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ⅰ)

上传人:喾宸****分享 文档编号:179199570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ⅰ)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ⅰ)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ⅰ)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ⅰ)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ⅰ)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ⅰ)(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共6小题)1、(6分)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6分)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 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 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3、(6分)关于植物细胞主

2、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4、(6分)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5、(6分)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

3、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6、(6分)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54分)

4、7、(11分)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 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色的脂肪微粒。(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3)实验第11d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8、(10分)胰岛素可使骨骼

5、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 ,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3)脂肪细胞 (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9、(12分)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

6、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 ;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 (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 ;预期的实

7、验结果及结论 。10、(6分)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

8、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11、(15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 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 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 和 等。(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原因是: 。12、阅读如下材料:资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

9、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资料乙:T4溶菌酶在翁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资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回答下列问题:(1)资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 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 和 。在培育有些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 。(2)资料乙

10、中的技术属于 工程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 进行改造,或制造制造一种 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 序列发生了改变。(3)资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 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在资料丙的实例中,兔甲称为 体,兔乙称为 体。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6分)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

11、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试题分析:遗传信息位于DNA上,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密码子位于mRNA,能编码氨基酸(终止密码子除外);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且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tRNA携带。试题解答解:A、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B、DNA聚合酶属于蛋白质,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C、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C错误;D、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也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首先要求考生识记RNA的种类及功能,明确密码子、反密码子

12、和遗传信息所在的位置;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核糖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2、(6分)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 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 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试题分析:有丝分裂记忆口诀: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体增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

13、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试题解答解:A、两者前期时染色体数目、DNA数目相同,但是染色体行为不同,减一前期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A错误;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也不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但这两个时期的DNA含量相同,C正确;D、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错误

1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规律,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3、(6分)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试题分析:关于主动运输,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载体,二是能量,载体是蛋白质,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上的载体有差异,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试题解答解:A、

15、不同的植物细胞,细胞膜上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也不同,A错误;B、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低温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因而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B错误;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该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C正确;D、叶肉细胞也是活细胞,它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也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细胞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主动运输条件和影响因素的识记和理解能力、4、(6分)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