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品行业深度报告-中韩免税市场比较研究与启示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79782519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6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税品行业深度报告-中韩免税市场比较研究与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免税品行业深度报告-中韩免税市场比较研究与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免税品行业深度报告-中韩免税市场比较研究与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免税品行业深度报告-中韩免税市场比较研究与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免税品行业深度报告-中韩免税市场比较研究与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税品行业深度报告-中韩免税市场比较研究与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税品行业深度报告-中韩免税市场比较研究与启示(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免税品行业深度报告中韩免税市场比较研究与启示 1、 韩国免税概况:多渠道共同增长,行业竞争充分1.1. 韩国免税行业发展复盘:悠久历史蕴育运营能力,政策支持带来发展机遇自 1964 年韩国首次出现免税店概念到如今连续十年免税销售额位居世界前列,韩国的免税行业经历了寡头竞争到百花齐放再到如今强者恒强的新竞争格局,探索过市内店,离岛免税店,机场店等不同业务形态,更重要的是与本国的娱乐和化妆品行业相辅相成,不仅借势韩国强大的娱乐产业影响力,也一手促进了韩国本土化妆品牌的发展和推广。韩国近60 年的免税发展历程,是由其政坛势力更迭,国家经济发展,财阀竞争,文娱及化妆品产业共同编织出的波澜壮阔的故事,

2、大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1) 初级阶段(1960-1980):免税业在韩萌芽,小范围内服务外国游客1964 年 11 月,韩国首次出台免税相关政策,标志着免税行业在韩国的诞生。1967 年,韩国游客服务中心(KTS)在首尔金浦机场开设了韩国首家机场免税店,用于向美军和国外游客出售免税商品,规模较小。1979 年,韩国政府允许其国内免税运营商在国内实行离境免税业务,同年,东和免税店在首尔开业,成为韩国首家市内免税店。2) 成长阶段(1980-1990):受益于宏观经济增长,免税业规模扩大该阶段韩国经济迅速崛起,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免税业也在利好经济形势下得到成 长。乐天、新罗先后

3、在首尔开设市内免税店。同时,韩国政府指示扩大免税行业,并通过举办国际体育赛事(例如 1988 年奥运会)来进一步吸引外国游客赴韩购物。1985 年,韩国使每人的购买总额增加到 1,000 美元。不过,由于韩国整体宏观经济形式大好,免税行业并没有成为重点政策支持对象,其优势并没有非常凸显。3) 过渡阶段(1990-2000):金融危机爆发,免税业发展暂停倒退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日本游客减少以及国民消费能力下降,免税商店陆续关闭。1997年将韩国离境免税的购买限额从 2000 美元大幅降低至 400 美元。4) 飞跃阶段(2000-2012):政策利好下免税业蓬勃发展,市内免税店份额迅速提升为引导

4、免税业复苏,2000 年 10 月,东和、乐天、新罗均开立了线上免税店,进一步扩展渠道,引导消费回流。另外,韩国通过 2002 年世界杯足球赛,实现免税市场的增长,从而开始在世界免税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同年济州国际自由城市特别法出台,允许济州岛实行离岛游客免税购物政策,面向离岛的国内外游客。韩国出境免税购买限额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 2000 美元,韩国本国居民的消费回流效果显著。在此期间,虽然中国赴韩游客人数连年增长,截至 2012 年韩国本国居民离境免税消费仍可占比 49%左右。与此同时,韩国免税的繁荣还持续助力韩国本土化妆品龙头崛起。在韩国免税消费中,香化占据半壁江山,其中韩国本土香化品牌主

5、要以爱茉莉太平洋和 LG 生活健康两家公司为主。乘着免税规模扩大的东风,韩国本土化妆品牌也迅速向海外扩张。2010 年在全球化妆品品牌销售增幅放缓的背景下,爱茉莉太平洋 2010 年化妆品销售同比仍增长 27%。5)波动阶段(2013-2016):中国客源大量涌入,牌照发行放宽使竞争加剧韩国的免税产业在 2010 年稳步跃升为世界第一,销售额超过 4.5 万亿韩元。由于中国游客的迅速增长,使境外游客销售份额再次提升。2012-2016 短短五年之间,中国游客总人数从 222 万人增长至 807 万人,翻了近四倍,占总体赴韩游客的比重从 25.5 上升至 46.8 。然而,2013 年 10 月

