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1-7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925671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1-7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1-7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1-7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1-7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1-7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1-7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1-7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期末试题(第 1-7 章)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D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填报单位C总体单位 D报告单位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 )A经常性全面调查 B一次性全面调查C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4反映统计总体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2、5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须采用的变异指标是( )A标准差 B平均差C全距 D标准差系数6反映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指标是( )A环比发展速度 B环比增长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7将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反映的指标不同 B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 D采用的方法不同8在类型抽样中,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是( )A总方差 B极限误差C组内方差 D组间方差9假定样本容量是原来的 3倍,则随机重置抽样允许误差为原来的( )A 倍 B 倍31 31C 倍 D3 倍10下面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A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 0

3、.85B商品销售额和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O.67C单位产品成本和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90D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工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为 0.8811已知 x 与 y 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则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A =-5-6.5x B =5-6.5x yC =-5+6.5x D =25-6.5xy12.下列哪个是时点指标( )。A.企业利润总额 B.企业销售总收入C.企业新增职工总人数 D.企业库存总额13.合格率属于( )。A.比例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14.下列哪个变异指标与计量单位无关( )。A.全距 B.平均差C.标准差 D.

4、标准差系数15.加权算术平均数 fx中的 f 是( )A.变量值 B.权数C.同度量因素 D.标志总量1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方法是(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 D.加权算术平均法17.在下列指数公式中,属于派氏指数公式的是( )A. 01qpB. 01qpC. 10D. 0118.根据各年的季度资料计算的各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 100,二季度 120,三季度 130,四季度 50,则淡季是( )A.一季度 B.二季度C.三季度 D.四季度19.某地区 2007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 103.2,则货币购买力指数是( )A.3.1 B.3.2C.96 D.96.92

5、0.对一般商品而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C.不相关 D.完全相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面调查方法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A.普查 B.纯随机抽样调查C.整群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22.对不同水平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进行比较时,应采用的指标有( )A.全距 B.平均差C.平均差系数 D.标准差E.标准差系数23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 )A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产品合格

6、率C恩格尔系数 D老年人口系数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A Bna0 10nixC D1n 12nnE nx212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是()A. B. f=00)X( )X(C. 为最小 D. 为最小2E. f 为最小2)X(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26逐期增长量27重点调查28比例相对指标29.强度相对指标30.分层抽样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31组距数列众数的确定方法。32.简述整群抽样的特点。33.简述标准差的计算步骤。五、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34、

7、35 小题各 7 分,第 36、37 小题各 8 分,共 30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4.某地区 20012005 年各年的粮食产量资料如下: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粮食产量(万吨) 350 370 380 410 430试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并据以预测 2006 年的粮食产量。35某汽车市场 2006年和 2007年销售数据如下表:销售量(辆) 单价(万元)2006 2007 2006 2007高档车中档车低档车12014020013017028020151018148计算 2007年比 2006年的销售额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并从相对数

8、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市场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36为了调查某大学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从该校本科生中随机抽取 50名学生进行调查,得到结果如下表:上网时间(小时) 人数(人)1以下12233以上1022144合计 50根据表中资料对该校学生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间作出点估计,并在 95的概率保证度下(t=196)对该校学生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间作区间估计。37某企业 20022007 年销售额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销售额(万元) 100 102 107 110 112 115要求计算:(1)该企业销售额在 2007年的环比增长速度;(2)该企业销售额在 20022007 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用水平法计算);(3)该企业的销售额在 20022007 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注: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且百分数保留两位小数。六、论述题(本大题 10 分)38试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