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复习总结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79779102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复习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 1. 材料强度是指材料在达到允的变形程度或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2. 工程上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3. 弹性模量即引起单位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4. 载荷超过弹性极限后,若卸载,试样的变形不能全部消失,将保留一部分残余成形,这种不恢复的参与变形,成为塑性变形。5. 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能称为塑性。6. 抗拉强度是试样保持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极限应力,即材料被拉断前的最大承载能力。7. 发生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8. 硬度是指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硬物体压入的能力,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9. 硬度是检验材料性能是否合格的基本

2、依据之一。10.硬度分类应用围测试原理布氏硬度具有粗大晶粒或组成相得金属材料的硬度测量表面压痕,即测量面积,损害较大洛氏硬度用于淬火钢、退火钢、铝合金等硬度稍软的金属测试件深度,即压痕深度增量维氏硬度测试小件,检验氧化、氮化、渗碳、镀层等工艺处理效果单个晶粒微粒11. 布氏硬度最硬,洛氏硬度小于布氏硬度,维氏硬度小于前面两种硬度。12. 冲击韧性:在冲击试验中,试样上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13. 当交变载荷的值远远低于其屈服强度是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断裂。14. 疲劳度是指材料在无限多次的交变载荷作用而不会产生破坏的最大应力。15. 原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晶体具有固定的

3、熔点。16. 晶格:表示金属部原子排列规律的抽象的空间格子。 晶面:晶格中各种位的原子面。 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几单元。17. 体心立晶格:-Fe 、鉻(Cr)、钼(Mo)、钨(W)。 面心立晶格:铝(Al)、铜(Cu)、银(Ag)、镍(Ni)、金(Au)。 密排六晶格:镁(Mg)、锌(Zn)、铍(Be)、镉(Cd)。18. 点缺陷是指长、宽、高三个向上尺寸都很小的缺陷,如: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空位。19. 线缺陷是指在一个向上尺寸较大,而在另外两个向上尺寸很小的缺陷,呈线状分布,其具体形式是各种类型的位错。20. 面缺陷是指在两个向上尺寸较大,而在另一个向上尺寸很小的缺陷,如晶界和亚晶界。

4、21. 原子从一种聚集状态转变成另一种规则排列的过程,称为结晶。结晶过程由形成晶核和晶核长大两个阶段组成。22. 纯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23. 实际结晶温度Tn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m的现象,称为过冷,其差值称为过冷度T,即T=TmTn。24. 同一液态金属,冷却速度愈大,过冷度也愈大。25. 浇注时,向液态金属中加入一些高熔点、溶解度的金属或合金,当其结构与液态金属的晶体结构相似时使形核率大大提高,获得均匀细小的晶粒。这种法称为变质处理。26. 液态金属结晶后获得具有一定晶格结构的晶体,高温状态下的晶体,在冷却过程中晶格结构法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又称重结晶。27. 一种金属具有两

5、种或两种以上的晶体结构,称为同素异构性。28. 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使溶剂晶格发生畸变,导致固溶体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略有下降的下降,称为固溶强化。29. 金属化合物呈细小颗粒均匀分布在固溶体基体上时,使合金的强度、硬度、耐热性和耐磨性明显提高,这一现象称为弥散强化。30. 杠杆定律大题(P26)。31. 相图分析大题(P32)。32. 铁碳合金的分类合金的种类工业纯铁碳钢白口铸铁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铸铁亚共晶铸铁晶铸铁碳的质量分数0.02180.0218-0.770.770.77-2.112.11-4.34.34,3-6.69室温组织FP+FPP+FeCP+FeC+LdLd

6、FeC+Ld力学性能软塑性、韧性好综合力学性能好硬度大硬而脆33. 碳钢是指碳的质量分数小于2.11%的铁碳合金。34. 碳钢的分类分类法钢种质量分数特点按碳的质量分数低碳钢wc0.25%强度低、塑性和焊接性好中碳钢wc=0.025%-0.6%强度较高、但塑性和焊接性差高碳钢wc0.6%塑性和焊接性差,强度和硬度高35. 铸铁是应用广泛的一种铁碳合金,其wc2.11%.36. 按照墨形貌的不同,这一类铸铁可以分为灰铸铁(片状墨)、可锻铸铁(团絮状墨)、球墨铸铁(球状墨)和蠕墨铸铁(蠕虫状墨)四种。37. 钢的热处理是将固态钢采用适当的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与性能的一种工艺

7、。38. 热处理的特点是改变零件部组织,不改变其形状与尺寸,消除毛坯缺陷,改善毛坯切削性能,改善零件的力学性能。即改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39. 热处理分为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及特殊热处理(形变热处理)。40. 不是所有材料都能进行热处理强化,满足条件:有固态相变经冷加工使组织结构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表面能被活性介质的原子渗入从而改变化学成分。41. 退火作用是为了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性能。42. 淬火的作用: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43. 奥氏体化:将钢加热至临界点以上使形成奥氏体的金属热处理过程,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44. 奥

8、氏体化是钢组织转变的基本条件。45. 应用等温转变曲线分析奥氏体化在连续冷却中的转变(P53)46. 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而进行的退火,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球状或颗粒状碳化物的组织。热处理后的组织为珠状珠光体,应用于共析钢、过共析钢和合金工具钢。目的: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改善热处理工艺性能,为淬火做组织准备。47. 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727到912摄氏度之间以上4060min,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应用于亚共析钢,铁素体和索氏体、亚共析钢,索氏体、过共析钢,索氏体和二次渗碳体。目的:对于低碳钢、低碳低合金钢,细

