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乡镇卷)

上传人:10****ss 文档编号:179201552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乡镇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乡镇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乡镇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乡镇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乡镇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乡镇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乡镇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修订(可编辑)2020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乡镇卷) 2020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乡镇卷)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2、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地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杨家村是深度贫困村,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绝大多数贫困户已经脱贫。为了稳定增收,村两委决定利用山清水秀的资源环境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初,在政府和帮扶单位专项资金支持下,杨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顺利开工。水泥道路通村入户,古建民居修葺一新,竹木栅栏、青石台阶、小桥流水,让这个昔日的深度贫困村华丽转身,好似世外桃源。 村里漂亮了,可是家居环境改善却是个“老大难”。走进老百姓家里一看,庭院乱堆放,灶台藏污垢。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但是村民认为这是自家的事,村干部管不着。这时,省建筑装饰

3、集团公司的驻村第一书记小梁为村里精心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案。事后,它被村民称作“小梁方案”。 8月的一天,一场“积分兑换心愿,勤劳改变习惯”的文明习惯养成活动在杨家村拉开帷幕。小梁和村干部一道向村民征集有关家居环境改善的“微心愿”,并制定了10项涵盖个人卫生和居家环境的评分细则,在为期半年的时间里将每周公布评分结果,最终按照积分排名兑现前20名的“微心愿”。“我们想通过微心愿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帮助大家养成好习惯,涵养新风尚。”小梁说。 村民们纷纷表达了自己改善家居的愿望。“要是有台大彩电,忙完一天的农活,就可以陪孙子看动画片了!”村民张大娘说。“要是有台电脑,我就能学习更多的科技文化了!”村民

4、刘大哥说。他们这些心愿,配上摄影师为他们拍摄的生活照,被制成精美的海报,张贴在村里醒目的位置。其中一张海报是65岁的唐大妈笑呵呵地在做针线活。“在干净、整洁的屋里做针线活儿,心里那叫一个美啊!”这两行大字是唐大妈的感言。看着邻里乡亲竟然也能像明星一样登上精美的海报,村民们的荣誉感更强烈了,改善家居环境一时间蔚然成风。 村民夏姐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忙里忙外,难免顾不上收拾屋子。“自从参加活动以来,渐渐养成了好习惯,房前屋后干净了,自己住着也舒服。”她说。 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到护美之行人人为之,杨家村这个新建成的美丽乡村,处处透着美的气息。半年后,省建筑装饰集团公司如约为表现优异的家庭兑

5、现了“微心愿”,同时也为其他家庭送去棉服、抱枕、围巾等暖冬礼物。在活动现场,夏姐领到了向往已久的热水器,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材料三 “要是有三头六臂就好了!”M乡王干事快人快语。王干事负责完善贫困户档案,要了解“家庭人员构成、住房改造前后照片对比、种植养殖种类及数量、扶持项目公示、会议记录、入户走访、满意度调查”等内容。一方面要动手,填写大量的表格资料;另一方面要动腿,“表格的内容很细,不到贫困户家中实地调查是不行的,有些表格还需要当事人签字。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很繁琐,有时候要来回跑很多趟。”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杂。一旦某件事成为舆情热点,不仅会突然增加大量的工作任务,而且要承担巨大的

6、压力。经历过几次舆情热点事件,M乡宣传干事小陈已经有些经验:尽快披露事实,及时回应网友质疑即便这样,他仍坦言工作不易:“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事情处理起来都有程序,需要时间。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越来越快,舆情容易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大发酵。”一次,该地出现旅游纠纷,消息在网上飞快传开,网友一边倒地批评当地。可是调查结果表明,其实是游客挑衅刁难。“虽然最后真相大白,可是大家还是感到有些委屈。”小陈说。 基层,是整个社会的“地基”。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他们奋战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目前绝大多数政策落地都在县乡,从脱贫攻坚到民生保障,从招商引资到产业发展,从入户调查到矛盾

7、化解,都离不开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忙得脚打后脑勺,加班是常态,而且没有加班费。R市有关部门对一些乡镇的调查显示,乡镇干部平均每天工作10到11个小时,不少乡镇干部五六年没休过假。 “忙、累、压力大”是很多乡镇干部的深切感受,不过,乡镇干部们也都认为乡镇工作是他们无悔的选择。 C乡党委李书记从1998年至今已在5个乡镇工作过,乡镇的每个岗位几乎都干过。“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产业发展、土地问题、安全生产.乡镇工作经历能最深刻地了解中国农村,最全面地锻炼干部能力。”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强调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8、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而且现在干部的选拔任用更加注重基层工作经历,相关政策也更多向基层干部倾斜。”李书记说,“干部成长有规律,在基层多蹲蹲苗十分必要。” 不过,在李书记看来,最重要的还是乡镇工作特有的成就感。“我们很多人都是农村出身,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农村。改变家乡面貌,造福一方百姓,这是我们肩负的使命。”C乡地处贫困山区,李书记带领群众克服海拔高、交通条件差、缺人手、缺材料等困难,在三个月内新建、改造了71栋房子,“看着很多贫困户欢欢喜喜搬进新房,我们许多乡镇干部忍不住流下眼泪。想到靠自己的努力能够为老百姓做成一点儿事,就有一种梦想正在实现的感觉,那个时侯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付

