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产业及卡组织深度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79426903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4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卡产业及卡组织深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银行卡产业及卡组织深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银行卡产业及卡组织深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银行卡产业及卡组织深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银行卡产业及卡组织深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卡产业及卡组织深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卡产业及卡组织深度研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银行卡产业及卡组织深度研究 银行卡产业概况银行卡产业包含发卡、清算、收单、其他周边服务(如制卡、IT 服务等)等多 个子行业,集消费、结算、信贷等多种业务于一体。正是由于银行卡产业的这 种复杂性,业内习惯使用“产业”而非“行业”一词来统称银行卡产业。银行 卡产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由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卡组织等企业或机构 群体一起,向持卡人和商户提供电子支付和消费信贷等产品。现代银行卡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多边市场,至少包括了卡组织、发卡行、收单行、 持卡人和特约商户五方参与者,产业结构复杂。为了更清晰地描述银行卡产业, 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市场,先介绍三个市场的参与者及其盈利模式,再以一次 刷卡

2、消费为例描述银行卡业务的运作过程。产业格局:三个市场,五个参与方我们将银行卡产业划分为发卡市场、收单市场和清算市场三个市场进行分析, 以下是三个市场及其中各方参与者的基本情况:n 发卡市场:发卡机构、持卡人发卡市场包括发卡机构和持卡人两个参与方。发卡机构向持卡人发行银行卡, 主要包括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和信用卡(具备透支功能)两类,此外还 有银行发行预付费卡等一些小众类别,但发行量很少。在我国,只有银行能够担任发卡机构,其他国家发卡机构更为多样。n 收单市场:收单机构、特约商户收单市场包括收单机构和特约商户两个参与方。收单是指收单机构向特约商户 提供交易资金结算服务。主流收单方式包括线下收

3、单和线上收单两类。在我国,收单机构主要包括两大类: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 又分为线下支付机构(获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为实体特约商户提供银行卡 受理并完成资金结算服务的支付机构)、线上支付机构(获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 为网络特约商户提供银行卡受理并完成资金结算服务的支付机构)。n 清算市场:卡组织当持卡人刷卡交易时,当发卡机构与收单机构不是同一家时,即发生跨行交易, 此时资金从发卡机构流向收单机构,中间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资金清算过程, 这一清算过程由卡组织(银行卡清算机构)负责(本行交易则不需要卡组织)。 因此清算市场有三个参与方:发卡机构、卡组织、收单机构。卡组织如何连接发卡

4、机构和收单机构呢?最初卡组织的做法是同时担任发卡机 构和收单机构,自己既发卡又收单,这种封闭运作的组织,称为“封闭式卡组 织”,此时不涉及清算。随着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开始“联网通用”,出现了“开 放式卡组织”。开放式卡组织不直接提供发卡和收单业务,而是与发卡机构和收 单机构合作,所有合作机构通过卡组织共享持卡人和特约商户资源,这样甲发 卡行的持卡人就可以在乙收单机构的签约商户处刷卡消费,反之亦然。此外, 很多封闭式卡组织也逐渐提供清算服务,从而变成了半开放式卡组织。我们会 在后文详述这一发展历程。 此外,卡组织还会提供银行卡行业规划、品牌运营、业务创新等周边服务,是 银行卡产业的绝对核心。本报

5、告对银行卡产业的分析重点也将落在卡组织身上。政府的角色银行卡产业是一个复杂的多边市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市场差距较大,通过自由竞争实现市场均衡的难度很大、耗时很长,各参与方很难自行 形成有效定价。因此在银行卡市场发展初期,我国为了快速培育市场,首先按 西方成熟模式,直接人为完成产业格局设计,然后对前文提及的各类手续费的 费率进行了政策指导,可见政府在银行卡市场也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随 着银行卡产业逐渐发展成熟,目前政府正逐渐将定价权返还给市场。我们将在后文“我国银行卡定价政策变动历史”部分介绍我国银行卡手续费定 价的发展历程。各参与方的职能与收入我们接下来以一次跨行刷卡消费的全过

