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79727571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2. 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3. 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教学重难点1. 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2. 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尤以古代诗歌为精华,李白、杜甫等大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名篇名句。今天就让我们去诵读诗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同诗人一起去感受那浓浓的思乡之情。二、揭示课题,了解诗人1.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

2、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李白的资料并用多媒体展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安徽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这首诗是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所作。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一问,提出下一节学习要求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

3、的读音。2.抽查学生朗读,纠正字音:3.老师示范:(打节奏,并放笛声录音),学生模仿练读。4.老师再次指导学生读(大家打节奏并放配乐)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5.师范读,生练读。从诗的节奏到情感,由易到难,教学显出节奏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7.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

4、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二问。用问题转入下一节教学,带动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四、再读古诗,感悟想象1、教师范读春夜洛城闻笛2、学生朗读这首诗,并结合注释初步把握诗的内容。3、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怎样来理解“暗”?照应题目中的“夜”;写出了“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笛声,想寻找它的来源,却又不知道何人所吹,从何而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经意间打动了许许多多的人。(2)第二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满洛城”是夸张写法,由己及人的推想,推想很合理,笛声本来是悠扬的,又当夜深人静,加上春风吹拂,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客居的有心人,应该是听到的。(3)谁来解释一下“折柳”这

5、个词在文中的意思?李白在夜晚听到幽幽的笛声,而且正好吹的是折杨柳这首歌,唐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所以由送别的伤感马上想到家乡和亲人。因此,本诗根据“折柳”的意象来表达“故园情”的。(4) 启发提问:春夜洛城闻笛中用了那些词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思乡之情呢?学生大概会找到“玉笛”、“折柳”,教师板书。(5)提问,激发创造力:为什么唐人折柳代表送别呢?同学们猜一猜。这里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地说,教师最后总结两点:(1)、“留”与“柳”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2) 、柔顺袅娜、随风摆动的柳枝,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分别时恋恋不舍的心。五、熟读。1、全体读,要求读出诗中表达的离愁别绪。2、指名读,同桌之间互相听读。3、小组比赛朗读,教师指导点评。4、全体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六、“故园情”系列诗词赏读: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