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声的利用(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

上传人:那****人 文档编号:179758125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 声的利用(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3 声的利用(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3 声的利用(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3 声的利用(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3 声的利用(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 声的利用(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 声的利用(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 声的利用 高频易错题集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利用回声不可以测定的是()A两山之间的距离B鱼群的位置C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D海底深度【考点】回声【分析】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其应用:回声定位、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解答】解:A、声音发出后经对面山崖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对面山崖的距离;B、声音从渔船向水中发出,遇到鱼群反射后,根据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就可以探测出鱼群的位置;C、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光传播到听见雷声的人的时间非常的短,可以忽略,所以当看见闪电时,可以认为雷声才开始从打雷处向下传播,记录从看到

2、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用速度公式就可以求出打雷处的距离;D、声音从海面发出,经海底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洋的深度。由此可见,ABD都是利用了回声测距,只有C不是利用回声测距。故选:C。2在房间里讲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A房间里不能产生回声B墙壁反射的回声从门口跑掉了C回声太小,人耳不容易听到D房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考点】回声【分析】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如果小于0.1s,原声和回声混合在一起,人耳不能分开。【解答】解: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由v得:svt340m/s0.1s34m,

3、因此区分开原声和回声最短距离是:s17m。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所以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3如图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A汽车收到第一

4、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m/s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先确定汽车收到第一、二次信号时用的时间,利用svt求出到测速仪的距离,进而求出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车行驶的速度。【解答】解:A、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10.6s0.3s,由v可得距测速仪s1v波t1340m/s0.3s102m;故A错误;B、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2(1.8s1.4s)0.2s,由v可得距测速仪s2v波t2340m/s0.2s68m;故B正确

5、;CD、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ss1s2102m68m34m,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t1.6s0.3s1.3s,汽车的速度v26.15m/s,故CD正确。故选:A。4下面的几种情况不能利用回声测定的是()A海洋的深度B对面山崖的距离C海底鱼群的位置D雷电发生处到听见雷声的人的距离【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其应用:回声定位、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解答】解:A、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海底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洋的深度,利用了回声测距;B、声音发出后,经对面山崖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

6、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对面山崖的距离,利用了回声测距;C、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鱼群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到鱼群的距离,从而确定海底鱼群的位置,利用了回声测距;D、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光传播到听见雷声的人的时间非常的短,可以忽略,所以当他看见闪电时,可以认为雷声才开始从打雷处向下传播,记录看到闪电和听到雷声的时间差,那么打雷处与听到雷声人的距离就可以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故D不是回声测距的应用;故选:D。5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B“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C“

7、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声与信息【分析】(1)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3)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解答】解: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听到狗的叫声,知道有人来,即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故A正确。B、“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故C错误。D、

8、“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D错误。故选:A。6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声与信息【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9、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A错误。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故B正确。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故C错误。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D错误。故选:B。7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A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战斗英雄故事B120救护车发出急促刺耳的声音C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碎石D火车进站时会提前鸣笛示警【考点】声与能量【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对生活中的实例有清晰的认识。【解答】解:A、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战斗英雄故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错

10、误;B、120救护车发出急促刺耳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C、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碎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D、火车进站时会提前鸣笛示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8下列应用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B超B倒车雷达C超声波碎石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考点】声与能量【分析】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熟知生活中声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实例。【解答】解:A、B超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A错误。B、倒车雷达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B错误。C、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C正确。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1、)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超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D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物体发生振动;介质向外传声;良好的听觉器官;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有足够的响度;(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4)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解答】解:A、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听到声音,只有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有传声介质,且达到一定响度,人耳才能听到,故A错误;B、超声波与普通声波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声音在15

12、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D、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选:D。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分析】(1)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物体的振幅越大,观测点与声源的距离越小,声音越响亮;(2)防止噪声污染,可以控制噪音的产生,也可以切断传播途径阻碍噪音的传播;(3)通过音色可以“闻其声知其人”。【解答】解: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13、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说法正确;B、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目的是监测噪声的强弱,不是用来阻断噪声的传播,说法错误;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不是用音调来判断说话者,说法错误;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阻断噪音的传播,不是防止噪声的产生,说法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那么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把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这个时间,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如果换成距离,要听到自己发出的两次声音,自己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17m。【考点】回声

14、【分析】根据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利用时间差最小等于0.1s,据此列出等式,计算出自己到障碍物之间的最小距离。【解答】解: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那么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把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这个时间,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0m/s,如果换成距离,要听到自己发出的两次声音,自己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sv340m/s0.05s17m。故答案为:0.1;17。12潜水艇一般采用声

15、呐来躲避障碍物和发现敌人,一艘潜艇静止在海面上向下发出超声波,经过8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探测海底深度后该潜艇潜入水中,在水中某一深度处以54km/h的速度向正前方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了避免碰触暗礁,向正前方发出超声波信号,从发出信号到经暗礁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4s,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那么,潜水艇静止在水面上时距离海底的深度为6000m;潜艇在水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当它接收到反射声波的时候距离暗礁的距离为2970m。【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1)超声波的反射产生回声,根据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v变形就可以求出海底的深度;(2)4s时间内潜水艇与声波信号走的距离的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