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症的艾炙穴位与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925756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症的艾炙穴位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常见病症的艾炙穴位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常见病症的艾炙穴位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常见病症的艾炙穴位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常见病症的艾炙穴位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病症的艾炙穴位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症的艾炙穴位与方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病症的艾炙穴位与方法艾炙治疗方法 1 肠胃不太好,用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2 扁桃体炎用艾条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3 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 10 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 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了,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 2-3 次。 4 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还有丰隆处艾灸。 5 胆囊长了息肉: 可以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 6 艾灸可以治疗咽炎,方法是在大椎穴点刺放血后,拔罐,然后在艾灸。大椎和天突.(有 慢性咽炎的, 会导致晚上睡觉打呼。 用艾灸盒绑在大椎穴或颈夹脊穴, 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 7

2、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 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 8 糜烂性胃炎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 足三里和梁丘艾灸可以艾灸治疗. 9 高血压可以艾灸大椎和百会. 10 艾灸可以治疗便秘。灸神阙、关元、足三里. 11 早泄可以艾灸关元、中级、八髎穴。 12 霉菌性阴道炎艾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还有三阴交.如果有了很好的效果,就可以隔天 一次了. 13 宫颈糜烂艾灸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可以 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14 子宫肌瘤可以艾灸治疗, 是个需要长期

3、坚持治疗的疾病。 可以艾灸关元、 子宫、 归来、 八髎穴、三阴交. 15 肾虚应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 16 十二指肠溃疡,艾灸的话以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和胃俞、脾俞、肝俞这些辅助 穴位为主。 17 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 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 18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 19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和隐白. 20 宫颈炎可以用艾灸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毒饮“蒲公英 15g,金银花 10g,野菊花 10g,紫花地丁 10g,天奎子 10g” ,不久即可全愈。 21 肝郁的

4、厉害,口苦、还有焦虑症,先从百会、大椎和中脘足三里开始,逐步体会效果。 22 预防经常感冒,艾灸最有效果。可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即可,用温和灸的方式 或隔姜灸的方法。 23 提高免疫力的穴位是中脘、关元、足三里。 24 肝气不足,脾胃虚,肾阳虚。艾炙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125 过敏性鼻炎可以灸:迎香、印堂、肺俞、合谷、大椎1.关元穴 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 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 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 各种疝

5、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2.命门穴 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 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操作: 艾条灸:每穴 l 5 分钟,三日一次,十次一疗程。 艾灸罐灸:每穴 20 分钟,隔日一次,十次一疗程。 3.中脘穴 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 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4.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

6、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 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操作: 艾条灸:每穴 1 5 分钟,三日一次,十次一疗程。 艾灸罐灸:每穴 20 分钟,隔日一次,十次一疗程。 冬季的穴位养生、冬天艾灸养生法 冬季,指我国农历十、十一、十二月三个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等 6 个节气。冬季,天寒地冷,气候干燥,万物凋零,阴盛阳衰,人体易受寒冷气温的影 响,机体的生理功能会发生变化,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冬季养生越发显得尤为 重要。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

7、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 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因此,冬季养生要首重避寒,因为寒气2是诸多疾病的直接原因,寒性凝滞,则使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寒性收引,会令 筋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 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不是说春夏补养阳气,秋冬补养阴气,而是春夏人 们喜欢吃寒凉之物,阳气易受伤害,需特别注意保护好阳气,而秋冬季节,人们注意温养 阳气, 而喜食辛辣之品, 以及火锅等, 在南方吃这些东西正好可化解寒湿之气, 不会上火, 而在北方, 本来冬季干燥, 多食辛辣之品则会耗伤人体内的阴津, 很容易化燥伤阴, 因此, 北方冬季养生既要温阳还要注意不能化

8、燥而适当的滋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3 寸(四横指) ,为任脉穴位,小肠募穴, 是足三阴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古今均作为保健要穴,可培肾固本, 调气回阳。关元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 故灸此温热之气,能直达精宫以助元阳。元阳,为全身之真阳,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 力,是周身阳气之源,源足乃支流长也。 针灸大成曰: “督由会阴而行背,任由会阴而 行腹, 人身之有任督, 犹天地之犹子午也 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 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 一而二,二而一也。 ”任统于前,主一身之阴;督率于后,主一身之阳。任督相通,乃温 热之气循经温腹暖背,通达周身,循环不息。而艾条

9、又加杂药而成,其药多为温热芳香之 品,药有五味五气,内合五脏,气味择经而行,各归其所,其补阳之力更著。因此,灸关 元以回元阳,道家倡之意守丹田,亦即元气归根之意。艾灸此穴,可持点燃之艾条,距皮 肤两厘米处对准穴位,以可耐受为度,时间 10 分钟即可。 肾俞穴, 属足太阳膀胱经,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 1.5 寸,左右两指宽处。与命门穴相平, 为肾气所聚之处。是延缓衰老的要穴,按揉该穴可具益精补肾之效。 玉龙歌曰: “若知 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由于自我施灸不便,可采取按揉的方法,两手握拳,以食 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再逆时针方向压揉,时间五分 钟。按揉时意守

10、肾俞穴,如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可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脏的血液循 环,加速肾杂质的排泄,修复肾功能,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起到滋阴壮阳、补肾健腰 的作用。 艾灸治疗多种疾病 一、黄褐斑 (1) 从大椎穴开始, 最好先用一次性点刺针, 在大椎穴点刺 3-5 下, 然后放血 3-5 毫升后, 在此艾灸治疗 15-20 分钟,用单眼艾灸盒即可。还可以艾灸神门和涌泉穴,把睡眠调整好 了,你就会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关元穴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艾灸,时间在 30 分 钟左右。辅助穴位可以取肾俞、命门、也是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时间在 20-30 分 钟。艾灸取穴以中脘,神阙,天枢和足三里为主,这些穴

