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0期栏目三选文 投稿

上传人:10****ss 文档编号:179201697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10期栏目三选文 投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10期栏目三选文 投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10期栏目三选文 投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10期栏目三选文 投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10期栏目三选文 投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10期栏目三选文 投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10期栏目三选文 投稿(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宽处不骄,窄处不晦去成都,漫步宽窄巷,仿佛行走在时间的罅隙,时间的河流在这里分支,外面的世界匆忙、浮躁、凌乱;而宽窄巷里却是悠闲、自在、静好,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厚重木門,浓郁的川西风情四合院,像停泊在光阴之外的一叶扁舟。在老茶馆的廊檐下,喝一杯香气袅袅的清茶,将尘世的喧嚣和烦恼隔在帘幕之外。有道是“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这句话充满哲学思辨,有趣、有识、有理,意蕴深厚,值得玩味。宽与窄只是相对而言,有宽便有窄,宽窄文化中蕴藏着无尽的人生美学。从精神层面上来讲,宽与窄超越了字面传达出来的意思,心宽了,世界就大了;心窄了,世界就小了。宽窄在己心,宽窄一念间。朋友是做销售的,

2、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了好几年,眼瞅着人到中年,却一直升职无望,心中慽慽然。又挨了一段时间,看到别人升职,自己依然留守原地,终于忍无可忍,放弃。于是迟到、早退、消极怠工成了家常便饭,老板无奈,找到他,说:“本来很看好你,觉得你一直很努力,想等分公司成立时,让你去独当一面,可是你现在的表现,我也只能忍疼割爱。”他懊悔不已,心想,自己的心怎么就那么窄巴呢?那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以至于路越走越窄。如何看待宽窄,如何把持宽窄,别人帮不了你,风花雪月的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扭曲纠结的人生也是自己走出来的。曾国藩有人生三境之说:“少年不得顺境,中年不得闲境,晚年不得逆境。”年少未经事,路途走得太顺太宽,容

3、易轻狂犯错,迷失方向。人到中年是身体与精力的最好的阶段,如果太闲,容易丧失斗志。人到晚年经不起折腾,如果路途走得太曲折太窄巴,容易一蹶不振。世间万事万物,有宽有窄,有多有少,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舍有得,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行走到宽处时逍遥自在,任意东西,春风十里,这本不足为奇。最难得的是行到宽处时,不张扬,不跋扈,沉稳如常,才见火候和功力,才见修养与真知。人生最难得是行到窄处也能逍遥自在,跌倒了不在地上撒泼打滚,赖在地上不肯起来,不纠结,不抱怨,不生气,拿得起放得下,在磨难中砥砺前行,在逆境中洒脱如常,这才是高人。当然,更多的时候,不是表层上那般泾渭分明,却是宽不一定宽,窄也不一定窄,宽窄的

4、背后是玄妙的思想,是哲学的辩证。宽是一种豁达,窄是一种微妙,需要大的人生智慧去辨别和断识。人生在世,有宽便有窄,有波峰便有低谷,有顺境便有逆境。宽窄是人生常态,行到宽处要善待他人,行到窄处要善待自己。遇宽不骄傲,宽不一定都是好事,有道是“乐极生悲”;遇窄不气馁,窄不一定都是坏事,有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宽窄皆逍遥,在宽窄之间转换自如,才是智者。闲暇时光,去宽窄巷走一走,体会一下“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的玄妙与趣味,体会一下慢生活的优雅与从容,体会一下进退自如,得失由之,宽窄随行的人生境界。(选自做人与处世2020年06期)【思考】巷内巷外,各有洞天。置身巷外,投身滚滚红尘,匆忙,劳碌,

5、名利,这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处在巷外最繁华的地方,也要保持内心的恬静和平淡,不因得意而忘形;置身巷内,抛却了尘世的喧嚣和烦恼,却也易使自己跌入人生的低谷。人生需要大智慧,得意时要看得起别人,失意时要看得起自己。【运用】智慧人生 道德修养 乐与悲 舍与得 得与失朴素无敌韩青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发现:田里的庄稼在春夏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蓬蓬勃勃,旺盛得很,可是,到了秋天,它们都变得很简单,那些枝枝叶叶,都渐渐地落尽了。而就在那份简单朴素之中,蕴藏着最有价值的果实。可是,世人对朴素有着一些误解。比如,有的人,说话朴实,不喜欢用华丽的辞藻,可是,别人就会说:他真不会说话,没有一句好听的,

