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四季度发展策略-从补短板到塑长板把握切换机会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79423184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行业四季度发展策略-从补短板到塑长板把握切换机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计算机行业四季度发展策略-从补短板到塑长板把握切换机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计算机行业四季度发展策略-从补短板到塑长板把握切换机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计算机行业四季度发展策略-从补短板到塑长板把握切换机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计算机行业四季度发展策略-从补短板到塑长板把握切换机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行业四季度发展策略-从补短板到塑长板把握切换机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行业四季度发展策略-从补短板到塑长板把握切换机会(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计算机行业四季度投资策略从补短板到塑长板,把握切换机会 一、“补短板”属于供给驱动,板块估值弹性大,不确定性高 本报告中所指“补短板”指的是计算机行业中具有“卡脖子风险”、以芯片、基础软件为 代表的亟待补齐“短板”类细分板块投资机会,这部分投资机会大多涵盖在“信创”概念中。“信创”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简称,主要涉及新基建背景下的云计算、软件、硬件、安 全等领域,涵盖了从 IT 基础硬、软件到上层应用软件的全产业链的安全可控自主创新等重要 课题,其中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硬件主要包含 GPU/CPU、服务器、PC 以及各类外设及终端等。此外,信创安全体系除了要解决软硬件产品的可

2、信、漏洞管理与安全 防护,还需要解决软硬件系统一旦被攻击之后,如何保障核心业务与重要数据不受影响或将影 响降至最小的问题,因此也涵盖了网络信息安全子行业范畴。从计算机行业角度,“信创”主要解决两类问题,一是“卡脖子风险”,以芯片、基础软件 为代表的“短板”亟待补齐,已然成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二是国家的网络信息及数据安全问 题。为此,国家提出了 2+8 安全可控体系,其中 2 是指党政两大体系,而 8 是指计算机行业 的下游金融、石油、电力、电信、交通、航空航天、医疗、教育等八大主要行业。信创产业驱动因素:笼统来讲,我们认为信创行业当前属于“供给驱动”型(相对应是“需 求驱动型”),通常供给驱动

3、在科技产业的驱动要素为技术创新,但信创行业比较特殊,这个领 域虽然没有技术创新突破,但竞争格局被政策因素改变,供给端被要求限定范畴,从而形成“供 给驱动”的趋势。从科技产业二级投资角度,大部分“供给驱动”通常对应“估值驱动”,“需 求驱动”通常对应“业绩驱动”。当前阶段,我们认为信创产业中短板类领域,如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从技术及产品成 熟度、竞争格局、业绩释放时点、生态适配程度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目前信创子板块上市公 司平均市盈率 95 倍,高于计算机行业整体估值水平。(一)信创产业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短期需防止泡沫信创和国家的产业链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紧密相关,是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在中国信息

4、化 进程中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信创产业生态圈市场空间巨大,众多主要依赖进口的高端芯片、核 心应用芯片、基础应用软件、部分通用应用产品,均存在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研发投入加 大、金融资本加持、国家政策牵引都会催化信创的进程。我们与市场不同的观点:1、 信创市场已经成为风口,需要防止成为“圈地运动”,如果不能从底层技术和关键产 业制造环节上取得突破,容易形成一拥而上的局面,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信创 市场的长远发展和自主技术的成长;2、 IT 科技发展历史是以芯片为核心的软硬件生态不断孕育、淘汰和迭代的过程,在国内 信创阵营中,目前炙手可热的国产生态首推华为,但以鸿蒙为核心,HMS 软件生态 为

5、代表的国产生态不断成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站在历史的时点复盘从主机时代、 PC 时代、Web 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到目前的云计算时代,未来的 AIOT 时 代,每个时代都有巨头诞生也有巨头倒下,除了卡脖子、补短板,我们更应着眼未来,关注以 5G 驱动的物联网生态下可孕育哪些核心平台、关键产品及可落地的细分赛道。(二)华为鸿蒙及 HMS 进展(略)(三)复盘华为被美国制裁过程(略)(四)着眼未来,布局 AIOT 时代,中国具备先发优势我们认为,中美科技脱钩大背景下,虽然趋势相对明确,但以华为鸿蒙生态为代表的国产 生态不断成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站在历史的时点复盘从主机时代、PC 时代、

6、Web 互联 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到目前的云计算时代,未来的 AIOT 时代,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以 芯片为核心基础软件适配的生态系统,我们认为中国信息科技的未来在于 5G+AIOT。随着 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世界加速 到来。5G 面向应用场景的产业链环节主要包括系统集成与行业解决方案、大数据应用、物联 网平台解决方案、增值业务和行业应用等部分。AIoT 是AI和 IoT 二者的融合,将人工智能(AI) 赋能物联网(IoT),再结合 5G 技术,将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做全产业延伸和融合。计算机行业 在整个 5G+AIoT 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

7、 Ericsson 报告,AIoT 产业链组成部分包括硬件 /终端(占比 25%),通信服务(占比 10%),平台服务(占比 10%),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增值 服务(55%)。AI 时代,IoT 连接的设备数比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十倍以上,而 IoT+AI+5G,可 以令未来所有设备无缝连接在一起。IoT 成功的关键在于硬件、软件、网络、云端能否全部 AI 化。如果说 IoT 解决底层连接和数据传输问题,AIoT 则更强调应用服务,强调后端处理能 力,具体体现在计算机行业中各个垂直细分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中。与芯片等硬件不同,我国 在下游应用软件方面与国际差距较小,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面处于同一起

