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质量(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

上传人:那****人 文档编号:179758025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1 质量(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6.1 质量(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6.1 质量(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6.1 质量(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6.1 质量(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1 质量(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 质量(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1 质量 高频易错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水凝固成铁块B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C把菜刀表面磨光D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解:A、铁人凝固成铁块,是状态的变化,铁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B、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是位置的改变,机器的质量没有变。C、把菜刀表面磨光,有一部分铁被磨了,菜刀所含铁有多少减少了,所以质量变小了。D、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是形状的变化,铁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故选:C。2将钢材料加工成钢刀时,下列过程中钢的质量发生改变的是()A将钢材料加热B把钢刀磨得锋利C将钢水铸成钢刀D把钢刀运到超市出售解:A、将钢材料加热,其温度发生了改变,

2、但质量不变。不合题意;B、把钢刀磨得锋利,所含有的钢物质在减小,质量也会变小。符合题意;C、将钢水铸成钢刀,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质量不变。不合题意;D、把钢刀运到超市出售,其位置发生了改变,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质量不变。不合题意。故选:B。3根据你对常见物理量的了解,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0.18m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D男同学在进行1000m测试时,其速度约为10m/s解: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50g,故A错误;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即0.18m,故B正确;C、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

3、间月1s,故C错误;D、男同学在进行1000m测试时,其速度约5m/s,达不到10m/s,故D错误。故选:B。4“新世界奇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如图,其航站楼混凝土结构F1层平面565m437m不设缝,是世界最大的机场单块混凝土楼板。如果楼板为标准厚度10cm,这块楼板的质量最接近于()A6105tB6104tC6103tD6107t解:混凝土的体积为:V565m437m0.1m24690.5m3,混凝土的密度约2.5103kg/m3,由可得混凝土的质量:mV2.5103kg/m324690.5m361726250kg6.2107kg6.2104t。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

4、:B。5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AmBkgCkg/m3Ds解:A、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故A错误;B、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故B正确;C、kg/m3是密度的国际单位;故C错误;D、s是时间的国际单位;故D错误;故选:B。6现在厂家有一批规格为1米1米1米的立方体水泥块,已知这种水泥块每块的质量为2500千克,某工地需要100块这种水泥块,要求厂家运到工地,厂家只有限载8吨的货车,则需要运几车才能完成?()A31B32C33D34解:水泥块每块的质量为2500千克,即2500kg2.5t;3块水泥块的质量为7.5t,4块水泥块的质量为10t;因为每辆车限载8t,7.5t8t

5、10t;故每辆车最多载3块水泥块。则需要货车的运输次数为:100块3块33.3次;故应需要34次才能运完。答:需要运34车才能完成。故选:D。7小明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于是,他开始称量物体,当右盘放50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A50gB50.4gC49.6gD无法判断解: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即此时天平已经平衡,所以他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50g砝码时,天平刚好又平

6、衡,即表明此时所放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即为50g;故选:A。8用天平称出一墨水瓶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你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A随便用哪一种方法都一样B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无法判断解:因为第二种方法会有水粘在墨水瓶内壁上,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使测出的水的质量会偏小一点。 而第一种方法避免了这种错误。因此应当采用第一种方法,故选B。9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

7、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解: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B、D错误,故选:C。10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A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移B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C将天平的游码向右移D将天平的游码向左移解: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是,发现指针略

8、向左偏,即右盘中的砝码较轻,我们可以向右盘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即可,又由于指针偏的幅度很小,故在这里最好是采用向右移动游码的方式最好。故选:C。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置于其中的圆台形实心铁块甲和乙完全相同,它们的上表面均与容器中水面相平,当从两容器中分别取出相等质量的水后(未取完),容器A中水的高度大于容器B中水的高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取出部分水后,容器A和B中水面高度相同,则从容器A中取出水的质量大于从容器B中取出水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1)圆台形实心铁块甲和乙完全相同,将它们完全浸没在水中,排

9、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当从两容器中分别取出相等质量的水后(未取完),容器A中水位下降的程度会小于容器B不水位下降的程度,因此,容器A的高度大于容器B中水的高度;(2)若取出部分水后,容器A和B中水面高度相同,甲铁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较大,则甲容器中剩余水的体积较小,则说明则从容器A中取出水的质量大于从容器B中取出水的质量。故答案为:大于;大于。12一杯水的质量大约是200g(选填适当的单位),如果将这杯水密封后用飞船带到太空中去,水的质量是不变化(选填“变化”或“不变化”)的。解:一杯水的质量大约是200g,符合实际;质量与位置变化无关,故将这杯水密封后用飞船带到太空中去,水的质量是不变化的。故答案

10、为:g;不变化。13完成下列单位间的换算:25kg2.5104g;350kg0.35t。解:1kg103g,25kg25103g2.5104g;1kg103t,350kg350103t0.35t。故答案为:2.5104;0.35。14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贺兰石的密度。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测贺兰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贺兰石的质量为53.4g,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贺兰石的密度是2.67 g/cm3。解: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且如图所示天平的分度值是0.2g,贺兰石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50g+3.4g53.4g。根据密度公式2.67g/

11、cm3故答案为:53.4;2.67。15小明用一架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如果砝码生锈了,则测量的结果会偏小;如果砝码磨损了,则测量的结果会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1)砝码生锈砝码的实际质量会增加,但是计算物体质量时,还是按照标注的质量计算的,导致测量值会偏小。(2)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例如某砝码上标有50g的字样,这个砝码的质量就是50g。如果这个砝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50g,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小于50g,而你仍按标准值读数,读出来是50g,所以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故答案为:偏小;偏大。

12、三解答题(共5小题)16物体的质量真的会不变吗?在现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会肯定地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物体的质量是常数。这个认识并没有错,但这是对静止的物体的质量而言。如果对运动的物体而氧物体的质量是否还是始终不变呢?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他的理论是: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m(其中c为光速),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静质量m01kg的物体,当它以v1300m/s和v215104km/s运动时

13、,其动质量分别为:m11.000 000 000 0005kg m21.15kg,由此可知,物体的动质量比静质量大,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质量越大。从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对光速而言)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关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但在微观世界里,由于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都很小,而其运动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这时它们的质量随速度的改变就不可忽视,关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将来有机会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知识时,就会进一步深入理解。请根据刚才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会随

14、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物体的静质量,而动质量会随物体的运动速度而改变。(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物体两种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的规律是:m,其中m是指动质量,m0是指静质量,在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由于v远小于c,故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不变,是常数。(3)设m0100kg,当它以2.4108m/s的速度运动时,求其动质量,并分析结果,你可得到一个什么结论?解:(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物体的静质量,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

15、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m(其中c为光速);在低速(相对光速而言)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关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3)将m0100kg,V2.4108m/s代入公式m得m167kg;由计算结果可知:当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其动质量显著大于静质量,其质量随速度而改变就不可忽视了。故答案为:(1)静质量、动质量;(2)动质量、静质量;(3)远小于;(4)m167kg、当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其动质量显著大于静质量,其质量随速度而改变就不可忽视了。17(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