6、都是土得掉渣的大实话。原本简单的话,为什么要说得那么复杂?原本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做得那么复杂?也许,在世人看来,没有一定的复杂,就显不出自己的水平和能耐。这样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在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中,那两个骗子,很会说话,可是,他们所说的,都是脱离事实的,都是假话,却骗得皇帝团团转,而最后,一个小孩用一句简单的话戳穿了这个骗局:皇帝没有穿衣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复杂往往都是用来隐藏目的或阴谋的。所以,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小孩,需要这样的真诚,需要这样的简单。很多美好,就是这样的简单、朴素。正如列瓦特所说:“真理往往非常朴素,以至人们不相信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朴素,往往就意味着真实、正确。

7、是的,它们就是这样,风雨或权力都不能改变它们。后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班超从西域被召还,朝廷用戊己校尉任尚作都护。交代工作时,任尚对他说:“君侯在外国三十多年,而我惭愧地继您之后,责任重大,智虑浅短,您该有什么教我吧。”他说:“我年纪老了,变得愚笨了,您出任大职,我班超怎能比得上呢?那我就说几句不甚高明的话。塞外官吏士卒,本来就不是孝子顺孙,都是因为有罪过才被迁徙去补充边疆的屯兵。而蛮夷又怀着禽兽心肠,很难收养而容易坏事。现在您秉性严厉而又有些急躁。水清了就没有大鱼,严于监察就得不到下面的欢心。您应该宽容冷静,简易行事,小过失从宽处理,紧紧抓住重要的环节就行了。”他走后,任尚却说道:“我原以

8、为他会有什么奇策,他所说的也不过是平常言论罢了。”而任尚到任数年,西域就反叛作乱,他也因有罪而被召还。班超的话普普通通,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可是,就是这样的道理,在任尚看来,太土了,太没有含金量了,所以,他没有听这些话,结果,西域叛乱,并且失去西域。为什么朴素、平常往往具有很大的含金量呢?原因就在于,朴素、平常往往源于朴素、平常的人,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把一些事搞得“浓墨重彩”的,事情本来面目是怎样就怎样,没有必要去掩饰什么,所以,他们离真实和真理最近。如果搞得花里胡哨,事情容易失真。所以,别林斯基说:“朴素是艺术作品必不可少的条件。就其本质而言,它排斥任何外在的装饰和雕琢。”可见,朴素,就是这样

9、的坦诚。其实,一个人境界越高,他往往也越朴素。因为,他的内心足够丰富,不需要借助任何繁华或复杂来显示自己的强大,或者说,他的心思都用在“内装修”上了,无暇顾及其他。这样一来,他的模样,就是他本真的模样。人要想拥有更多的美好,他就必须有足够高的境界通达,纯粹,崇尚自然而无数事实早已告诉我们:一切美好,最终都属于那些朴素的人们。朴素无敌。(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0年7期)【思考】朴素是内心里的一片晴空,照亮了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了幸福安康。无论为人处世,还是家庭生活,朴素都是最好的注解。于前者而言,简单、真诚就是朴素;于后者而言,坦荡、付出就是朴素。也只有以朴素的面目示人,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有趣。

10、无论富裕与贫穷,顺境与逆境,人都应该保有朴素的品质。【运用】真实人生 简单生活 高贵品质 恬淡自然“搏”与“博”搏斗的“搏”与博弈的“博”,这两个长相差不多的汉字,却囊括了世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全部。尚在襁褓中的时候,婴儿渴望能爬、能站起來;当自己颤颤巍巍站立在地面上时,又期望能迈开脚步。能够走路以后,又希望能跑、能跳人的生命,就在一个欲望紧接另外一个欲望、一个目标死咬另外一个目标的驱动下,有意或无意地,孜孜不倦,奔跑不已。假如人们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去“博”,同时也去“搏”的话,这恰是人类对大千世界的无限追求与巨大获得吧。其实,“搏”与“博”,既有趣,也很艰难。若从字面意义来忖度,有趣,等于是

11、收入;而艰难,当然需要当事人付出了。一本万利,属于每个人都有过却不可能实现的奢望,但是,人是有进取心的动物,通常情况下,哪怕付出要多一些,收入要少一些,也会继续“博”与“搏”下去。或许,这才是生命的深切含义。无论那欲望或是目标,定义为高尚的,庸俗的,伟大的,平凡的,哪怕仅是为了最狭义的生存而苦苦挣扎;也无论其目的,在于追求,在于获得,或者根本无所谓追求和获得,只是充满青春活力,不甘沉沦。总之,每个人都敢“搏”、敢“博”,活得有滋有味的。虽然,每条路的尽头,并不总是开满了鲜花、飞扬着彩带、激荡着掌声,抑或洋溢着笑脸,但为此望而却步者,却极为稀少。毕竟谁也不能完全把握未来,很难保证绝对的成败输赢。

