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历史

上传人:jin****hl 文档编号:179761000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历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校联盟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辽宁卷) 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75分钟。5.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第I卷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据此可

2、知,这一时期A.民族交融逐步加强 B.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开始形成C.政治文化趋向稳定 D.“华夷”之间的界限比较明确2.汉代,豪强地主驱使大量依附农民和家内奴婢,在田庄内养鱼、畜牧,种植谷物蔬菜,栽种花草竹木,从事纺织等各种手工业。收获物大部分供自己消费,少量拿出去买卖。据此可知,当时A.自然经济的发展受冲击 B.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 D.正式确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3.唐律疏义规定:夫妻一方对对方一定范围内的亲属实施了侵害行为,依据礼法来看,夫妻间的情义已尽。经官府认定后,不论夫妻双方是否愿意离婚,一律依法强行解除婚姻关系。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A.注重维护男性的家庭

3、地位 B.奉行以礼入法的治国方略C.具有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D.以严刑峻法维系社会稳定4.北宋初期,推行二府三司制度,宰相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南宋建国之初,宋金战争频繁,为便于处理紧急军情,宰相多兼职枢密使,自此之后相权日重。这说明,南宋初期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 B.初步改变了崇文抑武的方针C.中枢决策机构适时进行调整 D.依靠官制改革保证政局稳定5.传统儒家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论调,历代政府更是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文学作品中,商人形象多是道德谴责的对象。明清小说中贪商奸贾形象依然呈现,不过,良贾儒商的光辉人性也被大力渲染。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工商皆本观念的流行 B.

4、商贾社会地位的提高C.商人经商习俗的改变 D.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6.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外贸易数据表。据此可知A.清政府对英贸易拥有优势 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势在必行C.英国机制品在华销路不畅 D.民众“商战”行动初见成效7.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室向各国宣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这反映了A.湘淮势力的崛起 B.英美在华势力的扩大C.中央权威的式微 D.省际之间矛盾的激化8.民国初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货币,这一时期的银元以“袁大头”居多。20世纪30年代,某一政权曾发行过如右图式样的“袁大头”银元。该政权此举意在A.打破国民政府的

5、经济封锁 B.抵御日本军国主义的经济渗透C.抵制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D.稳定物价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9.1940年12月,山东战时工作委员会指出:“抗日民众武装(乡村抗日自卫团)是抗日主力部队战胜敌人唯一的助手,抗日民众武装协助与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是应有之天职。”这表明A.民众武装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B.全面抗战路线得到积极践行C.国共两党在抗日战场密切合作 D.发动百团大战的时机已成熟10.下图是2008年收录于中国新闻漫画网的两幅漫画。两幅漫画的变化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民众娱乐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充满了活力A. B. C. D.11

6、.法学家西塞罗对于城邦国家、民族差别是漠不关心的。在他看来,人类对社会生活的自然幸福的渴望,只有在全体人类合理的、平等的交往中才能实现。这一观点A.传承发展了理性思想 B.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C.以维护共和制为目标 D.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12.新航路开辟之后,屠杀与病毒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世界人口却在增长。世界人口在1500年约4.25亿,到1600年前后增长到5.4亿,到1750年前后,达到了7.2亿。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是A.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 B.农作物在新旧大陆间的交流C.工业革命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D.近代生命科学的兴起和发展13.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摧毁封建专制

7、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革命之后,其对殖民地继续进行殖民统治,还在进行奴隶贸易,对内民主选举也有严格的财产限制。据此可知A.资产阶级革命背离了启蒙思想 B.资本主义政治秩序并未实现社会平等C.英法推动殖民扩张时代的到来 D.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无本质区别14.一战后,美、英、法三国对国际联盟提出了各自的构想,如下表所示。这反映出A.民族解放运动获得了新发展 B.列强争夺国际事务主导权C.西方大国携手维护世界和平 D.世界政治中心发生了转移15.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商人想方设法地将商品说成是“好日子”的象征,把汽车、名目繁多的生活用品、新的生活方式和成功人生、社会地位联系起来。分期付款

8、的消费方式也在鼓励着人们去提前享受。这体现了当时的美国A.资本家要求政府加强经济干预 B.民众实际购买力充足C.商人阶层成为国家的主导力量 D.经济运行潜伏着风险16.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美苏经济方面可以和平竞赛,那就是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解决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在按人口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并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赫鲁晓夫的这一主张体现了民众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 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意在提升苏联与美国竞争的实力 突破了传统模式框架A. B. C. D.第II卷本卷共4个小题,共52分。17.左传记载“赵氏孤儿”内容为春秋时期,赵家势力太大,威胁到晋国国君,导致国君诛杀赵氏满

9、门。后来,赵氏遗孤得到韩家支持,迫使君主恢复赵氏封地。后这个故事代代流传,且有不同的版本。下表内容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曾流行的“赵氏孤儿”故事的梗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摘编自刘玉论“赵氏孤儿”故事演变及其文化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汉、元、明三个朝代中任选两个时期,指出赵氏孤儿故事与左传相关记载的明显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8.20世纪初,作为教育救国的积极倡导者,梁启超强调教育首先当定宗旨,培养“新民”最终实现“兴国”。为此,他创办新民丛报,发表新民说等一系列文章,认定“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摘编自吴春苗

10、近代以来教育救国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实意义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梁启超教育思想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9.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北京几个典型行业中工人工资的变化情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摘编自北京市国民经济各部门职工工资调查资料汇编上表体现了我国工人工资变化的诸多信息,指出其中一种变化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贴合,史论结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日本工业化始于明治维新,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但直到1940年,城市化水平仍落后于当时的欧美工业化国家。二战后,日本经

11、济飞速增长,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到1970年,日本的城市化率达72.11%。这一时期,日本开始建设覆盖全国的新干线和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提出建设日本列岛一日到达的经济圈”。同时期,日本共引进技术21863项,累计花费金额43156亿美元。当然,飞速发展的城市化,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1955-1972年的17年间,地价上涨了1715倍,工业垃圾以及生活垃圾更是聚集于城市不同的角落。摘编自孙波等日本城市化的演进及启示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实现了工业现代化。日本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及农村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日本投资的方式及渠道众多,除政府拨款之外,还有来自民众与企业的广泛参与。当然,民间的参与是全方面的,很多农村城镇的建设从总体规划设计到具体的操作落实,都充分体现了全民参与的原则。日本的小城镇中看不到高层建筑,但是日式传统住宅中现代化的水平很高,展示日本传统的古迹十分常见,这也使其农村城市化被称为现代化的“传统村庄”。摘编自刘志仁日本推进农村城市化的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农村城市化的特点及其成因。(8分)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