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出大义写活大文体——谈小说、诗歌、戏剧在“微作文”题的应用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9421378 上传时间:2021-04-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言出大义写活大文体——谈小说、诗歌、戏剧在“微作文”题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微言出大义写活大文体——谈小说、诗歌、戏剧在“微作文”题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微言出大义写活大文体——谈小说、诗歌、戏剧在“微作文”题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微言出大义写活大文体——谈小说、诗歌、戏剧在“微作文”题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微言出大义写活大文体——谈小说、诗歌、戏剧在“微作文”题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言出大义写活大文体——谈小说、诗歌、戏剧在“微作文”题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言出大义写活大文体——谈小说、诗歌、戏剧在“微作文”题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言出大义,写活大文体谈小说、诗歌、戏剧在“微作文”题的应用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中学 陈志昌作为全世界公认的四大文体,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广泛存在于中学语文教材当中,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这四大文体都是教材里的主要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然而,略显遗憾的是,在最能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高考语文卷上,对四大文体的考查,除散文(学生作文中最常写的议论文和记叙文属散文这一块)外,其余三类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学生阅读层面的考察,而对学生写作方面的考查少之又少。作文,历来是高考题中分值最大的一块,也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实力的一块,虽然很多地方的高考作文题明确“文体不限”,但实际上大多数考生还是会选择写议论

2、文和记叙文。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三大类文体对于写一篇800字以上作文的考生来说有点冒险,很多考生不愿意在高考中冒这个险;二是这三大类文体缺乏一个操作性强的评分标准,评卷老师不好打分。“微作文”题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让小说、诗歌、戏剧这三大文体在写作上重新散发出活力。一、微小说考点分析: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微小说创作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式。尽管如此,让考生在短时间内原创一篇微小说未免有些难度,也不符合综合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微小说在“微作文”题中,以续写的方式来考查学生会比较合理些。题目:阅读下面这篇微小说开头和结尾,根据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

3、,把中间省略部分(横线处)补充完整,要求前后连贯,人称和叙事角度保持不变。字数在130-150字之间。街上,冷风萧瑟。一个中年母亲和一个小男孩搀扶着走着。那小男孩的眼睛自始至终瞪得大大的,看样子是个盲人。他们来到一天桥下时,母亲发现附近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蓬乱、带着墨镜的乞丐,乞丐的胸前挂着一个残疾人证件,看样子,他也是个盲人。出于同情心,母亲在乞丐身前的空碗上轻轻地放了几张面值10元钞票。忽然,一阵风吹过,一张钞票飘了起来,一直一动不动的乞丐猛地伸手向空中一抓,那张钞票被他死死地捏在手中。_。“我可怜他,因为我觉得他才是真正的盲。妈,我们还是快点赶路吧,我已经盲了一次,我不想像那乞丐那样彻

4、底盲下去。”小男孩说。二人沿着街道一直走,街道的拐弯处有一幢图书馆,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凹凸书。(当盲人遇上盲人)题解: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很显然,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故事情节的合理想象,这里面还涉及到连贯、叙事人称以及视角等多方面的考查。这篇微小说出现了三个人物:母亲、小男孩和乞丐,考生在续写的时候要避免出现多余的人物,还要注意保持原来的叙事人称(第三人称)和视角(万能视角)不变。问题段:看到这一幕,母亲惊呆了,一种被骗的感觉涌上心头,她生气地对那乞丐说:“你这个骗子,你快把钱还给我!”没想到小男孩却制止了母亲说:“妈,算了,就当是做好事吧,为这种人生气不值得。”母亲不解地问:“

5、为什么?”点评:这段文字前后连贯做得不错,叙事人称和视角也没变,但情节方面却不太合理,母亲因生气而索回善款不太符合她有爱心、同情心的形象特点,同时,文字也没有交代清楚小男孩这个盲人是如何得知这附近有一个假装盲人的骗子的。此外,该文字数也没达到要求。升格段:(参考最后一页)二、微诗歌考点分析:按年代划分,诗歌分为古典诗和现代诗两大类。古典诗歌(包括词),由于涉及到平仄、韵脚等问题,难度实在太大,不适合让学生进行原创或仿写。倒是现代诗尤其是现代短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它和传统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的仿写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题目:请根据下面给出的这首现代诗,另选一植物作为对象仿写一首现代诗,要求结构、句数