11、位多以调整消化和吸收为主。用3一个三眼艾灸盒和四眼艾灸盒即可涵盖这些穴位,可以艾灸 30 分钟。剩下就是在局部施 灸 10 分钟左右,我们也叫阿是穴施灸。 (2)转手关节和脚关节,每天转 300 下。能调动全身十二条经的原穴。原穴本来就是各 条经络相通的接口。这一转,堵塞不通的经络瞬间接通,有许多人表里经,子母经交接不 畅,如肝胆为表里,胆经是肝经排浊气的出口,若交接不畅,浊气就会堵在肝经里,肝必 会受到损害。肝经属木,心经属火,木为火之母,二者为母子关系。若两经交接受阻,必 然会形成木不生火的情况,也就是所谓心脏供血不足。 此法既能解除肝斑,自然黄褐斑,面色灰暗等诸多面子工程也可一同解决了,

12、看来还 是一粒美容神丹。前两天,已经有网友反馈此法对足寒症效果甚佳。我也推荐给了几个睡 眠不好的人,反映都说有效。 (3)取穴头面部按摩蘸少许按摩油或甘油等润滑剂在头面部百会、四神聪、太阳、睛明、 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承泣、迎香、颧穴位采用泻法进行按摩。以点、按、揉手法 为主。每次 30min,都做到面部泛红,使患者自觉面部微热感为止。 中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与肌体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肝郁气滞、肾精亏虚、脾虚湿阻导 致阴阳不调,气血失和,气滞血瘀,经脉不畅,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而致黄褐斑。而通过火 罐刺激背俞穴,起到振奋阳气1 ,排毒祛湿,温经通络,舒肝解郁,促进代谢的功效; 大椎穴为诸阳之

13、会,可以除阳经之热;肺主皮毛,肺俞穴可以治疗皮肤病变;膈俞为血之 会,拔罐刺激可以去除血之郁热,肝主疏泄,取肝俞穴来调整肝之疏泄失常,胃俞以泄阳 明经之热。天突、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可激发经气,疏通脏腑经络使各经脉气血运行 通畅,拔膻中穴、气海穴可补益心肺、养心安神、增强免疫力;中脘可调理脾胃,气海、 关元可补肾强身, 从而达到肾气平稳, 肝脾调和治本的目的。 黄褐斑好发于面颊及额头部, 均为阳明经之分野,故取头面部穴位按摩以泄阳明经之热,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具有活 血化瘀的功效。总之,取诸穴实施按摩、拔罐,能加强调节内分泌功能,提高正常人的红 细胞免疫功能,减少体内黑色素的分泌,逐步消退面

14、部黄褐斑,促进皮肤康复。 二、隐匿性肾炎 可以艾灸腰阳关、肾俞、太溪、复溜和涌泉穴。每天一次,温和灸,每次 30-50 分钟。 上述穴位可以补肾益气,利水消肿。 说明:复溜本身可以益肾固表,利湿消肿;涌泉穴能交济心肾,两穴配合,有很好的治疗 效果。 三、癌症 用艾灸可以扶正,增强免疫功能,取穴中脘、关元、膏肓、足三里。 中医管各种癌症叫癥瘕,癥瘕初是 “气” 产生的阶段,始是“形” 产生的阶段,素是 “质” 产生的阶段。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从无到有,经历了无邪、有邪气、形变、质变的过程。 症瘕描述的就是疾病从无形的邪气发展到了有形的积聚,并即将质变成癌岩的阶段。所以4根除症瘕,其实就是防患于未然

15、。 导致癥瘕的发生多是:情志郁结、饮食不节或外感六淫之邪等导致致病因素,以致机体阴 阳失调,脏腑功能障碍,经络阻塞,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痰凝邪毒等而发生此病。 临床表现:体内结块,固定不移,同游定处。病久面暗消瘦,纳减乏力、舌质淡紫、舌光 无苔,脉细数。 治疗:扶正补虚,祛瘀排毒。 取穴:神阙、关元、足三里。 方法: 用四眼盒艾灸在腹部的神阙和关元部位行大面积艾灸, 每次腹部穴位大约艾灸 20-30 分钟,足三里用单眼艾灸盒每穴艾灸 10 分钟。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这样艾灸 10 余次后,你的机体免疫力会有一个提高,相继会带动其他症状的消失。四、便秘 可以艾灸天枢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都是

16、胃经的穴位,对机体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如 泄泻时艾灸天枢会止泻;便秘时艾灸天枢又能通便。 五、虚证 用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治疗一段时间也会有疗效的。 六、鼻炎 迎香、印堂、太阳、和肺俞。根据自己不同的症状,在这几个穴位的基础上加减。艾灸取 穴:关元穴、 足三里 、 迎香、 印堂、太阳 、合谷 方法:点燃一根艾条,从迎香穴开始,沿鼻梁上行到印堂穴,在印堂穴多停留一会,在沿 眼眉到太阳穴,这样反复多次,直至灸到皮肤潮红,鼻子不是有很热的感觉,反而感觉有 些凉,我认为这就是灸透了。这样的效果此时最好,基本是一次搞定。如果一次不好,第 二天再来一次。 艾灸面部,最好就是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 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 感觉大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 是 30 分钟到 1 个小时。 肺俞穴艾灸可以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艾灸,时间大约在 15-3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