12、未来有许多不可知的变化,即使胜利在望,也可能全军覆没;眼看走投无路,反倒能力排众议、绝处逢生。其实,“可能”与“不可能”,永远各占百分之五十。人的可贵,不仅仅在能伸出拳头“搏”,还在敢拿出命运“博”,尽管每个人都知道,充其量,自己仅有一半的胜出机会,尽管如此,仍旧寄寓希望,兴致勃勃地往前行进。其实,有时明知失败,也不会止步的。比如,仰望过纪念碑,拜谒过烈士墓,那些前赴后继、杀身成仁的志士,难道不了解自己所处的险境吗?令人敬畏的是,总有人敢于把脑袋放置在断头台上,义无反顾,显然,是为了自己可能看不到的明天,在先拿自己“下注”。这种大无畏的奋争精神,当然值得世人敬畏、尊崇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本

13、是一搏的这个“搏”字,也无妨说成,一博输赢的“博”。“搏”既有胜负之分,成败之别,那么,也就等于在“博”。人类下赌注时,获胜概率甚至只有百分之一,尽管如此,仍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搏”与“博”,否则,怎么叫作“孤注一掷”呢?人类优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地方,大概在于具有这种豁出去一“搏”的精神。明知其不可能,而使其可能;晓得做不成,也偏要去试一试冒险性,这才可能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神舟”翱翔太空,人类登上月球,并不是在完全的把握下获得成功,而是在没有什么希望的情况下,披荆斩棘,前赴后继,跌打滚爬,头破血流,经历无数次失败,才达到目的。如无一“博”之心,唯知因循守旧,苟安自得,庸庸碌碌,不肯冒

14、某种程度的险,去“搏”与“博”的话,那么,人类至今也就只能够跑跑跳跳罢了。“搏”与“博”的过程,当然很艰难也很漫长,每走一步,都要在地球上留下血与汗的印迹。而且,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曾经“搏”过、“博”过而失败的前者,为后人铺路。如果因为怕输,而裹足不前,犹豫等待,打个呵欠,懒洋洋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话,那么,非但成功无望,也不能为后人的成功,积累可资吸取教训的宝贵经验。在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中,神州大地生机勃发,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中国人,还不应该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好好地“搏”一“搏”、“博”一“博”吗?(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20年7期)【思考】于人类和个体成员而言,成长的过程就是

15、“搏”的过程,也是“博”的过程。人行于世,很少有平坦大道直通未来,人生的道路上总是或多或少地分布着歧途和陷阱。它需要我们放手一“搏”,取得胜利;也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和生活“博弈”。“搏”,需要方法;“博”需要智慧。抓住机遇,“搏”斗人生,“博”得未来。【运用】追求未来 放飞理想 奋斗青春 美好未来低调不低声低调是成熟后的一种儒雅,是成功时的一种平静。眼下,低调一说颇为流行。很多人视低调为一种人生哲学、处事圭臬和成功诀窍。低调似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信奉和推崇,“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低调就是以平和的心态、处下不争的姿态待人接物。“圣者无名,大者无形。”低调是一种谦虚谨慎的风

16、度、从容不迫的气度,是成熟后的一种儒雅、成功时的一种平静。低调的人深刻而不肤浅、内敛而不浮华。低调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内涵。低调的人内心是平静的,心态是平和的,具有波澜不惊、心静如水的定力;只有修炼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放下身段,不显山不露水。低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门艺术。低调的人懂得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隐忍,具备分析判断、把握分寸的能力。低调既是一种智慧,又是一门学问。在纷纷扰扰中留得一分清醒,懂得留有余地,“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低调的人好相处、易成事。与之相处,如闻一袭幽兰,暗香扑面,让人心生静怡;与之对视,如赏一幅水墨丹青,韵致悠然,让人心旷神怡;与之交流,如品一杯淡淡香茗,清香萦绕,让人陶然于胸。古往今来,因低调而受益者不乏其人。春秋谋士范蠡助勾践灭吴雪耻后,隐退经商,富甲一方,被后人尊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