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单元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检测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79197266 上传时间:2021-04-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单元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单元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单元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单元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检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单选题:1汉书艺文志称:“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一观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学术文化异常混乱B社会矛盾不断激化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D思想文化趋向统一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讨论问题是在肯定“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故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学说所讨论的重点不是政体,而是治道”。这反映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A提出建立民主政治B未摆脱时代的局限C主张天人合一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3如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整理归纳的表格,通过此表,可得出发展历程古代阶段时间概况起源上

2、古多元一体奠基先秦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形成秦汉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创新发展魏晋至隋唐儒佛道交汇融通,文化灿烂宋元理学形成,科技文化繁荣衰落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经世致用清康雍乾君主专制,钳制思想,禁锢文化近代转型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民主复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主流A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一成不变B中华文化别具一格C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D中华文化随时代变化而发展4礼记王制篇记载:“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这反映出先秦儒家A主张建立践礼的社会

3、规范B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支撑C旨在通过修礼教以明霸道D以礼乐教化反对不义之战51902-1906年,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等。这表明()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培养人才处于转型时期D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6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俱词的阳纯阳治。孔子很尊崇周公,“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扎于很导东间公,甚至为“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据此可知A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B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C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D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7下表所示为冯天瑜

4、编著的中国文化史所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其主要反映出()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巴蜀滇文化圈秦文化圈以周王都为中心,黄河中游,春秋时包括晋南、郑、卫及赵国南部一部分赵国南部一部分,赵国北部、中山国、燕国,以及更北齐、,以及其他小国,西至郑、卫之一部分长江中游,楚国为中心,北接中原、西至四川、东连吴越之一部分淮水流域和长江下游。以吴、越为中心,西至楚国下游之一部分现在四川、云南,巴国、蜀国、滇国以及西南的部族,东接楚国上游之一部分西北地区以秦为中心,与巴蜀北部、晋南及北方胡族俱有衔接A文化地域性导致这一时期政治分裂B中原文化一直领先于其他地域文化C地理阻隔导致文化圈之

5、间相互隔绝D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8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指A儒家的和谐思想B儒家的德治思想C法家的法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9五代时的冯道,先后在5个政权中为12位君主服务,屡屡位居宰相。各种政论和史书均指责冯道不忠,而李贽不这么看,以冯道为吏隐(意思:虽为官,但犹如隐者)。这表明李贽的思想A符合道家处世原则B否定传统伦理标准C深刻影响当时社会D挑战了孔子的权威10陆九渊认为,“理”不

6、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11“1618世纪,世界(主要是欧洲诸国)开始聚焦中国,而中国却未走向世界。然而文明的交流却仍以它自身的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进行。”以下能论证此观点的是A四大发明改造近代世界发挥巨大作用B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C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已经深度结合D欧美近代民主思想传入中国12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A东亚文化圈形成B造纸术传入中亚C佛、道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D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13西欧有一句谚语:

7、“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通过“阿拉伯人的口”将哪些中国人的发明传入欧洲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 0到9的计数法ABCD14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15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对汉字传播认识正确的是A推动了当地的文化

8、交流与发展B奠定了亚洲儒学文化圈的基础C消除了东亚地区交流的障碍D便利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16元代马祖常有诗云:“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该诗歌A记载了一段战争往事B表达了作者对疆土的热爱C反映元代中外交流通畅D反映元代桑麻质量较好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黑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

9、绝不与迷信混同 ,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摘编 自褚冉冉(儒学的西传:历史和现状等材料二 西学东渐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填补了许多中国文化中原来没有的元素。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学技术随着西学东渐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当中,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的国人的学习与研究,中国本地的近代科学也开始形成并且逐步发展。不仅如此,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渐次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近代的中

10、国随着西学东渐发生着改变,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新领域的开拓和新科学的建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 摘编自王含含“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西方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

11、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材料二 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6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三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

12、,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

13、法则”。(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2)根据材料三,概括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中国文明在哪些方面优于世

14、界文明。(3)根据材料三、四概述中国元素为世界文明的转变所做的贡献。(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他与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合译几何原本,将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奠定了我国近代数学的基础。其著作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该书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而且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1629年明政府以徐光启为监督编纂崇祯历书,书中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然而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知识分子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意见,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摘编自黄中治浅谈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材料二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摘编自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1)根据材料一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