6、韩国关税厅发布通过免税产业带动中小企业成长对策,制定出了 5 年内扩张中小企业免税店规模的对策,使得该时期涌进了许多中小企业加入竞争,行业头部效应下降。2014 年受新政策影响前,乐天、新罗双寡头市占率达到 82 。在新政实施之后,原韩国百货巨头新世纪进军免税市场,乐天、新罗两家市占率下降至 70 ,免税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6) 如今(2017-现在):萨德事件影响代购成为新模式,电商法下新生公司代购发展萨德事件后,在限韩令下,中国游客骤减。不过,随之兴起的代购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国免税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代购规模化后较强的议价能力,回扣的日益增长,加之 2013 年来

7、的竞争加剧,使韩各免税运营商承压加剧。2019 年 1 月 1 日,我国电商法正式实施,个人代购模式受限,但公司代购模式兴起,因此对韩免税业情况影响有限。1.2. 免税市场规模:亚太市场后来居上,韩国连续十年免税销售额全球第一全球免税规模: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兴旺,全球免税市场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增长,2018 年全球免税销售额规模达到 75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51 。除了 1991 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 年 911 事件,2009 年次贷危机爆发,2015 年的汇率波动等宏观经济因素所导致的短期负增长外,二十多年来全球免税规模增长较为稳定。2019年全球免税销售

8、额规模将达到 8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8.06 。1.3. 韩国免税业态:多元化业态服务不同群体,市内免税引领发展(略)韩国免税业态多元化,基本覆盖所有全球常见的免税店业态。除了传统的机场免税店用于服务境外旅客外,韩国早在 1979 年引入了市内免税商店系统,以方便外国游客购物。同年 12 月,乐天和东和作为首批市内免税店开业。比照日本冲绳岛的离岛免税政策,2002 年,韩国政府出台济州岛离岛游客免税购物政策,面向离岛的国内外游客。目前,韩国免税店的主要业态有口岸免税店、市内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和外交免税店四种,其中市内免税店占据主导地位。2018 年约占总体的 81%,机场免税占 16%,以

9、仁川机场为主。与此同时,全球免税业态仍以机场店为主,占比 53%,这主要是由于欧美地区仍偏爱机场免税方式。韩国强大的市内免税优势是近年来其快速发展的源头之一。2019 年末市内店销售额占比 77%(首尔 74%,釜山 3%)保持稳定,离岛免税为 12% ,仁川机场店占比 10%,其他渠道占比 1%。2020 年初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首尔市内店的销售占比显著上升,济州岛旅游业务几乎停摆,各大机场航班减少导致其他渠道占比压缩。1.4. 竞争格局:乐天、新罗、新世界割据市场,中小企业难扩张(略)韩国免税运营商的竞争曾在政府限制牌照的保护主义政策下一度出现了寡头独大的局面。回顾韩国近 60 年的免税发

10、展史,除了乐天和新罗两大传统巨头外,还曾经出现过众多的参与者,比如 AK,KTO,dongwha,walkerhill 等,大多在具有极大规模优势的寡头的压力下黯然退出。随着传统高端百货新世界入局免税行业后,一度陷入僵局的韩国免税双寡头局面出现了变化。虽然 2015 年才正式入局,新世界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却已经成为韩国第三大免税运营商,尤其是在 2018 年接手乐天在仁川机场的柜台后更是势不可挡,一年间市场份额提大幅度提升。2016 年乐天,新罗和新世界的市场份额为 48.7 ,27.7 和 7.8 ,到了 2019 第一季度,虽然排名保持未变,但是三大巨头之间的差距缩小,各占 38 ,26和