6、程(在 ATM 上进行跨行取款转账等业务 也需要卡组织提供清算服务,原理相近),来观察前述五个参与方的运作过程。 其通常的流程含两大步骤,第一个步骤是交易流程,如下图所示(我们按照业 务流程标注了序号):持卡人在特约商户购物,并通过刷卡支付,特约商户的收单机构向卡组织提交 相关信息(包括卡信息、密码、交易金额等),卡组织向发卡机构发送相关信息, 发卡机构减扣持卡人的资金余额(或信用额度)。然后,发卡机构反馈信息给卡 组织(如遇余额不足也反馈),卡组织再通知收单机构,收单机构再通知特约商户。特约商户在 POS 机上看到扣款成功的提示后,将商品交付给持卡人。第二个步骤是清算流程:一般在每日终了,卡

7、组织扣减发卡机构存在央行的备 付金(金额为交易额减发卡机构服务费),同时增加收单机构的备付金(金额为 交易额减发卡机构服务费再减卡组织的网络服务费。若收单机构不是银行,则 是它的开户行的备付金,同时开户行增加收单机构在本行的存款),从而实现两 个机构之间资金的划转。一般是次日,收单机构再把收到的金额减去收单服务 费,记入特约商户的账户中,即为最终商户收到的扣减各项服务费后的净额。 当然,现实中并不是两家机构之间清算,而是全部会员机构之间轧差清算。在整个过程中,卡组织还要承担差错处理、争议仲裁等其他职能。完成交易后,前述五个参与方各自获得的收入如下: 持卡人与特约商户实现了资金转移的目的; 收单

8、机构获得收单服务费。对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扣除支付给发卡 机构、清算机构相关费用后的收单服务费净收入(下文称之为“收单手续 费”)构成其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对其他综合性第三方支付机构或对收单银 行来讲,这部分收入对其总收入的贡献比重不大; 卡组织获得网络服务费,这构成了卡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 发卡机构获得发卡服务费。但对发卡机构来讲,这部分服务费收入占总收 入的比重并不高,发卡机构还可以通过发卡获得其他收入,如银行卡年费 等,但更为重要的则是通过发卡获得基础客户,进而带来活期存款沉淀、 销售理财产品等衍生收入;而信用卡则主要是为了获得透支和分期业务利 息收入(分期手续费也视为利息收入)。银行

9、卡产业历史回顾我们接下来介绍美国和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历史,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银 行卡产业链。美国银行卡产业历史回顾美国是信用卡的诞生地,其信用卡产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信 用卡诞生)、发展期(竞合组织诞生)、成熟期(产业格局基本形成)。n 起步期:1950-1960s1950 年,Frank McNamara 创办 Diners Club,发行 Diners Club Card,标志 着现代意义的信用卡的诞生。据说他在 1949 年 9 月有一次在一家高级餐厅吃 饭忘带钱包,于是产生开办一个会员组织的想法,让餐厅、食客成为其会员, 会员食客可以在会员餐厅记账吃饭,按期还款,而

10、会员组织名称也是非常直白 的“食客俱乐部”。该会员组织可为餐厅招揽生意,并且其回款速度远高于当时 的通行支付手段(餐厅给赊购客户寄账单,客户再寄支票,耗时 3-4 个月,且 有印刷、邮费等成本),因此其业务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Diners Club 的收费 模式为向会员餐厅、会员食客双边收费,而后 1953 年就将业务推广到了加拿 大、古巴、墨西哥等国家,1959 年会员人数达到 100 万,并在纽交所上市。商业银行也很早就进入了信用卡产业。1952 年,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 National Bank)开创了银行发行信用卡的先河。早期的信用卡没有循环信用功 能,需要在还款日全额