6、、修辞与例诗保持一致,字数、句式与例诗大致相同。竹有人说,你四季常青,生机盎然。而我却说,你这是对寒冬的不屑。你那一节一节的腰杆,看似脆弱,实则坚强,你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宁折不屈!题解:诗歌区别于其它三大类文体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抒情性,它是以抒情性作为主体的一种文体。抒情性既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也是它的生命所在。因此,考生在仿写诗歌的时候,就得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借这个对象(植物)抒发什么情感。很显然,例诗通过对竹树四季常青和竹竿子宁可折断也不弯曲这两个特征的描写,写出了竹树不畏严寒、宁折不屈的高尚情操,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是典型的托物言志咏物诗。问题段:昙花有人说,你喜欢干旱,害怕潮湿,而

7、我却说,你这是生命顽强的体现;你那短暂盛开的花期,看似可惜,实则珍贵,你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昙花一现。点评:这篇微诗歌,从仿写的角度看,已经能做到“形似”了,它保留了例诗的结构(全诗分两层,共九句,句式也基本保持了一致),还像例诗一样采用了第二人称进行抒情,修辞方面,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不过,这首诗在“神似”方面就做得不好了,也就是在“托物言志”的“志”这一方面做得不好。既然是对昙花的赞扬,就应该避免用贬义词,“昙花一现”显然是个贬义词,应该换一种说法。升格段:参考最后一页三、微戏剧考点分析:在四大文体中,戏剧应该是最冷门的,但却又是最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文体,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电视

8、、电影等影视节目,它们的剧本其实就是戏剧。戏剧涉及人物台词、舞台说明和戏剧冲突这三要素,在“微作文”题中,这三方面的要素都可以作为考点来考查学生对戏剧的掌握程度。题目:下面是一篇改编自柳永雨霖铃一词上阕部分内容的微戏剧,请根据上下文内容把省略部分内容(划线处)补充完整,要求想象合理,前后连贯并符合人物身份特征。雨霖铃第一幕 长亭送别秋日的傍晚,京都城外的长亭边,一场急雨刚刚停止,空气中多了几分凉意。知了在柳树上有气无力地叫着,声音显得那么的凄凉。歌女(端起酒杯):官人,喝了这杯酒吧,这次离京外出,你要多保重自己! 柳永(_): 唉我哪里还有心情喝酒啊?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歌女(泪眼汪汪):

9、官人要是不嫌弃,要不继续在蔽舍多逗留一段时间吧?柳永(依依不舍但又很无奈):_这时,船夫从不远处的河边向这边喊话了。船夫(大声):_柳永(拉着歌女的手,泪流满面):我歌女(泪如雨下):题解:这篇微戏剧所留的三处地方,第1句要求补充舞台说明,第2、3句要求补充人物台词,其中,第3句人物台词涉及戏剧冲突,学生如果对原词意思(“留恋处,兰舟催发”)不理解的话,是无法准备补充完整的。问题段:也端起酒杯我也很舍不得离开你啊,不过,大丈夫志在四方,我怎能长期留恋歌楼呢?你们俩就不要再卿卿我我了,再不走的话天就黑了!点评:第一句舞台说明,该生的答案明显是受了上一句舞台说明的影响而忽略后面柳永讲话的内容,不太

10、符合人物心情;第二句台词,该生可能是对柳永这次告别的原因(被皇帝下旨勒令离京)不太了解,“大丈夫志在四方”这个理由太过牵强,不能很好反映他不舍又无奈的心情;最后一句台词更是不符合船夫的身份。升格段:参考最后一页应该说,“微作文”的出现,大大丰富了高考的题型,拓宽了考查的范围,对于小说、诗歌、戏剧这些在中学教材中有着重要地位却又不好考查的内容更是如曙光初现,相信在不久后,随着“微作文”的普及,涉及小说、诗歌和戏剧的语言文字运用题会越来越多。注:本文发表于第1时间作文素材2015.02期上。参考答案一、看到这一幕,母亲先是惊呆了,继而摇了摇头,轻轻地叹了口气。小男孩听出了母亲语气的变化,问道:“妈,怎么了?”母亲一边走一边说:“我刚刚天桥附近被一个乞丐骗了,他带着墨镜假装盲人。”小男孩突然停下来说:“原来是他,我未盲之前就看出来了,不过,我以前还是经常会给他钱。”母亲不解地问:“为什么?”二、昙花有人说,你喝水极少,特耐干旱,而我却说,你这是生命顽强的体现;你那短暂盛开的花期,看似可惜,实则珍贵,你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美丽一次。三、端起酒杯又放下我也很舍不得离开你啊!无奈皇命难违,我也不得不另找出路了。官人,要出发了,要不然天就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