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79758378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 【第二篇】论文题目: 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摘要:关于兼词的定位, 学界众说纷纭, 包括兼词本身的属性定位、词性界定和具体属词的属性定位、词性界定等等, 每个角度, 都存在意见分歧.本文拟对古代汉语兼词的定位研究状况作一简单述评.关键词:古代汉语; 兼词; 定位; 研究述略;关于兼词的定位, 学界众说纷纭, 包括兼词本身的属性定位、词性界定和具体属词的属性定位、词性界定等等, 每个角度, 都存在意见分歧.本文以杨伯峻先生对兼词的界定为前提, 对古代汉语兼词的定位研究状况作一简单述评.一、兼词本身的属性定位关于兼词本身的属性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 兼

2、词兼词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术语被提出来, 兼词本身就是一种定位.(二) 合音词有些学者认为, 兼词就是合音词.代表性的观点如:1. 侯云龙先生古汉语知识:兼词, 从语音角度看是合音词.2. 杨剑桥先生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兼词, 同合音词;合音词, 也叫兼词合声.3. 蒋冀骋、黎千驹编着古代汉语教程:兼词又叫合音词.(三) 多属合音词有些学者认为, 兼词多属合音词, 但有的不是合音词.主要观点有:1. 杨伯峻先生文言语法 (修订版) :兼词, 大多数是合音词, 只有焉之两字不是合音.12.洪成玉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兼词一般是合音词, 但其中也有个别兼词, 如焉, 和所兼两个词的语音没有关系.2

3、3.胡安顺、郭芹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兼词, 多属合音词.以上观点认为, 兼词大多数是合音词, 只有个别的不是, 诸如焉之.由此, 焉之就只是兼词了.(四) 合音兼义词, 简称合音词或兼词, 是一种修辞手段康苏谈谈古汉语中的合音兼义词一文, 把盍、诸、叵、尔、焉、旃等界定为合音兼义词, 简称合音词或兼词, 认为古人利用合音词, 是从修辞的需要考虑的.合音词是一种修辞手段.3根据康苏的观点, 兼词、合音词、合音兼义词异名同实, 合音词是一种修辞手段, 因而, 由此, 兼词有两个特征:一是合音, 一是兼义.兼词也是一种修辞手段.(五) 兼词不是词, 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范可君论语境对词义的制约和选

4、择认为:兼词, 其实并不是词, 准确地说, 应该算作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就其外延来说, 兼词只有焉、诸、旃三个, 从使用频率来看, 焉的使用频率最高, 诸次之, 旃最低.4这一观点, 认为兼词不是词, 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 而且兼词只有焉诸旃三个, 使用频率依次递减.综上, 对兼词本身的属性定位, 角度不同, 观点各异:合音词, 侧重于语音特点-合音;兼词, 侧重于语义特点-兼义;合音兼义词, 兼顾语音与语义两方面的特点-合音、兼义;兼词是一种修辞手段, 侧重于修辞;兼词不是词, 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 则又侧重于语法.由此, 兼词的定位, 涉及到了语义、语音、语法、修辞等几大要素, 而以

5、语义、语音为核心.二、兼词本身的词类、词性定位关于兼词本身的词类、词性, 学者多有论及, 但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一) 兼词是虚词把兼词归于虚词, 是比较普遍的做法.诸如:1.周秉钧先生编着的古汉语纲要认为:所谓兼词, 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虚词.52.张世禄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认为:兼词是代词和关系词或语气词相结合而凝成的一种虚词, 就是虚词当中的合音词;有的语法书上叫做兼词.63.刘捷浅析兼词认为:古代汉语词汇的虚词里, 也有兼词.诸、盍、叵、那、尔、耳、旃是合音兼词;焉、云、然、若是非合音兼词.74.谢洁瑕试论上古汉语中的兼词诸一文, 以兼词诸为例, 证明兼词在古代汉语虚词中自成一类

6、, 认为兼词是上古汉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虚词, 诸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所谓兼词, 应有这样两个语法特点:一是一个词同时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二是这个词在语音上由所兼的两个词连续而成.两个特点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8.5.大部分古代汉语教材, 如果没有单列兼词专题来介绍兼词, 对杨伯峻先生所界定的相关兼词及其用法也都是放在虚词中来介绍的.(二) 兼词属于虚词的附类张显生浅谈兼语兼词与兼类的辨析认为:兼词又称合音词, 属于虚词的附类.9(三) 兼词属于特殊的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姜宝琦古代汉语兼词嬗变论析认为:兼词主要有焉、诸、旃, 它们应属于特殊的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10(四) 兼

7、词是一个特殊词类, 其词性就是所兼的两个词的词性张月明兼词说述评认为:所谓兼词, 就是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 其词性当然就是所兼的两个词的词性.因而也可以说, 兼词就是一个词同时兼有两种词性.既然兼词是一词兼两词之用, 那么, 确定其词性时就应当以所兼之词为依据来认定.11并强调:兼词是古汉语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特殊词类.它虽然是封闭性的, 但因其在古籍中出现频率高, 所以很有必要立类.12(五) 兼词就是兼性词这个观点以洪成玉先生为代表.洪成玉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认为:兼词, 又称兼性词, 是指一个词同时兼有两种词性.13(六) 兼词不是一种独立的词类, 要拆开来理解侯云龙先生古汉语知

