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教材必修一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上传人:JY&****;ampPJ 文档编号:179281974 上传时间:2021-04-0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新教材必修一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生物新教材必修一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生物新教材必修一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生物新教材必修一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生物新教材必修一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新教材必修一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新教材必修一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走近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目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镜座,反光镜,压片夹,遮光器,载物台,通光孔,物镜,转换器,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一)显微镜的结构,8,11,10,9,将要观察的物像在低倍镜下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为止,视野太暗可先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和,二),三),四),五)、整理,取镜,安放,上装片,低倍镜观察,对光,高倍镜观察,升镜筒,降镜筒,补充: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片细胞临时装片过程,1.物镜和目镜的特征比较,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3.显微镜的装片移动方向,4.显微镜的放大倍

2、数,5.视野亮度的调节,6.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二)显微镜的使用的几大问题,1.物镜和目镜的特征比较,有,无,大,小,小,大,小而暗,大而亮,大而亮,小而暗,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亮度的变化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 高倍镜的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大,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

3、央,再换高倍镜观察,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2)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归纳总结: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镜头长度,工作距离,视野亮度,视野范围,细胞大小,细胞数目,低倍物镜,高倍物镜,短,长,亮,大,小,多,长,短,暗,小,大,少,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即显微镜成倒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倒)。若观察的实物为“b”,则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应为“_”,将物像旋转180与实物相同,q,显微镜下的影像:上下左右相反,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移动

4、装片时应按照同向原则,3.显微镜的装片移动方向,同向原则偏哪移哪:物像往哪里偏离,就将装片往哪移动,即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1)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两种情况,原来:目镜10、物镜10,现在:目镜10、物镜40,物镜换成40,扩大4倍,细胞单行排列,细胞均匀分布,除以扩大的倍数,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84=2,3242=2,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 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5.视野亮度的调节,移动装片,污点不动,说明_ 转换物镜,仍可看到

5、污点,说明_ 旋转目镜镜头,污点不随镜头转动而转动,说明_,污点不在装片上,污点不在物镜上,污点不在目镜上,1、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装片、物镜、目镜 2、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3、污点不随XX的移动而移动,说明污点不在XX上,6.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2、使用高倍镜观察的要点和步骤:只能用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使用的相关知识点 1、物镜和目镜的特征比较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倒立放大的虚像;旋转180与实物位置相同) 3、显微镜的装片移动方向(同向原则,即偏哪移哪)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

6、放大倍数(长度或宽度) 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目变化的关系: 细胞单行排列(除以扩大倍数) 细胞充满整个圆形视野(除以扩大倍数的平方) 5、视野亮度的调节 光线强时,使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 光线弱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6、污点位置的判断:(目镜;物镜;装片上) 规律:污点不随XX的移动而移动,说明污点不在XX上,总结提升,2、如图所示,、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为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下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组合是( ) A. B. C. D,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D

7、.长度或宽度,课堂目标检测,3、(多选)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就看不到了,则此异物不可能存在于(,A.目镜上B.物镜上 C.实验材料中D.反光镜上,4、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转动转换器 转动细准焦螺旋 转动粗准焦螺旋,A.B. C.D,5、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规律:研究细胞质环流方向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方向和实际环流方向一致,请观察下列图片,说出它们分别

8、是什么细胞?并找出它们相同的结构和最大的区别,相同结构: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图 1,图 2,最大区别:图 1 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图 2 植物细胞,细胞的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可分为: 真核细胞 细 胞 原核细胞,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1)拟核存在于原核细胞中,拟核没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2)拟核中的遗传物质不是以染色体形式存在的,而是直接以DNA分子形式存在,拟核与细胞核的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 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 的细胞核,有(支原体除外)

9、,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主要 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它细胞器,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无核仁、核膜、染色体,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主要成分:DNA和蛋白质,蓝细线支毛衣,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真菌,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都含有遗传物质DNA分子;细胞质中都含有核糖体,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5分钟内自主阅读课本第11页一二自然段,独立思考以下问题,1.引起水华现象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它以什么形式存在,2.引起水华现象的原因及危害是什么(课本中找),蓝细菌(常见

10、的蓝细菌:色球蓝细菌、念珠蓝细菌、颤蓝细菌、发菜等 。), 群体形式存在,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大量繁生,影响水质和水生物的生活,3.为什么蓝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蓝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但细胞质中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1)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围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拟核中的遗传物质不是以染色体形式存在的,而是直接以DNA分子形式存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蓝细菌(旧称蓝藻,2) 蓝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但细胞质中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4)常见的蓝细菌:色球蓝细菌、念珠蓝细菌、颤蓝细菌、发菜等,3) 自养生物

11、,异养生物,非细胞生物,细胞生物,病毒 : HIV 、 SARS病毒、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原核细胞,真核细胞,蓝细菌 细菌 放线菌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动物 植物 真菌:如食用真菌(蘑菇、木耳、银耳)、酵母菌、霉菌,生物,总结,1、下列四种生物中,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生物的是 ( ) A念珠蓝细菌 B颤蓝细菌 C色球蓝细菌 D衣藻 2、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痢疾杆菌和衣藻 B酵母菌和疟原虫 C链球菌和乳酸菌 D病毒和蓝细菌 3、下列生物中,没有染色体的是 ( ) A酵母菌、草履虫 B乳酸菌、蓝细菌 C水螅、团藻 D蚯蚓、蛔虫,课堂目标检测,4.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蓝细菌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它们都有染色体 C.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D.原核细胞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植物细胞壁的相似,5、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 A小麦和番茄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 C大豆和变形虫 D灵芝和豌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