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区域)水利管理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9294700 上传时间:2021-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域(区域)水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流域(区域)水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流域(区域)水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流域(区域)水利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流域(区域)水利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域(区域)水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域(区域)水利管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流域(区域)水利管理第一节 概 况 一、水利管理体系和管理体制 我市自92年升格以来,进一步理顺了水利管理体系,按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水利工程进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已基本形成市、县、镇、村四级管理体系,市辖十个直属单位,管理的水利工程包括堤防、水库水电站、分洪桥闸、引水工程等;二县二区分别设立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辖区域范围内的大中型水利工程;镇管工程为小(一)型及重点小(二)型工程;村管工程为小(二)型及以下的水利工程。分级管理网络图如下:我市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按职能可分为江(海)堤管理、水库水电管理、引水工程管理、机电排灌工程管理等机构,其中事业性质单位125个,企业性质单位4个,现有工程

2、管理职工情况如表6-1-1。 二、灌溉管理 全市的灌溉管理以引水工程和蓄水工程为主,主要有北关引韩、安揭引韩、东凤引韩三大引水灌溉工程及岗山水库、汤溪水库、高堂水闸等,这些工程是韩西平原和饶平县的农业灌溉的命脉。灌溉工程管理单位按规定配备管理人员,负责灌区的用水、灌溉渠系的运行和渠道的维护。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基本从灌溉受益户缴交的水费中解决。 在灌溉管理中,目前大部分灌区仍处于串灌、漫灌等粗放的管理形式,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仍未全面推广,因此灌溉的实际用水量与灌溉定额、或先进农业灌溉技术仍有差距。也由于社会的发展,部分灌溉用地或被占用搞建设,或因作物结构的改变改种其他作物,使灌区的水田面积与原设

3、计的灌溉面积存在差距。三、防洪(潮)治涝管理 目前,洪(潮)涝灾仍是我市心腹之患,因此,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明确职责,强化管理,是我市搞好防汛抗洪和除涝工作的重要措施。(一)成立“三防”指挥机构,防汛抗洪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为领导、组织我市的防汛抗洪工作,潮州市及各县、区都成立由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当地驻军、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等组成的“三防”指挥部,在上级“三防”指挥部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根据防御洪水方案,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洪工作。为执行“三防”指挥部的决策,我市各大中型水利工程和骨干小型工程也相应成立“三防”指挥领导小组。各级“三防”指挥部由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任总指挥,实行行

4、政首长负责制,以便加强对防汛抗洪工作的组织调度和领导,统筹协调各方面关系,使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负责,从而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二)制定并落实防御洪水方案,从对工程采取的安全措施、人员疏散、抢险队伍组织、抢险物资储备、后勤组织等方面考虑防汛抗洪预案,特别是对防御超标准特大洪水的方案,进行落实,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工程的安全。(三)认真检查、维护、处理工程隐患,通讯、交通设施,落实抢险队伍的培训,按规定备足备齐各种防汛砂石料和抢险器材,保证工程防汛安全和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四)以“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建立防汛抢险责任制等制度,对制订的各项制度实行正常检查和重点检查相

5、结合,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我市各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按“三防”的要求和各水库的情况都制订了经批准的水库防限水位和堤围的警戒水位及危险水位,作为“三防”指挥部汛期安全调度的依据。当水库、堤围达到防限水位或警戒水位时,组织抢险巡逻队伍对工程加强巡逻检查,并做好一切抢险准备;当达到危险水位时,河道封航,全体防汛人员按分工规定就位,一旦出现险情,全力抢险。四、综合经营 水利单位在确保工程安全和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水土、设备和技术力量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副、渔以及小水电,实行“以水养水”和“以电养水”,增加工程管理单位的经济收入,以弥补各种经费的不足,提高职工的生活素质,稳定职工队伍

6、和改善工作环境等。五、水费计收 我市灌溉供水工程的水费计收执行1993年省府、市府颁布广东省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及潮州市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实施细则,明确水利工程实行有偿供水,工业、农业和其他用水户,应按规定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交付水费。目前水费的计收以亩为单位按受益面积进行计收,标准较低,且难以足额收取,水管单位管理工作难以维持良性循环。六、小水电管理 通过国家、集体及股份制投资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利用资金,发展小水电,在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时,注重对现有电站进行技改挖潜,提高电站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市小水电事业发展迅速,繁荣了地方经济,并逐步实现了“以电养水”目的。七、环境整治

7、 近年来,我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加深对水利工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克服重建轻管的片面倾向,将水利管理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上,在加强水库的调度、工程枢纽的管理、工程的安全鉴定、灌区的用水计划和落实渠系的管理措施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进展,并逐步向水利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迈进,与此同时,加大了对工程管理单位环境整治的力度,通过对工程环境和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整治,工程管理单位的面貌焕然一新,大大改善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使其达到美化、绿化、净化的要求,树立了水利新形象。根据省厅“一库制”的要求,对水库进行全面的综合整治和建设。使水库(水利工程)成为安全之库、水环境优美之库、综合开发利用之库、科学管