9、化晶粒,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对于共析钢,消除二次网状渗碳体,有利于球化退火的进行。48.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再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快速冷却,从而发生马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淬火钢得到的组织主要是马氏体(或下贝氏体),此外还有少残余奥氏体及未溶的第二相。目的: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49. 回火是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A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然后冷却的热处理工艺。50. 低温回火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它有饱和的相和与其共格的-Fe2.4C组成,低温回火的目的是保持淬火马氏体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降低淬火应力

10、和脆性,用于各种高碳钢的道具、量具、冷冲模具、滚动轴承和渗碳工件。51. 中温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托氏体,它有尚未发生的再结晶的针状铁素体和弥散分布的极细小的片状或粒状渗碳体组成,目的是为了获得高的屈强比、高的弹性极限、高的韧性,用于各种弹簧、锻模。52. 高温回火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它有已再结晶的铁素体和均匀分布的细粒状渗碳体组成,失去了原来淬火马氏体的片状或板条状形态,呈现多边形颗粒状,同时渗碳体聚集长大。目的:获得综合力学力学性能,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适用于处理传递运动和力的重要零件,如:传动轴、齿轮。53. 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称为调质。54. 产生回火脆性:淬

11、火合金钢在某一温度围回火时,出现冲击韧性剧烈下降的现象,称为回火脆性。在350附近回火,碳钢的和合金钢都会出现冲击韧性下降,产生脆化现象,这种回火脆性称为第类回火脆性。它与回火的冷却式无关,且无法消除,因此一般不在250-400温度围回火。淬火合金钢在450-650回火时出现的回火脆性,称为第类回火脆性。它与杂质在奥氏体晶界上的偏析有关,消除第类回火脆性的法:回火后快速冷却,使杂质来不及在晶界上偏析。(简答题)55. 液态金属充型铸造,获得尺寸精确,轮廓清晰的铸件,取决于充型能力。在液态金属充型过程中,一般伴随结晶现象,若充型能力不足,在型腔被填满之前形成晶粒将充型的通道堵塞,金属液态迫使停止

12、流动,于是铸件将产生不足或冷隔等缺陷。56. 充型能力取决于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57. 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和原因序号影响因素定义影响原因1合金的流动性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力流动性好,易于浇出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有利于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的上浮和排除;易于对铸件的收缩进行补缩。2浇注温度浇注时金属液的温度浇注温度愈高,充型能力俞强。3充型压力金属液体在流动向上所受的压力压力愈大,充型能力俞强,但压力过大或充型速度过高会发生喷射、飞溅和冷隔现象。4铸型中的气体浇注时因铸型发气而形成在铸型的气体能在金属液与铸型间产生气膜,减小摩擦阻力,但发气太大,铸型的排气能力又小时,铸型中的压力增大,阻碍金

13、属液的流动5铸型的传热铸型从其中的金属吸取并向外传输热量的能力传热系数愈大,铸型的激冷能力就俞强,金属液于其中保持液态的时间就愈短,充型能力下降。6铸型系数温度铸型在浇注时的温度温度愈高,液态金属与铸型的温差就愈小,充型能力愈强。7浇注系统结构各浇道的结构复杂情况结构愈复杂,流动阻力愈大,充型能力愈差。8铸件的折算厚度铸件体积与表面积之比折算厚度大,散热慢,充型能力好。9铸件的复杂程度铸件结构复杂程度结构复杂,流动阻力大,铸型充填困难。58. 铸件的凝固式分为三种类型:逐层凝固式、体积凝固(糊状凝固)式和中间凝固式。59. 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其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称为收缩。收缩是铸件多缺

14、陷产生的基本原因。60. 金属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经过三个收缩阶段:液态收缩:金属在液体状态时的收缩,其原因是由于气体排出,空穴减少,原子间间距减小。凝固收缩:金属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其原因是由于空穴减少,原子间间距减小。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又称为体积收缩,是缩或缩松形成的基本原因。固态收缩:金属在固态过程中的收缩,其原因在于空穴减少,原子间间距减少。固态收缩还引起铸件外部尺寸的变化,古称尺寸收缩线收缩。线收缩对铸件形状和尺寸精度影响很大,是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等缺陷产生的基本原因。61. 在常用合金中,钢的收缩率最大,灰铸铁收缩率最小。62. 铸件凝固结束后常常在某些部位出现洞,大而集中的称为

15、缩,细小而分散的洞称为缩松。结晶间隔大的合金,易产生缩松,纯金属共晶成分的合金,易形成集中的缩。63. 金属材料经冷塑性变形后,随变形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64. 晶体只有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才会发生塑性变形。65. 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称为冷变形加工,此时产生加工硬化。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称为热变形加工。66. 热变形加工可使金属中的气和疏松焊合,并改善夹杂物,碳化物的形态、大小和分布,提高钢的强度、塑性及冲击韧度。67. 热变形时铸锭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沿变形向被拉长为纤维组织(热加工流线)。68. 自由锻用于单件、小批量锻件的生产以及大型锻件的产生。69. 自由锻相比模锻具有以下特点:模锻件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