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79170914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综合分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财务报表综合分析,学习内容】 第一节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概述 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 第三节营运能力分析 第四节偿债能力分析 第五节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节常用的综合分析指标 【学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会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 掌握盈利、偿债、营运和发展能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并能运用综合分析的指标体系,对企业的财务形势作出判断和评价,目 录,第一节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概述,一、财务报表综合分析的性质与作用 1财务报表综合分析的性质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为基础,通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等各项指标的分析,整体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情况的分析方法。 2财

2、务报表综合分析的作用 (1)为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为债权人提供关于企业信誉和偿债能力的信息 (3)为政府和社会监管机构的宏观决策与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4)为投资人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提供科学的依据 (5)为管理者改善经营、强化管理提供信息服务,第一节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概述,二、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指标体系的构成(见图,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盈利是企业重要的经营目标,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报表综合分析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见上图),其指标计算过程参见教材中的例题。 一、销售盈利能力分析 销售盈利能力指标是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注的能

3、力指标,也是考核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反映销售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 1 (正指标) 该指标反映企业销售环节获利的水平,因其指标高低不仅与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密切相关,而且与所处行业密切相联,因此,在分析时必须同时结合上述二个因素来进行。 一般来说,毛利率高于30%为好,低于10%较差,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2 (正指标) 该指标反映企业营业活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多少,也是衡量企业创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营业活动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企业创利水平越高。同样,分析时也应结合行业特点来做评价。 一般来说,该指标高于15%为好3 (正指标) 该指标反映企业全部活动的获利水平。一般

4、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越好,由于净利润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而不能单独根据该指标的高低来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而应结合销售规模的增长及净利润结构的变动情况做出客观地评价。 一般来说,该指标高于10%为好,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二、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是站在所有者的立场上,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反映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净资产收益率。 (正指标) 该指标反映企业自有资本的获利水平,通过该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可以判断投资者的投资效益,引导潜在投资者的投资意向,预测企业的筹资规模及发展方向。 一般来说,该指标高于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即时3%为好,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

5、,三、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是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上,衡量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的盈利能力的高低。反映资产经营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是总资产报酬率。 (正指标) 该指标反映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验证企业经营者的资产管理水平和运用效果。通过分析,有利于发现和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普通股每股收益 (正指标) 该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及普通股股东每股投资的报酬水平。是股东最关心的指标之一。 2普通股每股股利 (正指标) 该指标反映每一普通股能获得多少股利收益。影响该指标的因素有: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现金充沛度及股利

6、分配政策,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3股利支付率 该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比率,即股东从每股收益中实际分得了多少收益。其大小取决于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4市盈率 该指标反映投资者对每1元净利润所愿支付的价格,用来估计股票的投资回报与风险。市盈率越大,公众对企业股票评价越高,企业潜在的成长能力越强,但风险也更大。 因股票价格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分析时应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来进行,第三节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资金运转的效率或速度,它是企业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效益的能力。 对企业进行营运能力的分析,就是对资产及其各组成部分运营状况的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

7、析;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第三节营运能力分析,一、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1 (正指标) 2 (反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全部资产营运能力最有代表性的指标。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天数越少),说明全部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在一定时期内,同等投入获利的回报越多,盈利能力越强,第三节营运能力分析,二、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一)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分析 1 (正指标) 2 (反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天数越少),说明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盈利能力及偿还能力得以加强,第三节营运能力分析,二)流动资产垫支

8、周转率的分析 (正指标) = = 存货周转率存货构成率 显见,要加速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就必须加速存货周转率,同时改善存货的结构,第三节营运能力分析,三、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固定资产营运能力主要通过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来体现。 (正指标) = = 生产设备产出率生产设备构成率生产用固定资产构成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固定资产营运能力的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固定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固定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产出效益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从分解式中可知,要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既要提高生产设备的产出效益,又要提高生产设备总值的比重,从而使固定资产的结构更趋合理,第四节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

9、还各种债务的能力,是企业对债务清偿的保证程度。债权人通过对债务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判断债权的安全保证程度;经营者进行偿债能力分析,能够优化企业的权益资本结构,提高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的内容包括: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1 (2:1) 该指标反映企业运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比率越高,表示偿还能力越强,但并非越高越好。通常情况下,国际公认标准为2:1,第四节偿债能力分析,2 该指标反映企业运用速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比率越高,表示偿还能力越强,但并非越高越好。通常情况下,国际公认标准为1:1。 3 该指标反映企业运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偿

10、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但该指标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现金比率表明企业资金使用效果不好,资金分布不合理,第四节偿债能力分析,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1 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是显示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低,财务风险越小,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从企业发展看,并非越低越好,第四节偿债能力分析,2 (正指标) 已获利息倍数也称为利息保障倍数,它反映企业以获取的利润承担借款利息的能力,是评价债权人投资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对债务的保障程度越强。通常情况下,该指标至少应大于1,第五节发展能力分析,一、发展能力分析的意义 发展能力是指

11、企业通过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用内部形成的资金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对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资产的规模和发展水平,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报表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能力的持续发展趋势,第五节发展能力分析,二、发展能力指标分析 1 (正指标) 该指标是反映营业收入增长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的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产品适销对路,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2 (正指标) 该指标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规模扩张速度的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增长速度越快,企业的竞争实力越强,第五节发展能力分析,3 (正指标) 该指标是反映企业在目前的情况下所能够实现的可

12、持续增长速度。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收益的未来增长速度越快,反之,则反映企业收益的未来增长速度越慢,第六节常用的综合分析指标,一、常用综合分析指标的选择 原则:兼顾各方利益主体的需要,系统、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 具体指标: 1反映盈利能力和资本保值增值能力的指标 (1)营业利润率:反映企业营业收入的获利水平。 分子也可是营业利润 (2)总资产报酬率:用于衡量企业总资产的获利能力,第六节常用的综合分析指标,3)资本收益率:反映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取利润的能力。 (4)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完整性和保全性,第六节常用的综合分析指标,2反映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的指标 (5

13、)资产负债率:用于衡量企业债务水平的高低。 (6)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状态下,偿付到期短期债务的能力,第六节常用的综合分析指标,7)应收账款周转率:用于衡量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快慢。 其中: (8)存货周转率: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作为衡量企业购、产、销平衡的效率尺度。 其中,第六节常用的综合分析指标,3反映企业对国家或社会贡献水平的指标 (9)社会贡献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其中,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职工报酬(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动保险、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净利润等。 (10)社会积累率:用于衡量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有多少上交国家财政。 其中,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应交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等,第六节常用的综合分析指标,二、常用综合分析指标的标准比率(见下表) 综合分析指标标准比率表,本 章 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