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精品课件)

上传人:廉江****3 文档编号:179203945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精品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规范项目部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三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3、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4、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

2、号);7、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号)。三、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四、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体系项目部设置应急反应的三级机构(见图1)。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指挥部和各专业组组成,下设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技术支持与风险评估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各专业组组长由公司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抽调本部门专业人员组成,各专业组负责处理职责范围内的应急事务.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指挥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环保部,启动本预案时,以指挥中心为基础,由指挥部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日常工作由

3、安全环保部兼管.公司应急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及联系电话见附表。项目部应急机构后勤保障组抢险救援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技术支持与风险评估组急组织机构(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 员:。1。1、指挥部职责()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2)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组织划定事故现场范围,实施必要的道路管制及其他强制性措施;(4)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汇报抢险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5)负责人员的疏散和工程抢险、抢修和物资供应的现场指挥;(6)负责组织各类救援专业队伍及时开展工作.2、总指挥职责()接到事故或险情报告,

4、立即赶赴现场,并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当地政府报告,按照上级指示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预案,统一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和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 ()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控制紧急情况;()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情况紧急或超出处置能力时,应及时向上级应急救援机构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求援;(6)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事故,参与事故调查与处理.应急总指挥的替代:为保证应急指挥的快速、高效,提高应急救援效能,应急总指挥出差期间由项目部安全总监行使指挥权.1。、副

5、总指挥职责()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工作;()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的对策和建议;(3)协调、组织应急所需的资源,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4)组织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组织对各厂队应急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14、抢险救援组1. 、人员构成组 长: 副组长: 成员:由技术部、工程管理部、厂队负责人及现场管理人员等组成,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援的具体工作。发生突发事件、事故时,必须联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14。2 、职责()组织实施抢险救援的应急方案,参与研究抢险救援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2)负责抢险救援的组织协调,医疗保障的支援

6、和联系;(3)协助现场指挥部组织遇险人员紧急疏散。1.、后勤保障组1。51、人员构成组 长: 副组长: 成员:由综合部、机电物资部、协作单位负责人及作业人员组成,负责提供后勤保障工作。2、职责(1)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后勤物资、设备的组织,对外消防、治安、交通运输等机构的联系;(2)按制订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做好维护、归档、保管工作;()监督、检查、落实应急反应物资及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 、技术支持与风险评估组6。1、 人员构成组 长: 副组长: 成员:由工程技术部、机电物资部、安全环保部、综合办人员组成。16。2、职责(1)组织对施工过程的重要危险源进

7、行科学的风险评估;(2)协助总指挥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3)对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给予技术指导;(4)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合理准确的依据;(5)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17、善后处理组1。71 、人员构成组 长: 副组长: 1。7.2 、职责:(1)组织好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工作;(2)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1。 、事故调查组1。8。1、人员构成组 长: 副组长:成员:由党、工、团负责人及安全环保部、综合办、工程技术部、机电物资部人员组成。1。82、 职责(1)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提出事故内部处理建议;()

8、提出并监督落实事故整改意见;()上报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报告。1、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指挥办公室。.1、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指挥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全环保部。9。、职责:()组织落实指挥部布置和各项任务;(2)处理项目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机构日常事务;(3)收集、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督促落实指挥系统决策的应急事项,建立和管理职业病危害事故档案;(4)配合有关事故调查组,参与事故的调查与处理。五、工作场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防护措施(一)机械尾气危害1、 机械尾气对人体的影响()机械尾气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激眼睛,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呼吸系统疾病.(2

9、)机械尾气中含量最高的一氧化碳、含量较小但毒性很大的氮氧化合物和20多种碳氢化合物,他们均可经呼吸道吸入,导致机体组织缺氧,从而引起头痛等症状,重者窒息死亡.(3)机械尾气中的多环芳烃、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呼气系统疾病、甚至肺癌。(4)机械尾气中的铅化合物,可导致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2、应急处理机械尾气中毒,立即将病人救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并要注意保暖、给氧;病人呼吸停止时,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疗机构救治。3、防护措施(1)加强气体检测。定期和实时监测作业场所机械尾气接触值,超标时进行治理。()加强通风.在施工区域相对密封,全面加强通风,提供

10、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3)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根据需要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高浓度环境中,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4)加强员工培训,掌握自救互救知识。(二)高温危害1、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乌、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坚持工作.()轻症中暑.具有前述症状,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经短时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工作.(3)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或混合型,表现为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作,或在工作中突然晕倒,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或发生热痉挛.2、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1)首先

11、是要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这时候人工呼吸是急救病人的最好措施,以免患者昏迷不醒.(2)然后是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这是急救措施之一。 (3)最后是补水和转送,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

12、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防护措施(1)在高温季节来临时,及时准备好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用品和物资.(2)加强工作现场高温检测。(3)加强职业危害学习.(4)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如错开高温时段施工作业等。(三)粉尘危害1、粉尘对人体的影响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皮炎、眼结膜损害等.2、

13、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并进行应急性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诊断。3、粉尘防护措施: (1)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普及防尘基本知识。(2)作业人员进行粉尘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帽,做好个人防护;粉尘作业时,由施工员、安全员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以及是否违章作业等。()加强作业环境粉尘检测,超标时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尘降尘措施,做好生产生活区的通风除尘工作(如安装通风机等);凿岩、打钻必须采取湿式作业,开挖爆破后及时进行洒水降尘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4)加强通风管理,每日进行风机巡查工作,确保供风充足。()对从事

14、粉尘作业的员工,必须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发现不宜从事粉尘工作的职工,要及时调离。对已确诊为尘肺病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安排治疗或疗养。(6)施工员负责编制粉尘作业安全技术方案,监督粉尘作业人员防护用品的发放与管理。(7)安全员参与编制粉尘作业安全技术方案,对粉尘作业进行监督检查。(8)施工员对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保存交底记录。(四)噪声危害1、噪声对人体的影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应急处理如发现听力异常,立即离开噪音场所;及时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应急性职业健康

15、体检和职业病诊断。3、噪声防护措施()控制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保证设备的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2)控制声音传播: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3)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4)对突发性噪声,提前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其他能够人为控制的突发性噪声应尽量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噪声危害降到最低限度。(5)设备在选型时选择低噪声的设备.(6)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8)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内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