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小题天天练(11) 2021届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上传人:那****人 文档编号:179757925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 小题天天练(11) 2021届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1 小题天天练(11) 2021届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1 小题天天练(11) 2021届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1 小题天天练(11) 2021届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1 小题天天练(11) 2021届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小题天天练(11) 2021届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小题天天练(11) 2021届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题天天练(11)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单细胞生物都可通过溶酶体将进入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水解B.溶酶体能将病菌分解后的产物都排出细胞C.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蓝藻置于清水中,细胞形态变化最大的是蓝藻D.核孔和核膜在功能上都具有选择透过性1.答案D细菌、蓝藻等单细胞原核生物没有溶酶体,A错误;溶酶体将病菌分解后,对细胞有用的部分会被细胞重新利用,不会被排出细胞,B错误;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而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蓝藻都含有细胞壁,所以细胞形态变化最大的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C错误;核孔和核膜在功能上都

2、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细胞内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D正确。2.在高等动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当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下列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最活跃的是()A.ATP合成酶B.DNA聚合酶C.RNA聚合酶D.解旋酶2.答案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需要有能量供应,此时ATP合成酶催化ATP的合成,反应较为活跃;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会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解旋酶催化的反应基本停止,A正确。3.下列有关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物理性消化的作用B.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

3、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产生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C.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实验中,可先用滴管滴加肝脏研磨液,再用此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不影响实验结果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先将淀粉液与淀粉酶液混合后,再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5分钟3.答案B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A错误;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还原糖,因此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糖产生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正确;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实验中,用滴加过肝脏研磨液的滴

4、管来滴加氯化铁溶液,滴管上残留的过氧化氢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C错误;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多组淀粉液和淀粉酶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将同一温度保温下的淀粉液与淀粉酶液混合,D错误。4.钙泵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及细胞器膜上的运输Ca2+的ATP水解酶,其能驱动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泵出细胞或泵入细胞内的钙库(内质网等储存Ca2+的细胞器),以维持细胞质基质内低浓度的Ca2+。当细胞受到刺激时,Ca2+又会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中毒时钙泵的运输效率会降低B.Ca2+泵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内的过程属于主

5、动运输C.Ca2+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D.钙泵参与运输Ca2+的过程属于放能反应4.答案D一氧化碳中毒,则氧气运输速率下降,影响能量供应,则钙泵的运输效率会降低,A正确;Ca2+泵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内都需要钙泵,钙泵运输Ca2+,同时也催化ATP水解以提供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Ca2+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钙泵参与运输Ca2+的过程消耗ATP,属于吸能反应,D错误。5.将某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BC段较AB

6、段CO2浓度增加速度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B.两图中分别出现FG段与ef段的变化,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 的量减少C.图二中gh段时氧气含量增加,且到达i点时,该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图一所示的结果表明,该植株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中有机物含量有所增加5.答案C图一中的BC段为凌晨2点至4点,此阶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阶段气温较低,植物呼吸作用减弱,因此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速度下降,A正确;图一中FG段CO2下降明显减慢,说明净光合速率下降,与图二中ef段出现CO2吸收速率下降的可能原因都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的量减少,B正确;图二中gh段时虽然光

7、照强度减弱,但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氧气含量增加,且到达h点(植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该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错误;图一中比较A点和I点,I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说明经一昼夜后,玻璃罩内CO2浓度减少,因此经一昼夜后,该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有所增加,D正确。6.科研人员发现,位于水稻3号染色体上的Ef-cd基因可将水稻成熟期提早7天至20天,该基因兼有早熟和高产两方面特征。含Ef-cd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叶绿素合成及光合作用相关过程均显著增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Ef-cd基因可能使植物根细胞膜上NO3-或NH4+载体数量增加B.Ef-cd基因的作用体现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

8、个性状C.在人工选育早熟高产新品种的过程中Ef-cd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D.培育含Ef-cd基因的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杂交育种6.答案D题意显示含Ef-cd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增强,因此可推测Ef-cd基因可能使水稻根细胞膜上NO3-或NH4+载体数量增加,A正确;题中显示Ef-cd基因可使水稻氮吸收能力、叶绿素合成及光合作用相关过程均显著增强,因此可体现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B正确;由于Ef-cd基因可以使水稻表现为早熟、高产的特性,因此,在人工选育早熟高产新品种的过程中该基因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应该表现为增加,C正确;培育含Ef-cd基因的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最简便

