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同步课时训练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79197310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同步课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同步课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同步课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同步课时训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同步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 现代民族主义以反帝反殖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面貌在亚非拉广大地区普遍兴起,其斗争如火如荼,形成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战后亚非拉各国民族经济获得发展B.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C. 对西方统治与侵略的一种反应D. 无产阶级成为各国运动的领导者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主要历史条件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十月革命后各国都成立了共产党组织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掠夺殖民地激化了民族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A. B. C. D. 3

2、.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战争的影响是A. 引发了十月革命B. 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觉醒C. 和平主义思潮兴起D. 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4. 印度独立后,其推行的文化政策符合史实的是政治体制学习英国 宗教与政治分离 崇尚甘地思想 种姓因素逐渐消失A. B. C. D.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B. 胡志明成为朝鲜第一个共产党人C.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D. 甘

3、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6. 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下列对这段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A. 和平往来促进了各地经济文明交流B.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要道C. 暴力冲突有助于打破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D. 暴力冲突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7.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 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

4、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这表明A. 中共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B. 十月革命直接引发五四运动C. 工农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D. 知识分子已成为革命主力军8. 1939年3月,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提议将5月4日确定为“中国青年节”,得到党中央的批准,随后青救会组织了多场纪念“五四运动”的集会。5月,毛泽东等领导人出席“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大会”。这些做法A. 利于争取团结广大进步青年B. 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C. 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D. 实现了党员结构的不断优化9. 下图显示1945年某地的人口组成比例,请问这种人口结构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A. 拉丁美洲B. 南非C. 巴尔干半岛D

5、. 印度10.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英、法两国在美国的反对和苏联的压力下被迫从埃及撤军。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导致英国安东尼艾登政府垮台,其后上台的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则加快了去殖民化的脚步,英国势力自此彻底退出苏伊士运河区。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 英法与美国争霸B. 英国政府维护英殖民霸权C. 英殖民帝国衰落D. 英法与苏联争夺埃及11. 1940年8月日本政府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建立以“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独立”为号召的“东亚新秩序”。这一计划旨在A. 谋求亚洲各国共同繁荣幸福B. 帮助亚洲摆脱欧美列强控制C. 实现反西方殖民侵略的联合D. 建立日本在亚太地

6、区霸权12. 1960 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必须制止一切针对附属国人民的武装行动和镇压措施,使他们能够和平地、自由地行使他们实现完全独立的权利”;“任何旨在部分地或全面地分裂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破坏其领土完整的企图,均与联合国宪章的目的和原则相违背”。没有国家对该决议投反对票,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英国、葡萄牙、南非、西班牙、美国投票弃权。该决议 推动大部分殖民地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控制重申了大小国家之间享有平等权利的信念 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加强亚非团结一致A. B. C. D. 13. 20世纪40年代,蒋介石在一次国际会议召开之后的日记中写到:“以政治收获为

7、第一,军事次之,经济又次之,然皆获得相当成就。(中国)军民精神为之一振,此乃为国家百年来外交之最大成功,是卅年来苦斗之初效也。”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 这次会议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 “政治收获”是指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力得到国际公认C. “卅年来苦斗”与甲午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密切关系D. 中国“军民精神为之一振”是因为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4. 新全球史说:“哲学家罗素评论道,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当欧洲国家的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人们在街头跳舞”材料主要反映A. 各国民族主义在推动一战爆发中起了重要作用B.

8、欧洲民众对战争及战争胜利充满信心和期待C. 英法老牌殖民帝国的殖民主义是一战爆发根源D. 各国民众对二战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认识不清15. 李光耀在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中写道:“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离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亚洲模式的发展与欧洲模式相一致B. 新加坡的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助力C.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守夜人角色D. 家庭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没有积极作用二、材料阅读16.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

9、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公里。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公里。摘编自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

10、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意义。第13课一、单选题1. 现代民族主义以反帝反殖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面貌在亚非拉广大地区普遍兴起,其斗争如火如荼,形成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战后亚非拉各国民族经济获得发展B.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C. 对西方统治与侵略的一种反应D. 无产阶级成为各国运动的领导者【答案】D【解析】【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仍以资产阶级领导为主,只有部分国家形成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如中国、越南,故选D;ABC说法均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主要历史条件有第一次世界

11、大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十月革命后各国都成立了共产党组织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掠夺殖民地激化了民族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主要历史条件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掠夺殖民地激化了民族矛盾,故正确;“十月革命后各国都成立了共产党组织”说法错误,故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排除。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3.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

12、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战争的影响是A. 引发了十月革命B. 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C. 和平主义思潮兴起D. 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强调说明了“一战”对世界的影响之一,“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即推动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和独立运动的开展,故选B;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表述错误,排除。4. 印度独立后,其推行的文化政策符合史实的是政治体制学习英国 宗教与政治分离 崇尚甘地思想 种姓因素逐渐消失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印度独立后,历史传

13、统中的种姓因素仍然影响着印度的政治与社会生活,故排除,正确,故B正确,排除ACD。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B. 胡志明成为朝鲜第一个共产党人C.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D.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志明在法属印度支那领导民族解放斗争追求国家独立,与朝鲜无关,故B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受到了十月革命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此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甘地开始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4、故CD不符合题意。6. 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下列对这段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A 和平往来促进了各地经济文明交流B.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要道C. 暴力冲突有助于打破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D. 暴力冲突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罗马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

15、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反映了暴力冲突有助于打破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而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A、B、C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故D项理解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7.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 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这表明A. 中共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B. 十月革命直接引发五四运动C. 工农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D. 知识分子已成为革命主力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