11、18 ,乐天和新罗的市场份额逐渐被新世界抢占。2. 韩国免税业的政策情况:四十年发展风云起伏,政策支持成就成熟市场2.1. 从免税渠道上看,韩国政府不断创新免税政策,以探索新型免税商品零售渠道,服务不断变化的消费群体1967 年,在韩日邦交正常化后,KTS 首次在首尔金浦国际机场设立机场免税店,此时消费群体主要为美军和少量日本游客,受众较小。1979 年,韩国政府开创市内免税政策先河。此阶段进行这样的政策创新原因有二:一是随着韩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政府希望推动市内免税运营商发展以推动更多的境外游客(主要是日本游客)在韩消费,同时希望能够发展购物旅游产业链,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二是由于韩国出境游

12、游客数量上升,为了促进韩国居民消费回流,减少出境游客在当时已相对成熟的欧美免税店的消费。2002 年,刚刚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受到重创的韩国,受日本冲绳岛免税政策启发,颁布济州国际自由城市特别法,允许济州岛实行离岛游客免税购物政策,规定韩国以及本岛居民在离开济州岛回韩国本土时可以享受免税购物待遇。离岛政策的实施大大激发了韩国居民的消费潜力,有效刺激了韩国经济的复苏,同时也推动了济州岛旅游产业链的发展。2.2. 从免税额度上看,韩国免税额度适应经济发展不断调整,总体趋势上升, 助力免税业发展。离境市内免税:1979 年政策放开之初,韩国对本国居民的离境免税购买额度仅 500 美元/ 次,在此后的十多

13、年间,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韩国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为了有效促进韩国居民的消费回流,韩国不断调高离境免税额度,1995 年已经一度达到 2000 美元/次。1997 年由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韩国将免税额度下调至 400 美元/次。2003 年经济复苏后再次提升至 2000 美元/次,在 2006 年上调至 3000 美元/次,2019 年再次上调达到 5000美元/次。另外,室内免税店对于烟酒品类有限制。入境免税:入境免税额度相对较低保持平稳,2014 年韩国将额度由原来的 400 美元上调至600 美元,外加一升以下容量且 400 美元以下的酒水 1 瓶、60ml 以下的香水以及香烟 1 条。

14、离岛免税:主要针对韩国本土居民的离岛免税单次限额同样较低,2015 年额度由最初的400 美元/次上调至 600 美元/次(居民每年可以享受离岛免税政策 6 次,即额度为 3600 美元/年)。2.3. 从机场免税上看,韩国最大国际机场市场化招标政策引来免税巨头运营商,销售额连续五年保持全球第一仁川国际机场开启韩国机场免税市场化招标进程,大量稳定客源带来全球第一销售额。2000 年以前,机场免税受韩国政府控制,由 KTO(韩国旅游局)运营。2001 年,仁川国际机场开始启用,并开启仁川国际机场免税特许经营招标,引入市场化机构加入机场免税运营。自 2014 年开始,仁川国际机场始终保持着全球第一

15、的销售规模。近五年来,除了2015 年受到 MERS 影响由短期下滑,其余年份均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2019 年,仁川国际机场再次打破历史记录,免税商品销售额达到 24.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5 。仁川国际机场特许经营权成为韩国各龙头免税运营商争夺的稀缺资源,每一轮招标都引起各方密切关注。在 2001 年至今仁川国际机场的四轮招标中,有两大变化值得关注:第一是外资免税运营商的完全退出。虽然在第一轮招标中,DFS 凭借其全球范围内的强大竞争优势成功获得竞标。在 2008 年第二轮招标中,DFS 等 8 家外资企业均投标失败,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不够了解韩国市场”,这背后折射出了韩国政府和仁川

16、机场方面保护韩国本土企业的根本立足点。第二是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2014 年,在韩国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给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仁川机场不仅对中小企业独立于大企业采取了单独特许竞标方式,招标价格仅为大企业的 60%,同时对于中小企业的租金方面也采取了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授予可以采用担保证券支付押金的特权,以减轻它们的运营压力。此项政策在 2020 最新一轮的招标中仍然延续,这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仁川机场 T1 免税运营商需要承担高昂特许经营费。目前仁川机场租金收取方式与免税运营商的销售额挂钩,同时还设有最低保障金额(MAG),最低保障金额与机场客流量呈正相关。若采用百分比法计算的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架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