过精心的构思、切实的观察,获取一线案例,得出适合我校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新视角。本研究报告分为七部分:一是引言,主要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背景与必要性,研究目的及主要结构进行简述;二是文献综述,对本课题研究重要要概念进行分析界定,深化了对课题核心概念的认识;三是介绍主要研究方法;四是回顾主要研究过程; 五是总结研究过程中主要成

7、果与结论;六是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对后续研究的思考;七是相关附件。二、文献综述诚信。诚信的涵经历了一个由古及今的发展过程,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单音字构成。诚,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二义,一是本体特性之义:礼记中庸言“诚者,天之道也”。诚就是实际有,真实无妄的意思;二是德性之义:礼记中庸言:“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作为道德畴,其指向不再是自然界而是人本身。可见,诚主要是诚实,虔诚。真实的含义就是要求人们说话办事要讲实际,符合事实,真心真意,不能欺骗别人。信,从外形结构上是人从言,讲物是言谈的真实性。信要义之一,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论语为政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为人要信实;信的要义之二,是

8、完善人格须遵循的原则,论语阳货言:“子曰:能行五者天下为人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即信是修为人的五行之一;信的要义之三,是办事认真的态度,论语学而言:敬事而信。可见,信指信用,以及维护自己的信誉等,要求人们说话办事要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情要按时保质完成。因此,诚信可以表述为:真实无伪、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诚信作为道德规,要求人们诚而有信、求真务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信息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赋予了诚信日益丰富的时代涵。现代意义的诚信,是对法律、规则和契约的忠诚,体现出诚信“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试论当前我

9、国中小学生诚信教育 华中师大 高玉平)。诚信可以为个人建立高尚的人格力量,可以为企业增加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以为社会建立稳固的生产生活秩序,可以为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结合学校教育,教师工作要坚持“对学生诚信,对家长诚信,对学校诚信,对党和社会诚信”;教育学生“对自己诚信,对他人诚信,对家庭诚信,对学校和社会诚信,对国家和民族诚信”诚信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全面了解诚信的涵与意义,让受教育者加强对诚信的道德认识,形成诚信的道德情感,强化诚信的道德意志,并外化为诚信的道德行为,最终形成诚信人格和诚信世界观。诚信教育,从教师的角度,要求教师全面理解学校“行以”的教育价值,理解诚信的涵与对学生诚信教育的

10、意义,从“立人”的高度去看待学校诚信教育的现实意义,并转达化为自己育人的自觉行为,在平时的言语行为中为学生做好榜样;还要深入思考社会热点,针对社会现象从“真善美实”的角度引导学生诠释“诚信”更多的涵;还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有意识地教育学生,将诚信教育思想落实于课堂教学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诚信教育,从学生的角度,就是对诚信的认知、认同、化、外化的过程。学校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从理性的角度开展诚信知识的教育,也要从具本的情景中培养学生讲诚信的情感,特别要在利益情景中提高诚信意识,还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落实诚信行为。当然,中学诚信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中学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

11、他们具有在各方面获取信息能力,但是分辨能力、理解能力及自控能力的发展程度还不高,社会问题往往不能全面分析,只看到一些消极的东西,缺乏正确的分析能力。因此,中学诚信教育应该针对中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来展开。综上所述,中学诚信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方案的设计和教育行为的实践,帮助师生理解诚信涵并能与当今社会需要结合,理解诚信教育的现实意并能为之努力;就是要教育师生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做事,坚持“行以”,将“诚”为作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又使人人达到“行之诚”为回归点。三、研究主要方法本课题主要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与行动研究为主。文献研究。研究组成员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了2009年以来国主要教育杂志有关诚

12、信教育等五十多篇文章,多份关于中小学诚信教育的论文,从而对于本课题国的研究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本课题中的“诚信”和“诚信教育”等有关概念进行了必要的阐述与界定。调查研究。课题组对七年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诚信现状作了必要的调查与分析,在七年级中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5份,有效问卷90份;分别对诚信教育的现状、诚信教育的影响、诚信教育的途径和不诚信行为的主要表现等方面进行调查。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课题组将中学诚信教育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德育中贯彻诚信教育思想的行动研究。课题组主要设计了:(1)中学生诚信知识教育;(2)设计了诚信专题教育活动,如诚信格言征集,诚信主题班会,诚信故事

13、采编等;(3)在传统的活动中贯彻诚信教育思想,如漂流读书节,行为规自我查等。二是在教师教育中贯彻诚信教育思想的行动研究。课题组主要设计了:(1)诚信教育与师德讨论,形成表现教师形象的师德规;(2)结合师德师风教育的讨论,思考“人总是要讲诚信的”的专题,丰富了“诚信教师”的意义;(3)以诚信为基础的教师团队建设。三是在课程实施中贯彻诚信教育思想的行动研究。课题组主要设计了:(1)结合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开展课堂教学中贯彻诚信教育的实践;(2)征集学生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3)在教学组织中落实诚信教育思想。四、研究主要过程1、2009年1月研究准备(1)成立课题组。2009年2月,学校结合“诚而自律

14、,合而共进”主题规划申报了中学诚信教育策略研究课题,2009年初,本课题被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办公室立项。2009年3成立课题组。共参加学生300余人,教师4人。(2)开题论证。本课题组与2009年5月17日,由中心学校领导、两所学校的校长前来参加开题论证,参加课题研究的4位教师也参与了讨论。(3)文献收集。课题组通过收集2009年以来有关期刊发展的诚信教育文章52篇。并通过网络收集多篇关于中学生诚信教育的论文和案例资料。2、调查学生中诚信教育现状课题组通过设计问卷,就诚信教育的现状、诚信教育的影响、诚信教育的途径和不诚信行为,并作出成果展示。3、行动研究阶段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通过师生的日

15、常教育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贯彻诚信教育思想,它是渗透在各个方面的,也是相互交叉又是互相弥补的。两年多的行动研究中,主要是通过下列具体六项研究载体而展开。(1)诚信教育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主题班会是开展学生集体教育的有效方式,学生通过班会前准备,班会中情景设置、个人发言、小组讨论与交流,班会后反思等过程,对具体教育留下比较深的印象。(2)诚信格言的征集与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开展“我写格言话诚信”活动,从活动的开始,展示前届学生的格言征集情况,并组织相关学习讨论,以利得到教育与启发,征集完以后在班开展有交流评比,并将部分格言在学校报栏中展出,有的挂在教学大楼里。(3)身边诚信小故事的收编与演讲。诚信小故事是通过师生对身边事例的观察、挖掘与提炼,并编写成一个个小故事,一方面在宣传栏中加以宣传,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演讲。(4)诚信与师德教育。开展“人总要讲诚信的”专题讨论与征文。每学期设定专门的师德讨论容,并将诚信与师德讨论。(5)诚信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贯彻诚信教育思想的主要途径,一方面教师个人教学过程与教学行为要体现“求真立诚”,另一方面要善于在教学容中挖掘诚信教育资源,开展情景化的诚信教育,学校通过开展专题实践研究讨论,总结课堂教学中的诚信教育案例。(6)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是将学生教育的容与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