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9294707 上传时间:2021-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州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泸州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泸州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泸州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泸州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泸州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泸州市二00六年初中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课改县区)语 文 试 卷(A卷)(考试时间:只完成A卷120分钟,完成A、B卷150分钟)说明:1. 本次考试试卷分为A、B卷,只参加毕业考试的考生只需完成A卷,要参加升学考试的考生必须加试B卷。2. A卷满分为100分,B卷满分为50分,A、B卷满分为150分。3. A卷1 2 页,B卷 3 页,A、B卷共 页。 第I卷(选择题 共16分)注意事项:1. 第I卷共2 页,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2、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伶仃(nn) 酝酿(ning) B. 哽咽(y) 镂空(lu)C. 不逊(xn) 拮据(j) D. 嗔怒(zhn) 阔绰(zhu)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索然无味 销声匿迹 呼朋引伴 B. 无记于事 相提并论 惟妙惟肖C鹤立鸡群 不可名状 自知之明 D. 奄奄一息 山崩地裂 鸡犬不宁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随着泸州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怎样保住泸州“国家卫生城市”这块牌子,成为泸州人关注的热点话题。B. 老奶奶给我送生活费来,看

3、着她蹒跚远去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涌了出来。C. 崔永元带领的“重走长征路”的队伍经过泸州,前来观望的人络绎不绝。D. 在2006年“泸州市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上,李平把父亲这支歌唱得栩栩如生。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只有充分地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B. 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证所有的人和别人的安全,做一个人人都尊敬的好公民。C. 今天来我班听课的那位老师,大概有60岁左右,令我们很感动。D.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我懂得了要想将来有所作为,现在就要刻苦学习。 5.“国窖源长唐宋元明曾耀眼”是泸州市“中国第一窖”一幅对联的上联,下列与之对应最恰当的

4、一项是:A. 飘香老窖中国北京美名传B. 龙泉香远亚非欧美尽倾心C. 泸州喜迎东南西北八方客 D.一五七三横贯南北享全球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纸船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C. 晋朝作家淘渊明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在初中学过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远园田居(其三)等都是他的作品。D. 余光中是当代台湾著名诗人,他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抒发了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7.下列各句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崖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曹操观

5、沧海)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淘渊明饮酒其五)D. 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8.下列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温习教材更新知识,就能当老师了。B. 温习原来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C. 巩固旧知识,才能发现新问题,进而才可以做老师。D. 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泸州市二00六年初中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课改县区)语 文 试 卷(A卷) 第II卷(阅读、作文题 共84分)注意事项:1.第II卷共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阅读(24分)(一

6、)议论文阅读(10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3题。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

7、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出现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

8、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

9、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

10、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9、本文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简要概括每个层次阐述的主要问题。(3分)第一层(自然段) 第二层(-自然段) 第三层(-自然段) 10、在作者看来,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包括哪三点?(3分) 答: 。 。 。 11、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2分) A.在作文课上,同学们就同一个话题,写出了很多篇各具特色的文章;阅读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就同一首诗歌从不同角度进行鉴赏,都获得了美的享受。B.为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甲同学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两角夹一边相等,乙同学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两

11、边夹一角相等,丙同学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三边相等,都完成了证明。 C.历史考试时,某同学将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答成了“九一八”事变,老师判错。同学不服气,说:我认为我这样理解也不错,不是说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吗 。D.我国乒坛名将邓亚萍,在身高方面不具备从事乒乓竞技的优势 ,但她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并持之以恒地刻苦训练,最终成为世界乒坛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12、如果将本文第自然段两个问句换成陈述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2分) 答: (二)说明文阅读(10分) 阅读下列课外文段,按要求答题。水之毒:不洁用水导致健康危害不洁用水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渐进性,各种有毒物质存在体内缓慢积

12、累到产生危害,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不易察觉,更具隐蔽性。二是不易分解,不断积累。有机毒物及所有重金属一般无法被分解和代谢,一旦进入人体内只会长期滞留,不断积累。据此,营养学家告诫说:饮水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今天的饮水习惯、饮水质量将决定他们在10年后的健康状况。 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不少地方的饮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都表现在感观和细菌学指标方面,现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由于水质恶化,直接饮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得到保障。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

13、物质含量超标,易导致疾病流行,有的地方还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如安徽省奎濉河上游水污染严重,造成河道两岸25万人饮水困难;坐落于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颖河畔的一些村庄,由于长期饮用被污染了的水,癌症死亡率明显偏高。近年来,血吸虫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这与饮用水水源有关。目前,血吸虫病尚未得到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7省的110个县(市、区),生活在病区的人口约6000万。重病区主要是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沿长江的江(湖、洲)滩地区,以及四川、云南的部分山区。血吸虫病区约有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急需新建或改造饮水工程的人口有220多万人。据统计,至2003年底,我国有血吸虫病病人为843万,但有专家估计,实际发病人数可能达100万以上。水型地方病主要是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问题突出。据调查,目前全国农村有6300多万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因饮用高氟水而引起的这些病症一般使用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往往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