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语文

上传人:jin****hl 文档编号:179760965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校联盟(新高考辽宁卷)2021届高三3月质监 语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校联盟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辽宁卷) 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自1898年马建忠文言语法著作马氏文通的出版,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吕叔湘开始着眼于“史”的研究,再到八十年代至今,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不断深入,取得可喜成就。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研究的深度、广度须进一步深化拓展。古代文献浩如烟海

2、,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适合拿来做语法史研究,必须加以鉴别,选取能够反映各个时代语言实际的材料。这就要求注意语体,反映口语特征的材料通常更有价值;语料的时代和方言背景要尽量明确可靠,时代不确定的材料只能作为参照,不能以其确定语法发展演变的脉络;选择可靠的版本,避免使用后世改动过的文献。甲骨文、金文、出土简帛等未经后人改动的资料尤其值得重视。新发现的材料往往带动一个学科的快速发展,甚至产生新的学科,如甲骨文的发现与甲骨学、敦煌文献的发现与敦煌学等。近年来出土文献、外域汉语文献时有发布,如清华简、安大简等,都是语法史研究中应该加以拓展的材料。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电子语料受到追捧,材料的搜集从传统的“研

3、读发现”正在转向“关键词搜索”。这一转向给研究者带来了便利,但弊端也很明显。过分依赖关键词搜索容易导致研究者先入为主、轻视功底。尤其对年轻学者来说,如果不注意文献的研读,关键词检索终将变为无源之水。因此,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要坚守科学严谨的态度,夯实文献功底,在文献研读上力求句句字字有着落。关键词检索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所检索的电子文本未必可靠。因此,急需组织力量建成权威的汉语语法史研究语料库,把历代重要语料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献、敦煌遗书、宋儒语录、元代白话碑、明清域外教科书等,通过精心校对,按照时代先后、语料性质,分门别类地呈现给全体研究者,以便研读与检索。在断代汉语语法史研

4、究中,历史演变视角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是考察语法发展的历史,自然要有历史演变的眼光。但是以往的断代研究有的比较侧重于共时的平面描写,有的缺乏时代感和对语法演变的关注。虽然共时描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最终目标是揭示语法发展变化的过程,找到演变的路径和规律。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虽然着眼于某一具体时段,但必须把这一时段看作一个过程,从历史演变的视角出发,考察具体语法范畴、句法表达方式、语用手段在不同时代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历史演变视角是一个纵向的视角,而跨语言视角则是横向的视角。跨语言视角是指在考察描写和解释汉语语法现象的时候,把汉语放在世界语言比较的视野之下进行研究。在汉语语法史研究过程中,一

5、方面,可以通过跨语言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判定汉语语法形式的来源以及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我们所总结的路径和过程也可以印证或丰富学界对跨语言现象和规律的认识。与跨语言视角相关的是语言接触视角。语言的演变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语言接触是最重要的外部原因。语言发展过程中总会受到周边语言或方言的影响,从甲骨文算起三千多年来汉语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那么,汉语语法演变有哪些现象与语言接触有关?其接触过程、演变路径是怎样的?这些都要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加以考察。(摘编自杨永龙如何推进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材料二:语法是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的。数千年来,汉语语法是变化不大的。它靠着数千年维持下来的

6、某些语法特点和以后发展出来的一些特点,以自别于其他的语言。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定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主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面,动词在宾语前面,数千年如一日。有人分析过甲骨文的语法,发现它的词序和现代汉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在上古的全部典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事实。下面是论语里的两个例子:子见南子,子路不说。(雍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两句话的语音,当然变化很大了。在词汇方面也有一些变化,例如现代不说“说(悦)”,而说“高兴”;不说“闻”,而说“听见”。至于“韶”这个名词,在现代汉语里也根本用不着了。但是从语法.上说,可以说没有什么变化,现代还是用同样的词序,

7、同样的结构方式。汉语的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之、于、与、以、而、则、虽、若、如”等字,直到今天还在书面语言中应用着;有些在口语里还没有替身,例如“三分之一”的“之”,“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而”,这些都是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虚词,而它们正是数千年前传下来的。但是我们不能在语法的极大稳定性中得出语法是不变化的结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语法逐渐发生变化,它逐渐改进着,改良和改正自己的规则,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摘编自王力汉语语法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语言材料的不断发现,断代汉语语法史产生了甲骨学、敦煌学等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拓展了断代汉语

8、语法研究的范围。B.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关键词搜索”为断代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方便,但是关键词检索的电子文本未必可靠是这种方法的一大弊端。C.那种侧重共时的平面描写的研究方法尽管揭示了语法发展变化的过程,但仍缺乏历史演变的眼光,虽然必要,但仍需要完善。D.汉语语言演变的外部原因指的是汉语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的接触,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新技术、新发现、新观念等的不断出现,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推动这一研究不断向前。B.要使用数字技术,但不能过于依赖数字技术,一些年轻学者过于依赖“关键词搜索”,久而久之

9、就会丧失文献研读能力。C.借鉴吸收其他民族语言的语法研究成果,以求博采众长,丰富完善汉语的语法,这就是跨语言视角研究方法的意义所在。D.汉语语法虽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着变化,进行着改良。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适合做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典范材料的一项是(3分)A.经清代学者增补的逸周书 B.沈括梦溪笔谈的宋代刻本C.周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D.商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4.请结合材料二,从词序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一段文字在古今语法方面的异同。(4分)(邹忌)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