11、还款。1958 年,美国银行发行了第一张循环信用卡 BankAmericard。n 发展期:1960-1970s最初的信用卡发卡商都是“封闭式卡组织”,集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卡组织的 功能于一身,无需跨行清算功能。当时美国实行单一银行制,禁止商业银行跨 州经营,因此银行的服务范围受到限制,而 Diners Club 等发卡机构却能够在 全国范围内拓展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在这样一个具有网络效应的市场上,银行 很难与他们竞争。我们前文提到,1958 年美国银行发行了 BankAmericard,该卡最初只在加州发 行。1966 年,美国银行开始向加州以外的银行授权发行该信用卡以及拓展特约 商户,以实

12、现“联网通用”,即不同银行发行的卡可以在对方的特约商户处刷。 很快就有 100 多家银行参与其中,银行间的“竞合组织”便诞生了。获得授权 的银行之间既要相互竞争来拓展持卡人和签约商户,又需要相互合作实现信用 卡通用,这种竞合关系事实上提高了各银行的收益。但因为管理不善,BankAmericard 业务出了很多问题。为此,在 Dee Hock(VISA 创始人)的倡导下,各授权银行于 1970 年共同成立了 National BankAmericard Inc.(NBI) , 美国银行将 BankAmericard 业 务 移 交 给 NBI ; 1976 年 , BankAmericard 更

13、名为 Visa,以消除名称所带来的浓重美国色彩,方便在其他 国家进行推广。美国银行推广授权体系时,另外一些银行也联合组建了银行间卡协会(Interbank Card Association),并于 1969 年购买了 Master Charge 的名称和商标,1979 年更名为 Mastercard。至此,开放式的卡清算组织正式问世。n 成熟期:1980s 后20 世纪 80 年代后,美国信用卡产业已日趋成熟,Visa 和 Mastercard 龙地位初 步形成。其中 1986 年希尔斯百货正式推出 Discover Card,至此,当前的美国 主要卡组织悉数登场。我们前文讲的都是信用卡而没讲

14、借记卡,这是因为美国借记卡出现地比信用卡 晚,最初是作为 ATM 的配套,而将存折改进为借记卡,而后才开始应用于刷卡 交易。1975 年 Visa 才推出第一张借记卡,而 Discover 2006 年才推出借记卡。 这跟我国情况完全不同,我国的借记卡和信用卡是几乎同时诞生和发展的。我国银行卡产业历史回顾我国银行卡产业不像美国那样自发形成,而是在借鉴成熟市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推动迅速构建。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 段、金卡工程阶段、银联阶段。n 起步1985 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大陆第一张银行卡,它是一张准贷记卡 (第一张标准信用卡直到 1995 年才由广发

15、银行推出)。此后,四大行相继发行 了自己的银行卡,构成了我国最初的银行卡产业。我国早期的银行卡产业是典型的封闭式系统,不同银行发行的银行卡无法联网 通用,特约商户需要在柜面摆设各家银行的 POS 机,效率低下。n 金卡工程1993 年 6 月,国务院启动“金卡工程”,首先在上海等 12 座城市展开试点,实 现银行卡同城跨行联网。1998 年,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投入运行,实现了银 行卡异地跨行联网。因此,与美国自发形成不同,我国的卡组织最初是由政府 推动建立的。n 银联2002 年 3 月,85 家机构共同出资,在原有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的基础上成立 了中国银联,卡组织从原先政府主导的“金卡工程”转变为商业机构。银联成立后,我国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2003 年 8 南京市商业银行发行了大陆 地区首张银联信用卡,2004 年 5 月招商银行发行了首张银联借记卡。2005 年 1 月,银联卡在新加坡、泰国及韩国的受理业务开通,标志着银联品牌正式走 向世界。Visa 在其 2006 年报中将银联列为竞争对手,Mastercard 在其 2011 年报中将 银联列为竞争对手,意味着银联逐渐发展壮大。据中新社报道,截至 2019 年 中,已有 54 个境外国家和地区发行银联卡,银联网络已覆盖全球 174 个国家 和地区。我国银行卡定价政策变动历史我们在前文提到,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架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