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郑一中02-03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9398535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新郑一中02-03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新郑一中02-03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新郑一中02-03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新郑一中02-03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新郑一中02-03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新郑一中02-03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新郑一中02-03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新郑一中02-03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5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S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脉脉(m) 孝悌(t) 参(cn)省(xng)乎己 B孱(chn)头 会稽(j) 没(m)死以闻 C论(ln)语 强(qing)谏 冠冕(min)堂皇 D翁媪(o) 饿莩(f) 锲(qi)而不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斑驳 揉以为轮 山谷振荡 B涣然 焕然一新 集思广益 C袅娜 没精打采 残羹冷灸 D怄气 妖童媛女 一如继往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

2、语,恰当的一组是 接到报警后,公安干警 迅速,只用了25分钟就抓住了罪犯。 要把那些 党纪国法,敢干顶风作案的领导干部,交司法部门处理,不能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制裁。 高校校办产业要发展,应解决以下问题:不断从社会上 营养,才能发展。 A反应 违犯 汲取 B. 反映 违反 汲取 C反映 违反 吸取 D反应 违反 吸取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一项是 A明哲保身、洁身自好还是要继续提倡的,如若律己尚且不能,那又如何律人呢? B. 冰心老人生前曾三令五申地强调中学生要学好语文。 C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D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堪

3、之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俩表演的小品,总是想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人们看得多了,不免产生煽情之嫌。 B与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C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基本特点。 D近几年来,由于这个村子的植树造林,基本上已根除了水土流失。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浓黑的夜幕逐渐淡薄起来了,天边透出了一道白光, , , , 自由地飞到海的那边去了。 这白光慢慢扩大起来 那白光慢慢扩大起来 眼前展开了漫无边际的海水 漫无边际的海水在眼前展开 无声地掠过绿沉沉

4、的波纹的海鸥展开雪白的翅膀 海鸥展开雪白的翅膀,无声地掠过绿沉沉的波纹 A B. C. D 二、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完成7-10题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子编缀,故曰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

5、是编联简策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策的组绳子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组绳子称作“纬绳”、“韦编”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子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绳,有时写作编。荀勖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冢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董冢所出考工秘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仅见用麻绳。”毫无疑义,所谓“青丝编”“素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

6、绳子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7作者认为辞海对“韦编三绝”的“韦”宇解释有误,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A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细绳子称作“纬绳”、“韦编”是理所当然的。 B孔子读易竟然多次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 C. 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 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 D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纬编即是编联简策的纬绳。 8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是错误的。 B. 只有“韦编三绝”的“韦”是皮做的绳子,其余编联简册的“韦”都是”素丝编”和“青丝

7、编”。 C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历史上未见到任何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 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是错误的。 D“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只见于史书的记载,而尚未见过用皮绳编联简册的实物。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韦”不作“熟牛皮”讲的一个原因是,“韦”应是“经纬”的“纬”的假借字。 B作者除了援引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的论述,还考证了我国古代有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C我国已出土的古代的竹简都是用“素丝编”或“青丝编”编联的,而编联木简则用麻 的,像织布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绳子是纵向的,像织布的纬线,所 D. 简书的竹简是横排的,像织布的

8、经线,编联简册的绳子是纵向的,像织布的纬线,所以把它称作“纬绳”或“韦绳”。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把汉人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汉人”指的是汉族人,因为当时少数民族还没有使用简册。 B“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易指的是周易,春秋时期已传世。 C本文作者对“韦”字作出了新的解释但这并没有改变成语“韦编三绝”的含义。 D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人们借助汉字表意的特性,在文献考订中,常能有新的发现。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l-15题 吕端,字易道,幽州安次人。开宝中拜参知政事。时赵普在中书,尝曰:“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

9、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意以属端。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到,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一日,内出乎札,戒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奏闻。端益谦让不自当。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招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亨,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

10、曰:“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复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一杯羹: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置?”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以亲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大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至继迁之子竟纳款请伞,端之力也。 注:建明,即建白,陈述意见或有所倡议。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形于色 形,表现 B. 虑与寇准同列 同列,同在朝班,同事 C端益谦让不自当 当,承当 D参知政事 知,知道,了解 12下面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亦不形于言 B端为人糊

11、涂 C夫举大事不顾其亲 D端不必与知 13分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 端不必与知 保安军奏获其母 即用其策 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B两个“与”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C两个“与”字相同,两个“其”字不相同 D两个“与”字不相同,两个“其”字也不相同 1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表现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内容的是 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 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 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所建明 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 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来尝惧 A B. C D 1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2、 A吕端有宰相的气度,因而受到赵普的称赞,更得到太宗的赏识,但也有人认为吕端 办事糊涂,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太宗就想任命他为宰相。 B吕端很注意团结其他人士,他首选担任宰相,引起寇准不平,他反复考虑,便请寇准参与国家大事,同升政事堂,化解了这个误会。 C同僚们同在应对太宗时,常常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倡仪,但这些见解和倡议都较为一般,只有吕端见解高明,很少有人企及。 D吕端知道太宗要处死李继迁之母后,以项羽、刘邦的典故为便,说明杀死李母并不能缓和局势,他建议妥善安置李母,果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第卷 16把下列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2)河伯叹曰

1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 大方这家。”庄子秋水 17默写(3分) (1)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3)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18. 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然后回答问题。(7分)观祈雨李 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水龙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根据对“桑条无叶土生烟”一句诗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或短语。诗人紧紧抓住春早的特点:桑树无叶,故只有”条”;庄稼枯死,故只见“土”。再加上土地冒烟,更形象地写出了 的严重。 , 均受到了严重影响。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存在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答: 。 五、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922题枯枝与鲜花雷抒雁 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