10、美?”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冬至的礼物奚同发今天是冬至,白天上街买馅自己包了饺子,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饥,于是中午晚饭都吃了饺子。他独居多年。在自己尚不知疼痛的年龄便失去了父亲,母亲独自把他带到十岁多也撒手人寰。成年后从农村招工进厂,而后也有过短暂的家庭欢乐。不幸的是妻子在生孩子时没有抢救过来,儿子四岁多也因病夭折。很长一段时间,他不知自己的生命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身边的人一个个都先他而去,唯独让他还活着,而且一直活到快七十岁。小区一帮老头儿常聚在一起晒太阳。老胡头爱说儿子多么多么忙、多久多久才打

11、来一个电话。虽如此,他脸上仍是一副满足的样子,有些炫耀的意思。如果谁家孩子回来看他们一趟,或给某个老家伙过个生日,他们一准会从儿子说要回来那天起便开始向大家唠唠叨叨:都多大年纪了,还过啥生日,可儿子非要回来给咱过,你说这些孩子天天忙得啥样儿?比如老胡这么一说,一圈人便夸赞他养了个好儿子。老胡自然高兴得合不拢嘴,多少天后还会向大家复述他过生日的盛况;终于全家人都聚齐了,孩儿还亲自炒菜,你说男孩儿怎么喜欢下厨?都是女人的事儿嘛!大家知道他故意这么说,还是纷纷接话:不就是为让你老家伙高兴吗?搁平日,人家西装革履,家有保姆,哪会自个儿下厨呀?现在的商家无孔不入,就是冬至也弄得满大街的节日气氛。电视节目

12、也都与冬至有关。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无聊地频繁换台,打瞌睡,干脆关了电视闭目养神。还不到七点,他这时不会上床睡觉,咋说也要挨到九点或十点,否则夜太长,要醒几次。如果儿子活着,也该成家立业,也该有了孩子了如果儿子一家今天回来,他肯定也会提早张罗一桌好菜好饭等着他们。他下意识地望了一眼门,竟好像有钥匙转动。他揉一下双眼,不是幻觉,也不是老眼昏花,确实锁柄在转动。接下来,他看到门被推开一道缝,一只手从门缝伸进来关掉门侧的开关。“啪”的一声,全屋顿时黑下来。他轻轻地发出一声惊讶。见过太多世面,走过太漫长的人生,已退休多年简直挨着日子等待大限的他,似乎对此不会有太多怎么样的反应。打劫或偷窃?如此熟练地

13、开门、熄灯,像进了自家门,显然不是他们第一次“光临”同样的住宅。眼睛还没适应,借着门外的光,他看到呼啦啦冲进几个黑影,其中一人转到他身后用双手蒙住他的眼睛,好在手并不重。接下来,他没听到任何命令他的恐吓或,威胁,身后的男声只是说:快。再就是感到身前的茶几上一阵哗啦啦响动。身后男子又说:儿子,快点儿,你们快点儿。一个童声应答:爸爸,就好,马上就好。突然手机铃声在他身后响起,捂他眼睛的一只手随即挪开。他听到身后的手机里有人说:儿子,你们什么时候到呀?接着,手机里又传来一女声:让我说,让我说。儿子,你们到哪啦?我跟你爸在小区门口等你们哩?仅余左手捂着他左眼的男子,迅捷松手跳开,然后冲向门口,按压墙壁

14、上的开关“啪”的一响,大家都在暖黄色的灯光下了。俄顷,他的老眼才看清:身前茶几边站着一个男孩儿和一个女人,两人正拆一个大纸盒子的手停在半空,另一年轻男子站在门口望着他张口结舌哈哈哈他先笑了。认出来了,是楼上老张的儿子一家。儿子眼边那颗痣非常明显,跟他爸一样一样的。不等人家三口回过神儿来,他淡定地说:孩儿,你们走错门了,你爸住楼上。老张儿子一家极为尴尬,连忙道歉。女人边收拾桌上的东西,边道:瞧这事儿弄得,瞧这事儿弄得男人也说:真对不起,真对不起,大爷大爷没事没事。他说着这些,人家已“咣”一声拉上门。屋内又一次寂静下来。他自笑了,正想自己的儿子,老张儿子一家就来了,也算是老天爷可怜他,给他一个短暂

15、的冬至礼物吧。这屋里多少年没来过年轻人和孩子啦!他索性又打开电视,调来调去,荧屏上一个主持人正下饺子,另一主持人说着什么“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有管”。瞧瞧,这日子,哪的人过得都差不多,楼上楼下也就差个孩子回来。他之前上过老张家,也去过楼下老刘家。除了家具款式略有差异外,各家屋里家具摆放位置大同小异。如果不开灯,摸错了屋,进错了门儿,也没啥不可能的。更何况这单元楼都长得一个样儿,有一次他走到另一单元,钥匙半天塞不进锁眼,屋里人就开了门哈哈,大家相视一笑,瞧这事弄哩,错了刚放松靠到沙发背上的他,突然身子挺得直直的可是,可是,他们的钥匙?老张家的钥匙咋能打开我家的门呢?文本二: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