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9331233 上传时间:2021-04-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计划(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计划安排及要点提示教学计划安排(59学时)阅读教学:38学时,6个单元,18篇课堂讲读课文,6篇课堂自渎课文。写作教学:15学时,3篇大作文,4篇小作文。依据教材安排,大作文3篇为:记叙文1篇,议论文2篇(立论和驳论),请柬、发言提纲和广播稿3篇,其他1篇。口语交际教学:6学时。单元教学要求及要点提示第一单元 人与自然(8学时)单元教学要求1、阅读教学要求(4学时):阅读方法训练引申与联想。要求训练学生在阅读时反复研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内容和主旨,对文中的意义进行发掘和创造,展开引申与联想,从而获得自己的感悟。2、写作教学要求(3学时):记叙文写作人物、事件、景物。

2、结合写作案例,从人物、事件、景物三方面把握记叙文的写作要求和方法。参照例文,指导学生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的个性:典型事件中表现人物个性;人物语言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要有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写出事件的波澜:巧设悬念;抑扬兴波;突然转折。写出景物的特征:白描勾勒,工笔描摹;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善用修辞。3、口语交际(1学时):体态语。了解体态语包含的范围(面部表情语言、手势语言、身姿语言),掌握使用体态语需遵循的几点要求。结合具体情景,配合有声语言,指导学生体态语的运用。使用体态语需遵循的要求:言行同步,服从内容需要。一举一动,切合场合对象。大方得体,讲究风度文

3、雅。特别注重使用“微笑语”。课文教学要点提示:一、壶口瀑布(2学时)1、解题:壶口瀑布(壶口瀑布相关视频:http:/ (以下内容教师可以有选择的进行介绍)(1、酷爱读书:2、独立谋生:3、崇尚自然:经由一位朋支的介绍,结识了华伦夫人。他原以为华伦夫人是个老态龙钟的丑老婆子,不料她却是一位满脸和气、风韵十足的年轻女子。这使他大感惊讶和激动,正是这位夫人影响了他日后的生活。卢梭听从华伦夫天的劝告,开始他的远途旅行。这也正适合他那早已形成的漫游癖好,他觉得这样的年纪就有机会爬山越岭,登临阿尔卑斯山的高峰,真是件美事。一路上,卢梭心情十分愉快,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次旅程虽短,但卢梭喜爱自然风光,沿途

4、的美景尽收眼底,他将感情寄托于大自然,虽然身处漂泊之中,却没有精神空虚之感。凡是映入卢梭眼帘的东西,都令他内心感到一种醉人的享受。大自然的奇伟、多彩和实际的美,深深地影响了卢梭的人生观。以后他又经历了多次旅行,不论是旅途中的美景,还是乡村的田园生活,仍使他陶醉着迷。他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他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种书籍,他的教师是自然”。4、隐居著述:1756年,44岁的卢梭接受朋友的馈赠一座环境优美的乡村小房子,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卢梭隐居6年之中,写了许多著名的著作,有政治学名著民约论,这是世界政治学史上著名的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观点,对后来的法国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教育学论著爱弥儿

5、,简述了他那独特而自由的教育思想,这是一部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虽然卢梭在世时,曾因此书而遭受攻击,但其独到的教育思想,不但对后来的教育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其民主自由的思想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动力。5、横遭迫害:按照法国当时的习俗,一本书出版之前必须经过某些知名人士的传阅。爱弥儿经过外界传阅后,顿时成为大家争论的中心。令人奇怪的是,卢梭这本天真无邪、充满灵感和独具创见的教育学著作,反而被外界视为异端邪说,还被法国法庭列为禁书。一天晚上,卢梭正在床上阅读圣经。有人送信来,说法院明天就要派人逮捕他,最高法院判决将爱弥儿焚毁,并立即发出逮捕令,要将卢梭打入监牢。不得已卢梭只好告别朋友,离开法国去了

6、瑞士。不久这个国家也命令他在一天之内离开瑞士领土,尔后卢梭又搬到普鲁土国管辖的地区。与此同时,欧洲读者不断来信,女士、年轻人和年轻的哲学家纷纷来函,请求卢梭给予指导,这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鼓舞。以后,卢梭又应英国哲学家休谟的邀请,去了英国,终因与休谟之间的分歧愈来愈大而离开英国。他不得已改名回到法国,重新过隐居的生活。流亡生涯、不安宁的岁月并未影响到卢梭的著述。他先后著有忏悔录、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山中书信、公民的情感等著作。)4、反复诵读:品味作者轻盈而真挚的语言,感受作者陶醉自然的心境,享受自然的快乐。5、文章主要写作特色:语言优美,联想丰富、形散神聚6、阅读指导建议:先整体感知,初步

7、感受作者内心独白式的语言,再配乐朗读,体会作者向往自然、陶醉自然、崇尚自然的内心世界,品味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作者产生的联想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由、简单、朴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7、拓展思考: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面前,你会产生哪些想象和联想呢? 8、应用训练(1)结合近期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思考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竞争与压力时,要如何面对?如何调整自己?(2)18世纪的卢梭“崇尚自然”,请结合生活写出21世纪的我们是如何“崇尚自然”的。三、藏羚羊跪拜(1学时)1、把握课文主题:“藏羚羊跪拜”呈现了最圣洁的母爱,并因此反衬出人类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冷酷无情地屠杀生命的罪恶。从而教育孩子关爱生命,懂

8、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2、藏羚羊的资料介绍藏羚羊主要分布在我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是我国一级保护濒危动物,主要生活在高原荒漠一带,如藏北的羌塘,青海的可可西里,以及新疆的阿尔金山一带令人类望而生畏的无人区。它们形体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善于奔跑,被人们誉为“高原精灵”。由于人类的非法捕杀,藏羚羊的数量越来越少。3、课文分析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你为什么这样认为?A、由藏羚羊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感受母爱。分析(1)找出描写藏羚羊的哀求时的动作、神态加以分析藏羚羊的期盼、悲痛、害怕、无助、恐惧讨论交流:这是母羚羊的最后哀求,可惜它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只藏羚羊,你在这最后的时刻,会对老猎人说什么呢?B、由老猎人的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感悟人性美。分析(1)老猎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找出文中描写老猎人的句子品析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对表现心理的作用。老猎人的举动:瞅见藏羚 举枪瞄准 扣下扳机 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葬羊埋抢老猎人的心理:兴奋不已 心头一软 忐忑不安 吃惊、明白 追悔莫及 深深忏悔老猎人的形象:经验丰富、枪法精准;性格豁达,崇尚自由; 有爱心的。分析(2)如何理解“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这句话。分析(3)思考“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这句话的含义。(谈谈对母爱的理解)思考:本文哪部分最让你感动?为什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