9、的方法是选择早熟高产类型让其连续自交,并且不断选育,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D错误。7.中科院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作出了全新阐述,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和退热药的使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病后的发烧总是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B.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C.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D.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的功能7.答案C人生病后持续高热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误;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

10、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调节体温的作用,C正确;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错误。8.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C和c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B.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D.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8.答案D金鱼草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A错误;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变异造成的,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只能对这些变异进行定向选择,B错误;产生粉红花

11、不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352+40)/(35+25+40)2=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35+25+40)=40%,D正确。9.研究小组探究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清水处理的大部分扦插枝条不能正常生根B.NAA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具有两重性C.生产上应选用200 mg/L NAA处理插条D.400 mg/L NAA会减少扦插枝条的生根数9.答案D清水处理组中生根率约30%,大部分扦插枝条不能正常生根,A正确;据题图中曲线可知,不同浓度的NAA,有的提高了插条生根率,有的降低了插条生根率,故NA

12、A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具有两重性,B正确;200 mg/L NAA时生根率最高,生产上应选用200 mg/L NAA处理插条,C正确;据图中曲线可知,400 mg/L NAA的生根数比对照组高,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果,D错误。10.下图为某基因内部和周围的DNA片段情况。距离以千碱基对(kb)表示,但未按比例画出,基因长度共8 kb,人为划分ag共7个区间,转录直接生成的前体RNA中d区间所对应的区域会被加工切除,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成熟mRNA的长度是4.1 kbB.起始密码子对应位点是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C.终止密码子对应位点是最后一个氨基酸结合到核糖体的位点

13、D.mRNA上某一特定位点需要的氨基酸由特定的tRNA将它转运到核糖体上10.答案D由题意可知,转录出的初始RNA的长度为7.5-1.2=6.3(kb),切除的片段为5.2-2.0=3.2(kb),故成熟RNA的长度为6.3-3.2=3.1(kb),A错误;转录起点是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B错误;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翻译时特定氨基酸由特定的tRNA转运至核糖体上,D正确。11.科研工作者在不同时间调查了某种群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K值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N值是调查的种群数量。据表分析错误的是()调查时间N值1-N/K值S14000.87S21 0150.67S31

14、 5370.5S42 3680.23S52 6750.13A.该种群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波动B.S1时,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最快C.(1-N/K)可代表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资源量D.S1S5期间,该种群的环境阻力逐渐增大11.答案B环境容纳量也称K值,是指环境条件稳定时,一定空间中,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环境不同,容纳量不同,所以该种群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波动,A正确;“S”型曲线中增长最快的是种群数量在K/2时,而S1时,N/K的值为1-0.87=0.13,说明此时种群数量(400)小于该种群数量的K/2,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较慢,B错误;(1-N/K)越小,表示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

15、所以(1-N/K)可代表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资源量,C正确;S1S5期间,N/K值增加,说明种群数量增加,该种群的环境阻力逐渐增大,种内斗争加剧,D正确。12.为指导遗传咨询,医生通过产前诊断技术从孕妇体内取得胎儿细胞进行检查分析,以此判断胎儿是否患遗传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借助染色体筛查技术,诊断胎儿是否患红绿色盲病B.体外培养胎儿细胞并分析染色体,诊断胎儿是否患先天性愚型病C.用光学显微镜检查胎儿细胞,可判断胎儿是否患有青少年型糖尿病D.对胎儿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数量分析,可判断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12.答案B借助染色体筛查技术,只能诊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能诊断胎儿是否患红绿色盲病,A错误;先天性愚型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故体外培养胎儿细胞并分析染色体,能诊断胎儿是否患先天性愚型,B正确;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用光学显微镜检查胎儿细胞,不能判断胎儿是否患有青少年型糖尿病,C错误;猫叫综合征是人体的5号染色体缺失一段引起的,通过对胎儿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数量分析,不能判断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D错误。13.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M、N两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