8、识认为:兼词不是一种独立的词类, 要拆开来理解.14综上, 第 (一) 、 (二) 类观点认为兼词是虚词或属于虚词的附类, 界定了兼词的虚实归属, 但没有并无具体词性的说明, 相对比较笼统;第 (三) 类观点很具体:属于特殊的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但只涉及三个词, 范围太窄, 不具有广普性;第 (四) 、 (五) 、 (六) 三类观点虽表述不同, 界定不同, 但其主旨却是一样的, 即都认为兼词要拆开来理解, 兼词的词性就是其所兼的两个词的词性.在实际教学中, 一般都是按第 (四) 、 (五) 、 (六) 三类观点来分析兼词的.三、常见兼词的定位兼词具体有哪些, 不同字典辞书、教材论着以

9、及相关论文所论及的也并不一致, 而且, 对每个词的界定, 也是角度不一, 观点各异.下面, 我们选取代表性的字典辞书、教材论着、网站, 了解一下学界的界定情况.(一) 杨树达词诠明确用兼字来阐释说明兼词所兼意义及词性的, 开始于杨树达先生的词诠, 共有三例:诸、焉、之.1.诸:解作之于的诸, 是代名词兼介词, 之于二字之合声.解作之乎的诸, 是代名词兼助词, 之乎二字之合声.可见, 杨树达先生对诸的界定, 有三个角度:一是词性-代名词兼介词、代名词兼助词;二是语义-之于、之乎;三是语音-合声.由此, 诸既是兼词, 又是合音词.2. 焉:焉作于是解, 指示代名词, 用同于是, 实兼介词于与代名词

10、是两词之用.对焉的界定, 本身是指示代名词, 但兼介词于与代名词是两词之用.3. 之:之解作于是, 指示代名词, 作焉字用.于是也.据此, 之作焉字用时, 是兼词, 词诠界定为指示代名词.此外, 盍叵那难等, 词诠处理为合声或合音;尔处理为合言;耳曷胡有相关释义, 但没有兼词或合音词的说明;爰旃无对应义项.(二) 杨伯峻文言语法杨伯峻先生的文言语法, 首次明确提出了兼词这一概念, 单辟一节进行论述, 并将叵、诸、旃、曷、盍、焉、之、尔、然、若、云等十一个词界定为兼词, 逐一分析了这十一个词的兼词用法, 认为大多数是合音词, 只有焉之两字不是合音.15同时, 还分别说明了这些兼词所兼两词的词性.

11、如:1. 叵, 不可的合音;不, 副词;可, 助动词.2.诸, 之於的合音:之, 指示词;於, 介词.又之乎的合音:之, 指示词;乎, 语气词.3. 焉, 於此於他的意思, 焉这一字兼有介词与指示词的作用.4.尔、然、若、云, 都可作如此解, 如是动词, 此是指示代词.这种用法到后来还有, 不过字的写法不同了.有宁能恁偌诸字.(三)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杨伯峻先生的古汉语虚词, 选择了百多个虚词, 其中, 被解释为兼词的, 共有6例, 即焉、爰、云、旃、之、诸, 这六个兼词中, 旃诸同时又被界定为合音字.另外, 杨伯峻先生认为, 诸作兼词, 为之于之乎之如的合音字.16其中, 之如的合音, 后来极

12、少提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杨伯峻先生在解释云时, 认为作虚词, 可作兼词, 助词, 语气词.显然, 杨伯峻先生将兼词归为虚词, 并与助词、语气词相提并论.此外, 尔、盖、盍、阖、胡的对应用法, 都被界定为合音词.(四) 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韩峥嵘先生的古汉语虚词手册, 共收词9类691条, 其中, 单字条目308条, 统观全书, 明确标明兼词的共有5例, 包括焉、爰、旃、之、诸, 其中, 旃、诸同时界定为合音词.盍、叵、耳的对应用法界定为合音词.(五)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杨伯峻、何乐士先生合着的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上编第二章第三节, 专门阐释兼词, 该书将古代汉语中的兼词分为

13、两类:一类是合音合义词, 包括诸、叵、盍、阖、盖、胡、旃, 认为这些都是以合音字为基础的兼词.17一类是合义词, 它们主要是以两个词的合义关系为基础而成为兼词的18, 主要有焉、爰、之、然、尔、宁、如、尔、云、云云、若、乃、能、许, 并认为, 唐宋人用能作如此义, 与宁、乃为一声之转.19此外, 还附带介绍了兼词那 (音nu) 和难:那和难都是奈何的意思, 声音可以相通, 那是奈何的合音字.20(六)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该词典共收单音虚词762条, 兼词共有2例:一例是诸, 既是兼词, 又是合音词;一例是盖 (盖、葢) , 作盍的通假字, 副词, 兼有副词何和不的作用.但盍, 却只是处理为副词, 没有兼词的相关说明.那、叵, 界定为合声.(七) 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编古代汉语字典该字典明确注明的兼词仅一例焉;尔、那、叵、旃界定为合音字;诸界定为代词, 用于句中, 相当于之于, 用在句末, 相当于之乎.盍、曷等没有兼词用法的相关说明.(八) 胡安顺、郭芹纳主编的古代汉语胡安顺、郭芹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五单元语法 (上) 第七节兼词、固定结构与固定格式, 单列一个专题, 探讨兼词, 认为常见的兼词主要有诸曷盍叵焉旃耳等, 其中, 只有焉不是合音词.(九) 洪成玉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