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语文单元试卷合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925637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语文单元试卷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语文单元试卷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语文单元试卷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语文单元试卷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语文单元试卷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语文单元试卷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语文单元试卷合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单元 姓名: 班级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分)m m shng sh cu c xun z jn yncn hu xi zhi q f xn gu do j二、给下列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释义,将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2 分)1、鲜为人知:A、新鲜 B、鲜美 C、鲜明 D、少 ( )2、漫山遍野:A、水满外溢 B、到处都是 C、不受约束 D、广阔 ( )3、微不足道:A、细小轻微 B、计量单位 C、精深奥妙 D、衰落 ( )4、无所不晓:A、天亮时分 B、知道 C、使人知道 (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句中。 (8 分)张( )李( ) ( ) ( )吞枣 (

2、) ( )了了 寻( )问( ) 浅( ) ( )止 ( )光( )影 天道( ) ( ) ( )能( )巧1、小明在阅读三国演义时一目十行, 。结果,对书中的内容 ,在回答老师有关“三国”的问题时总是 。2、那天,我从杭州回来,父母便要问我那里的景色如何。我说:“由于时间紧迫,我对于西湖的印象只是 ,要我详细描述,有些困难。 ”3、在学习上,我们遇到问题时就要 ,即便遇到掌握的内容也不能 ,还应该勤加练习,这样就能 。有道是“ ” 。上天就是偏爱于勤奋的人。四、根据要求写句子。 (10 分)1、瓢泼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1 分)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 的风筝 地飞上了天空。 (1

3、分)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3、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 分)、 ( )困难很大, ( )我们有决心完成任务。、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 )物产丰富。、 ( )不付出辛勤的汗水, ( )不会有收获。、 ( )她喜欢阅读课外书, ( )知识面很广。4、先根据真知填上合适的内容,再在加粗的横线上仿写一句。 (6 分)真知不像 , ;真知不像 , 。它像美玉, ;它像 ,奔涌在地底;它还像 , 。只有用“ ”这部钻机,才能 五、排列句序,将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6 分)2( )相传,有一次,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的庙堂朝拜。( )随后,他吩咐学生拿水来注入欹(

4、q)器实验,果然和他说的一样。( )久而久之,欹(q)器逐渐被一些催人奋进、戒骄戒躁的话语所代替,而且也不只局限于放在座位的右上侧了。这就是座右铭的来由。( )庙堂里陈列了许多祭器,其中有一种祭器学生不认识,就问孔子,孔子说:“这是欹器,是用来盛酒的。当它空腹时,是倾斜的;当倒满酒时,它就会倒下,酒全部流出来。当年齐桓公把它放在座位右侧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 ”( )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叫做欹(q)器的祭器。这说法是怎样来的呢?( )后来,孔子也请人做了一个欹(q)器置于座位右侧,用来提醒自己要谦逊,不骄傲,不自满。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0 分)1、 苹果里的五角星讲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切

5、苹果方法是 ,这种方法给你的启示是 。 2、 最佳路径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 为迪斯尼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着重记叙了他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 , ”的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产生了 “ , ”的路径设计策略,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的过程。故事给人以启示: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 的人。3、 人类的“老师” 重点介绍了人类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 “老师”就是指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人类从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新式飞机;从 身上得到启示,改进了船体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从 身上得到启发,设计了许多“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模仿贝壳制造了 。此外,你还知

6、道人类根据 ,发明了 ;根据 ,发明 。4、小芳跟随爸爸去上海游玩,乘坐了一回磁悬浮列车。假如你是小芳,看到窗外一闪而过的景物,你会想到“ ”这个成语,还可以这样说“ ” ,以此来表现列车行驶速度之快。5、在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你最爱读的一篇是 。请写出你的理由: 。七、作文(25 分)题目: 的我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写出自己的特点。3、内容要真实,注意详略得当。不少于 450字。4、文章中不能出现“我”的真实姓名,如需写名,请统一用“小红”或“小明”代替。第三单元 姓名_成绩_ 3一、看拼音,写词语:(14 分)zh g ling gng jng j jin n

7、wi shn zhng mo l( ) ( ) ( ) ( ) ( ) ( )zi xing h sh zhng f f z wi fn hung rn d w( ) ( ) ( ) ( ) ( ) ( )二、在正确的音节下面划“” (3 分)呕吐(t t) 答应(yng yng) 塞(si si)外军尉(wi wi) 祁(q q)黄羊 解(xi ji)狐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再解释带点的字词。 (10 分)心满意( ) 日夜( )劳 无可( )何 恍然大( ) 三( ) 茅庐 ( )起伏 青翠( )滴 群雄( )争 秀丽( )人 才华横( )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4 分) 1、 仔细

8、详细 (1)请你把经过的情形说得( )些。 (2)他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 ) 。 2、 严格 严厉 (1)我们要( )遵守学校的一切制度。 (2)谁胆敢侵犯我国领土,必须受到( )的惩罚! 3、 发明 发现 (1)爱迪生经过反复实践,终于( )了电灯。 (2)考古工作者最近又( )了一座古墓。 4、 危险 危急 (1)他不怕( ) ,跳进急流中,抢救落水儿童。 (2)正在十分( )的关头,我们增援部队赶到了。五、按要求写句子(5 分)1、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 (改成比喻句) 2、难道我忍心让他一个人去吗?(改成陈述句) 3、冬天的阳光照在脸上很温暖。 (改成拟人句) 4、同学们激烈欢迎新老师。

9、 (改病句)5、公仪休( )清正廉洁, ( )聪明机智。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完。 (11 分)1、 三顾茅庐选自_ _写的_ _。课文写的是刘备三次到隆中拜访_ _。这个成语常用来指_ _。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位_ _。“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_ _啊!”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句中把“我”比作_ ;把“诸葛先生”比作_ ;把“我得到诸葛先生”比作 _。可见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友情。2、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_ _,_ _,你做事如此_,真是难得呀!”其中,横线上的句子用一个词语概括是 。可见祁黄羊是一个 的人。3、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出山,就做了三件大事:火烧新野、火烧樊城、火烧赤壁,4人们用 、 来赞颂诸葛亮;从火烧赤壁中的“草船借箭” 、 “借东风” 、 “三伏曹兵”等精彩故事中可以看出诸葛亮 、 。然而,自张飞、关羽、刘备、赵云相继死后,诸葛亮独自一人支撑蜀国,为实现刘备的遗愿,他 、 ,但势单力薄,最终 、 。 七、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