8、跑线,我国 5G 布 局领跑世界,AIOT 布局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二、“塑长板”重点推荐产业物联网、云计算、金融 IT(一)物联网 ARPU 值提升,剪刀差收窄,产业物联加速中国的物联网连接发展在全球处于前列,政策驱动下,物联网规模迅速放量,工信部 1 8 月通信业主要指标显示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 10.6 亿户。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 M2M 市 场,2020 年中国蜂窝连接数有望达到 3.36 亿,年复合增长率约 29%。三大运营商物联网链接 增速远超手机用户数增长,此外,被广泛诟病的物联网 ARPU 值低,物联网连接增速和物联 网收入增速之间的剪刀差问题正在缩小,随着运营商针对物联网的考

9、核指标由连接数考核转化 为对出账收入、真实激活数等指标的考核,物联网场景应用落地将快速兴起。我们近期重点推 荐产业物联网在工业制造、智能网联车等高价值的行业以及大流量行业的落地。(二)产业物联网在工业制造领域重点关注工业软件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和知识的程序化封装,能够定义工业产品,控制生产设备,优化制造 和管理流程,变革生产方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现代工业的灵魂。从制造业的生产周期维 度,可以将工业软件划分为研发设计类软件、生产制造类软件、经营管理类软件和运维服务类 软件。制造业大型工业软件全局结构如图,不同种类的工业软件协同配合对工业制造生产周期流 程发挥作用。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增速远超全球平

10、均,潜在发展空间仍然巨大。2018 年全球工业软件产 品市场规模达到 3893 亿美元,较 2017 年增长 5.19%。2019 年全球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已突破 4000 亿美元,经估算,到 2020 年全球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达 4332 亿美元。国内市场方 面增速远远超过全球平均,2019 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 1720 亿元,较 2018 年增长 16.45%。 2012-2019 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 20.34%。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 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将突破 2000 亿元。按此口径计算,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增速虽然快, 但全球市占率仅有约 6%

11、,而同期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球比重近 30%,潜在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工业软件是工业化长期进程的不可或缺的伴生物,没有丰富的工业技术积累,难以产出优 秀的工业软件。工业化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美国等工业强国,其工 业软件具有先发优势,21 世纪初,随着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模式创新趋势演进,在国 内企业开始大量购买和应用国外软件产品的同时,国外软件厂商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如法国达 索 CATIA 迅速形成集团研发模式,占领国内市场,而国内软件厂商因资金不足以及用户流失 面临着生存困难甚至倒闭的局面。目前,发达国家在全球率先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软件在为工业企业服务的同

12、 时也不断完善改进,二者相互促进,孕育出了达索、西门子、SAP 等多家全球工业软件龙头 企业。而目前虽然我国尚处于工业化阶段,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但发展速度快,制造业升 级需求迫切,仍为国内工业软件厂商的发展带来契机。总体而言,在外国市场,工业软件行业已基本形成巨头垄断的格局,如研发设计类软件领 域由达索、西门子、ANASYS、Synopsys 等龙头占据着技术和市场优势;在生产控制软件领 域,西门子、Honeywell、GE、ABB、Rockwell 占据龙头地位;信息管理类软件领域 SAP、 Oracle 占据主导地位。当前,我国工业软件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占据,但在研发设计领域, 产生了

13、部分自研的工业软件产品;在生产制造类和经营管理类软件领域,国内厂商在部分细分 领域已具有行业竞争优势,但在高端领域仍渗透率较低。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潜在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建议从两条主线寻找投资 机会:一条是从发展“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角度,研发设计类软件是我国的短板,长期被国外 巨头垄断,国产品牌市占率极小,目前产生了部分有望突围的企业,如中望龙腾(拟上市)、 华大九天、芯愿景(拟上市)、山大华天和数码大方等。另一条是从制造业升级的角度,挖掘 一些具有行业竞争优势,有望受益于工业信息化持续渗透的公司,如用友网络、鼎捷软件、汉 得信息、三联虹普、赛意信息、今天国际等。(三)产业物联网

14、之智能网联汽车加速推广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紧密相连,两者融合协同发展是未来的主要趋势。智能网联汽 车通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 X(人、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互、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 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进而使汽车成为智能交通网络系统中重要的功 能结点,从而构建“人-车-路-云”协同的智能交通体系。C-V2X、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技术、政策协同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四大驱动因 素。1、C-V2X:在 V2X 系统中主要有短距离直接通信的传输模式(V2V,V2I,V2P)和基 于网络的远程

15、通信(V2N),V2X 的概念也随之扩展为对增强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的协同控制,使得车辆之间可以分享感知信息,从而最终 V2X 将发展为协作式自动驾驶 (CAD)。2、高精度地图: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对地图有不同的内容和精度要求,对高级别自动驾 驶 L4 和无人自动驾驶 L5,高精度地图是必备项。3、自动驾驶技术:包括 ADAS、高端传感器、新型汽车电子、车载操作系统等等。4、政策协同:智能网联汽车的跨行业、跨领域属性突出,涉及汽车、电子、信息通信、 交通等多个产业及多个主管部门,在政策、专项研究、法律法规、标准、试验测试等工作方面 均需要协同推进。C-V2X 产业化部署正处于快速导

16、入期:1、C-V2X 产业化部署处于导入期,我国正在积极开展车路协同测试示范我国 C-V2X 工作组给出了产业化路径及时间表:2019-2021 年为 C-V2X 产业化部署导入 期。在这一阶段,C-V2X 通信设备、安全保障、数据平台、测试认证方面可基本满足 C-V2X 产业化初期部署需求。同时,在国家和联网示范区、先导区及部分特定园区部署路侧设施,形 成示范应用,车企逐步在新车前装 C-V2X 设备,鼓励后装 C-V2X 设备,车、路部署相辅相 成,形成良性循环,C-V2X 生态环境逐步建立,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2022-2025 年为 C-V2X 产业化部署发展期,根据前期示范区、先导区建设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架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