8、理之库、效益一流之库、两个文明之库、职工福利之库。全市按照实际,对“一库制”进行试点,并在面上推广,全面开展。我市的凤溪水库、汤溪水库、岗山水库等,在环境整治上已取得显著成效,并以此促进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全面开展。八、工程观测和水文观测 近年来我市对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各项水文、工程监测措施进行了调整、完善,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观测数据的整编。小型水库也结合水库安全达标的要求,配套完善各项监测设施,为工程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我市的水文观测除在各大中型水库外,还在韩江和黄冈河分别设置潮安水文站和汤溪水文站,并在两河流各控制断面共设置水位站11个,为我市工程设计和水资源规划

9、提供较完善的基础资料。 第二节 措 施 一、提高对水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水利管理是为充分发挥流域(区域)内水利工程的防洪(潮)、除涝、供水、灌溉、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效益而进行的系统的宏观调控和协调,特别是在防洪调度、兴利调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系统调控和协调,必须是在管好各水利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水利管理和工程管理,水利管理和工程效益的关系,以确保工程安全和效益发挥。二、加强水利行业建设管理(一)做好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工作,加快除险加固、安全达标步伐。 必须坚持认真的态度,注重历史资料、观测资料的收集,通过水文、建筑物结构、强度的复核计算,力求正确、科学地给工程作出鉴定报告,以利对

10、症下药,为水利工程安全达标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解决好经费、技术力量问题,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对水利工程,特别是水库的隐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除险加固,提高防洪标准和抗灾能力。(二)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目标管理考评 在加强工程管理的基础上,在本市范围内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含堤围、水库、水闸等)推行水利工程管理考评,以全面衡量和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要在工程建设、改善工程面貌,水行政执法,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土地确权划界,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加速水利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有明显提高,按部颁“水利工程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分别达到各量级标准。三、理顺职能,加强水

11、利管理(一)逐步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 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逐步实现从供水、用水、排水到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与配置、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全过程管理的水务管理体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建立中小河流水利管理机构 根据河流流域的防洪(潮)、除涝的“上蓄,中防,下排,外挡”的综合治理原则,必须以流域为主逐步建立统一水利管理机构,如黄冈河、西山溪、凤凰溪等的流域管理机构,以对河流实施宏观控制、统一规划,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加强观测和资料的整编,保证对河流的系统监测,调控和管理。(三)建立现代化水利系统管理手

12、段 现代水利是高科技的水利,应加大投入,应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建立三防信息系统、工程安全自动监测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水质自动测报系统等,通过这些措施的逐步配套完善,增强水利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能力。项目的投资,一部分地方自筹,一部分需上级支持补助。(四)加强素质培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加快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配置,重视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二是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办事、按章操作,保证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四、落实水利产业政策,保证水利管理费用的落实 流域(区域)的水利管理,重点在于保证防洪(潮)、除涝、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工程的安全和

13、发挥效益。但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不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费用不能落实,造成有些水利工程建管滞后的现象,因此必须认真落实产业政策规定的各项资金来源,加强各项收费制度的实施,特别是水费、水资源费、堤围防护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河道采砂管理费、占用农业灌溉水源和排灌工程设施补偿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与此同时,财政还应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灌区管理单位,由于水费标准低且收取困难,经费严重不足,已难以维持,影响了工程的安全效益和水利队伍的稳定,因此必须切实贯彻实施水利产业政策,将这些单位逐步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五、依法治水,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水利人员要认真学法、懂法,依法做到

14、敢抓善管,坚决查处违反水法规行为,该立案的要立案,该处罚的要处罚,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一是在水资源规划上做到除害与兴利、治理与开发、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使全市水利建设有明确的近、中、远期发展目标;二是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取水批准权,对取水户实行取水计量交费;三是保护水资源,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维护良好的水环境。 第三节 建 议 一、韩江流域管理问题 韩江流域跨省、市,涉及范围广,防洪任务重,近年来下游河床变化复杂,供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建议成立韩江流域管理机构,并由省统一协调管理,进行防洪调度、河道管理和水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流域的综合效益。二、跨市受益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和费用分摊问题 我市境内有几宗跨市受益的工程,如韩江南北堤、意东堤、澄饶联围海堤,这些工程,受益范围包括了潮州、汕头、揭阳三市,但工程在管理上一直由潮州单方负责,在投资和管理费用上,汕头、揭阳二市也没有分摊,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建议由省进行协调,按照有关水法规的规定,理顺管理体制和合理分摊费用,使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