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中考《中国近代史》练习题三(含答案)2

上传人:s** 文档编号:179352560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历史中考《中国近代史》练习题三(含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历史中考《中国近代史》练习题三(含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历史中考《中国近代史》练习题三(含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历史中考《中国近代史》练习题三(含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历史中考《中国近代史》练习题三(含答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历史中考《中国近代史》练习题三(含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历史中考《中国近代史》练习题三(含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历史中考中国近代史练习题三(含答案)一、选择题1割让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不平等条约是A瑗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勘分西北界约记 D伊犁条约2在新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它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的笔下,它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它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它”是( )A北伐战争 B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3下面这组图片反映出近代中国A社会习俗的新变化B休闲娱乐方式多样C社会生活的不平衡D多元发展的新特征4孙中山曾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组建中

2、国同盟会B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C创办黄埔军校D建立广州国民政府519世纪70年代,我国西北边疆形势严峻,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派兵侵占伊型。为了加强西北塞防,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同俄国签订缓珲条约B派太平军进行北伐C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D派左宗棠收复新疆6下列哪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A黄花岗起义B安庆起义C萍浏醴起义D广西起义7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

3、露的“大事”是指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二大8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9维新派人士在上海创办的影响力最大的报刊是( )A国闻报B时务报C直报D申报10近代时期,外国列强发动多次侵华战争。其中,大规模波及山东省境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20世纪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A黄花岗起义B中华

4、民国建立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2会议后,中央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随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被省略的会议指( )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C八七会议D中共七大132019年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00周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它标志着中国A近代史的开端B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C新文化动的兴起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4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洋务运动哪一方面的内容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C建立海军 D派遣留学生出国15“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

5、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D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16下表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表()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文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一年级1948324212二年级1948324212上表体现了当时中国()A民主政治的进程B新式教育的发展C民族工业的崛起D社会习俗的变化17如下图漫画中的英文字母为“China”。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A五口通商B租界设立C瓜分狂潮

6、D门户开放18“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这一表述出自于A资政新篇 B民报 C新青年 D天朝田亩制度19下图为中国近代某团体用于联络的“信物”拓片,使用该“信物”的团体是( )A太平军B义和团C北伐军D义勇军20被称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革命党人邹容代表作是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警世钟C革命军D猛回头二、填空题21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是指_;中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胜利之路开始于创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_。22_和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231920年夏,_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

7、共产党早期组织;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_召开。24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_。25背景: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_。三、识图题26观察下图,将代表下列地区的字母代码填入图中对应方框内。 A1951年5月和平解放的地区 B1949年9月和平解放的地区四、材料题27阅读下列材料: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材料一: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

8、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自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这次运动(革命)在思想领域对人们的影响是什么? (

9、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什么样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又有什么新发展?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28 材料一: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材料二: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

10、上道。”(1)材料一中洪秀全“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表达这种理论的纲领性文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洪仁轩写成了哪部著作?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洪秀全渴望建立的“天国”实现了吗?洪仁玕的思想“上道”了吗?为什么?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割香港岛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赔款2100万银元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东南沿海5处为通商口岸开放长江流域4个城市为商埠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双方协议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材料二:八国联军最初要求清政府定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十二名官员死罪,最后解决的办

11、法是赐令庄王自裁,端王充军新疆,毓贤即行正法。在各省,从判处死刑直到加以谴责的官员共有119名。剑桥中国晚清史(1)根据材料一,19世纪列强侵华有两大特点瓜分“势力范围”与资本输出(列强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材料一马关条约内容中哪两项规定体现了这两大特点?(2)根据材料一,从地理位置来看,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开放口岸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3)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参考答案1A2B3A4B5D6A7B8D9B10C11C12B13D14D15C16B17C18D19B20C21南昌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2新青年 北京大学 23陈独秀 瑞金 24半殖民地半封建 瓜

12、分中国狂潮 25高潮26上B下A。27(1)图一:洋务运动;图二:戊戌变法;图三:辛亥革命;图四:新文化运动。(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资产阶级(4)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新青年的发表。态度:我们应该持一分为二的态度理由:(1)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2)取其精华,弃其糟粕。(3)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4)要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国文化。28(1)天朝田亩制度。(2)资政新篇。(3)都没有;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29(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深入到内陆。(3)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意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