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二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79331345 上传时间:2021-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下二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七下二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七下二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七下二单元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下二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下二单元检测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七下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分) 1请找出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并在横线上加以改正。(4分) 绅士(shn) 打量(ling) 口头禅(chn) 鲜为人知(xin) 倜傥(zhu)风靡(m) 胆怯(q) 面面相觑(q)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用你最擅长的字体将其改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4分) 秕谷 宿孺 嫉妒 痛楚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理踩 抱歉 逞能 咀丧 著作等身 摄手摄脚 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短语,使之与原文相同。(4分) 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夹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 文档来自于

2、网络搜索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 的书塾。 特别是火箭队在前面几场比赛可以引以为豪的内线和篮板球,全部被小牛踩在了脚下,即将 困境的火箭人肯定在想念姚明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近日,有忠诚粉丝发贴苦口婆心地规劝影视一哥陈道明: 自己从不喝酒,凭什么吆喝卖酒忽悠消费者? A严肃 面对 既然 B严格 面临 虽然 C严厉 面临 既然 D严谨 濒临 如果 5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分) 某中学的食堂里,有些学生就餐后常常会把

3、公用餐具也顺手带走了。食堂工作人员虽加以管理也无济于事。现请你替食堂管理者拟一份告示,劝告那些带走餐具的同学停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要求:语言简明,略带点幽默。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阅读与理解(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题。(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4、A问其故(原因)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到,离开) C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D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儿以日初远 (以为,认为) B及其日中如探汤(它,指太阳) C及日中则如盘盂(就)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因为) 翻译下列句子。(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译: 孰为汝多知乎? 译: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题。(1分) 当他满了两周岁的时候,我们决定把他送托儿所了。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响,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当别的孩子们哭的时候,他才想起来哭。哭声嘹亮,并无伤感,似乎只为了参加一个仪式。每天早上,送他去托儿所都很容易,不像我

5、们姐妹几个小时候那样,哭死哭活不肯去。问他喜欢托儿所吗?他说:“不喜欢。”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据老师说,他吃饭很好,睡觉很好,唱歌游戏都很好,只不过还有点陌生。然而,他迅速地熟悉起来,开始交朋友,打架,聚众闹事。每日里去接他,都要受到老师几句抱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他四岁的那年,他的老保姆病了,回乡了,他终于要去安徽了。他是极不愿意去的。他的父母对于他,更像是老师,严格有余,亲切不足。并且,亦喜亦怒,全听凭他们的情绪。走的前一天,他对外婆说:“外婆,你不要我了,把我扔出去了。”外婆几乎要动摇起来,想把他留下。上海去合肥,只有一班火车,人很

6、多。车门被行李和人堵满了,大人们好不容易挤上了车,留下他在月台上。他真诚地着急起来:“我怎么办呢?”我安慰他:“上不去,就不去了。”他仍然是着急,他认为自己是非走不可的了。车快开了,姐姐说:“让他从窗口爬进来吧!”我把他抱了起来,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台。窗口边的旅客都看着他,然后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抱他。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跳进了车厢,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简述短文中写的两件事,并说说这两件事表现了小男孩怎样的性格。(4分) 1作者写“我”和别的孩子的哭有什么不同?写“我们姐妹几个”上托儿所时哭的情形有什么作用?(分) 1男孩为什

7、么极不愿意回安徽?在挤不上车时,他却“很真诚地着急起来”,最后是“勇敢地”从窗口爬上了车,这样写与他的“不愿意”矛盾吗?为什么?(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题。(分) 小名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

8、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朋友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致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刷地红到了

9、耳根。 晚上,临睡觉前,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几分不耐烦了。妈妈的脸上呈现了一种复杂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的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拗口。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个城市读书。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齐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伤感。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

10、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正确含义。(分) 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 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的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 1为什么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再听到家人喊自己的小名,会有一种不舒服甚至不被尊重的感觉?(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我”两次抗议妈妈喊小名时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分) 1分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说说分别体现了妈

11、妈怎样的心理。(4分) 第句: 第句: 1为什么妈妈在送“我”的时候又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分) 1文章结尾处“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一句中,“撞”字揭示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3分) 三、表达与交流(0分) 1童年生活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常常把我们带入美好的回忆中。请你以“那一年,我 岁”为题,记述自己的童年故事,要求:写人叙事条理清楚,要有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左右。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参考答案】 1量liang 鲜xin 倜t 怯qi觑2儒 睬 沮 蹑3碧绿的菜畦 在树叶里长吟 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低唱4C5为您提供美

12、味,这一点我们非常自信;但真的好吃到连餐具都要带回家回味的程度吗?不至于吧!BD孔子到东方游历,路上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论。谁说您智慧多呢?很快适应托儿所,离开熟悉的环境到安徽。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1别的孩子因怕而哭,充满伤感,“我”似乎是只为参加一个仪式而哭,没有伤感。与他不喜欢托儿所,却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构成对比。1男孩不愿意回安徽是因为父母严格有余,亲切不足,不如在上海的外婆身边自在。不矛盾。因为在这男孩身上有着成熟男人的男子汉品质,虽不愿意回去,但他看到是非回不可的了,也就坦然地接爱了,而且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1正式的,像样儿的 别扭1“我”认为小名是自己小时候的称呼,现在年龄大了,不应再被称呼小名了,因此会有不舒服甚至不被尊重的感觉。1第一次“我”语气很郑重,妈妈的表情是惊愕;第二次“我”的语气不耐烦,妈妈的表情复杂。1第句,为儿子不理解自己,反而有厌烦情绪而痛心。第句,为儿子着想,为了能让儿子在离家之前有个好心情,极力忍住习惯称呼。1因为在妈妈眼中,儿女无论长到多大,总是让她放心不下的孩子,而小名则是她最自然最钟爱的称呼,所以在送别时,妈妈仍然是情不自禁地喊出小名。1“撞”字揭示了“我”猛然间的懊悔和感动。1略。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