9、出都值了。” 材料四 2017年2月,东部F市与西部D市两地政府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确定共同实施劳务输转技能培训暨大中专生就业协作计划。3年来,F市走出了一条帮助D市群众全方位、立体式的就业脱贫路,探索出FD两地扶贫劳务协作模式,入选了110个“全球减贫案例”。 32岁的小周与他的妻子小张,是D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两地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夫妇俩于2019年年初来F市务工,现在是某塑胶有限公司的员工。“我一个月工资五六千元吧,我老婆也差不多。这样下去,我们的日子有奔头了!”说起这份工作,小周十分满意。他说,除了工资,只要务工半年以上,还可以享受到F市为每人发放的一万多元的各种补贴,十分可观

10、。目前他们每人已经领取到了4500元补贴,其余补贴将陆续发放。此外,公司专门为他们安排了免费的夫妻房,洗手间、厨房、空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他们在F市安下了一个温暖的家。像小周夫妇这样的D市贫困劳动力,3年来,F市已输转了近万人次。 F市和D市相距2000多公里,为实现“输转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F市多措并举,从政策保障、薪酬待遇等方面,为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务工环境。针对D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缺乏技能、工作效率低、工资待遇不高等实际情况,F市出台政策规定:D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来F市就业的,认定为F市就业困难对象,享受F市本地建档贫困户同等的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

11、贴等政策。首次来F市就业且就业满1个月的,发放交通补贴500元和一次性生活补贴1000元;借鉴公益性岗位开发扶贫经验,探索以劳务补助方式实施“企业千岗定向D市精准脱贫计划”,每年在F市扶贫就业基地,企业新开发2000个优质岗位,定向招聘D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除企业工资外,在最初6个月内每人每月补贴600元。到2019年,务工半年以上的D市贫困家庭劳动力,每人可享受F市各类补贴13500元。 为了调动企业积极性,F市遴选一批企业创建了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对吸纳D市劳动力一定人数以上,予以一次性奖励。F市每年评选100名D市户籍优秀员工并给予奖励,目前已有200名员工获评,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获得

12、感、幸福感。为了让D市员工吃得惯、住得好、留得下,F市在食宿条件、岗位安排、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优化,体现对他们的特别关爱,真正做到“政策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 D市贫困劳动力到F市务工,他们的子女如何帮扶?F市坚持渔鱼兼授,实施智力扶贫。针对部分建档立卡户学生初中、高中毕业后辍学在家,缺乏技能等问题,F市发挥技师学院优势,资助D市户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到技师学院免费就读,使他们能够学到一技之长,更好地建设和服务家乡。这些学生在上学期间除了免交学杂费和住宿费外,还可以享受交通往返补贴2000元、生活补助8000元、国家助学金2000元。对于一些即将毕业

13、的技校学生,F市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多家企业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为他们学习锻炼和就业创造条件。目前已有200多名学生在多家企业顶岗实习。F市每年还腾出一批事业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岗位,面向D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招聘,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限制,目前已招聘近300名贫困学子来F市工作。“我要扎根F市努力工作,以良好的工作业绩回报当地人民的关爱。”D市贫困学子小黄感动地说。 对于外出务工有难度的贫困户,F市与D市对接产业转移项目,将工厂车间“搬”到他们家门口,让他们实现就地就业、稳定增收。说起在某服装公司上班,贫困户小何满心欢喜:“原来出去打工,照顾不到家里,现在在家门口打工,

14、每月4000多元工资,老婆也有2000多元,我俩既赚了钱,也顾了家。”目前在这家服装公司已安排了140名当地群众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人。截至2019年底,F市已推进25家企业在D市落地,带动18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 F市与D市结对帮扶以来,两地扶贫劳务协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主抓、企业和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扶贫劳务协作“FD模式”。目前,已累计组织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上万人次,直接带动2万多名D市贫困人口脱贫,组织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占东部地区帮扶贫困地区总数近一半。 FD扶贫劳务协作模式,成为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全国携手奔小康培训班

15、唯一教学案例,为推动全国东西部扶贫工作优化升级贡献了“东部智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材料五 2010年,小张大学后毅然选择了返乡创业,投身农村电子商务。经过几年的打拼,如今小张已经成了村里的“创业明星”,家里堆满了奖牌、证书和奖杯。 当初,小张的父亲希望他能子承父业,当一名乡村医生,因此让他报考了医学院。对于未来,小张有不一样的想法,他认为应该做点和父亲不一样的事情,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实在高考时,他就想填报电子商务专业,但被父亲阻止了。毕业后,没人能反对他追寻自己的梦想了,他决定开网店。 小张的家乡N县楼家村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村,当时整个村子宽带入户都没有几家,也没有工业基础。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有的村民开始做起影楼服饰加工销售生意,采取家庭作坊方式,在村里做好后,到城里上门推销。 小张最初想做影楼服饰网上销售。于是,他购买了几台缝纫机和一台电脑,租赁了门面进行服装加工,并在电商平台上注册了网店。由于缺乏经验,生意并不好。“我原来是学医的,不懂经商。而且在校期间也没琢磨过创业的事儿,对此非常陌生,完全是凭着一股热情闯进来的。”小张说,自己之前并没有认真调研影楼服饰市场,后来才发现市场容量很小。3个月下来,小张并没有赚到钱,还一度陷入交不起房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