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维与应用》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9169296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思维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哲学思维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哲学思维与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哲学思维与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哲学思维与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思维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思维与应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哲学思维与人生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它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寸步难行。 哲学具有最普遍的方法论意义,运用哲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取得成功。 一、哲学思维的内涵 1、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将参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表象、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属于人类精神意识的范畴,属于物质存在的衍生物。 2、思维的逻辑形式 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本元素。借

2、助概念人们可以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联系起来,把不同类对象区分开来。 判断 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或关系。 推理 依据已知的判断得到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论证 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要素构成的。 论证和推理有密切联糸。推理是论证的工具,论证是推理的应用。 3、思维的意义 人的意识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外表,还可以通过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在规律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事物以使有利人类生存和发展。 思维之所以能够影响乃至决定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成败,就在于思维的能动性,在于思维对客

3、观世界的反作用。 4、什么是哲学思维 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的和根本的观点,是糸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思维就是运用哲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哲学思维涵盖了哲学质疑思维、哲学辨证思维、哲学创新思维、哲学抽象概括思维和哲学逻辑思维等方面。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是以整个世界的总体及其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各门具体科学反映的则是各类事物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发展,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6、常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4、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联系和发展原理;对立统一关系原理; 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糸原理; 质量互变辩证关糸原理; 肯定与否定辩证关糸原理; 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糸原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糸原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糸原理。 二、哲学思维的价值 1、 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 哲学是以整个世界的总体及其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运用哲学思维才得到事物的客观属性、内在本质,因果联系、发展趋势、作用影响等矛盾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不致迷失于纷繁的现象及主观偏见之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取得成功。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经济繁荣,人

5、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的范围也相应地扩大,人们就开始寻求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这种深层次探索的工具就是哲学。有许多新的重大的问题呈现出来,需要哲学给予解答。 人们只有全面地提高科学人文素质和哲学素质,才能应对瞬息变幻的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越发展,对哲学的依赖就越深。一个时代,一个民族需要哲学,马克思说过:没有哲学,我就寸步难行。 2、有助于做好本职工作 宽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崇高的专业伦理,执着的专业精神,坚定的专业信念是做好工作的基石。 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哲学思维,需对原有的知识反思、质疑,接受新知识,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趋向合理。缺乏哲学素养必然

6、会肤浅地认识专业知识,孤立地处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固守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阻碍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总要有对自己的活动对象的客观属性、内在本质,因果联系、发展趋势、作用影响等矛盾各个方面的哲学认识,总要有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哲学思维的能力。善于富有哲理地思考身边日常事务,工作效率才更高,效果才更好。 现代职业面对的是永远变化的环境、对象、目标。需要哲学的指引,以广阔的眼界来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反思和调整自我,提高素质和能力,有效地促进工作的展开。 任何专业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思维能力,哲学思维能力是在经验思维和科学思维基础上进行总体反思和整体综合的能力,它是

7、人的能力结构中最高层次的能力,制约着人的体力、智力等能力的发挥程度,从而影响到人类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具有哲学素养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必然比一般人看问题时会更深刻、更透彻,更能有效地把握和调控自身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各要素的关系。 3、有助于提升生命质量 哲学是个人得以长远发展的永动机。哲学鼓励人们去发现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真理;哲学帮助人们形成高远的气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哲学使人富有高明的识度,使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人具有高尚的人格,从而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这将为个人 的长远 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哲学使人智慧,让人辩证地看待和解决问题。 哲学是人的精神向导,否则人会陷入盲目的

8、认同和接受。哲学不在于向人们提供直接技术动作和具体问题解决的方略,哲学的使命在于帮助人们找到生活的根据、目标和意义,使人们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迷失方向。 在哲学指导下的生活主体具有很高的自我意识。人们借助批判性思考,不断审视自己,追问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并由此改变生活的具体方式,不会被异化或物化,使生活过得更美好,更有意义。 三、正确思维的基本原则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人的思维的能动作用,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基础。 唯心主义夸大思维的能动作用,颠倒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关糸,经验主义以狭隘的认知

9、代替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这些都是错误的。 2、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人类关于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变化发展的思维,也应该是联系发展的。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当然陷入了错误认知的泥潭。坚持用联糸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是改造客观世界取得成功的正确途径。 3、坚持实践检验真理,随时修正错误 物质世界,无限广大,无限深远,且处于永恒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对物质世界及其规律每一认识都有待实践的深入而深化。受自然条件、社会因素的诸多制约,人的认识发生偏差是必然的。 我们应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坚持科学,坚持真理。 第四讲 脚踏

10、实地 规划人生意识能动性原理应用 人生要有目标。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并且都是指向一定的目标。考究社会人生事业成败个案,有没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目标,对人生事业的成败是起决定作用的。没有目标,人生将失去努力的方向,奋斗的动力;而目标的不合理、不科学,也将严重地障碍人生事业的成功。 本讲主要介绍目标的哲学内涵、意义、确定目标的原则,并通过剖析目标决定成败的个案,帮助同学们加深对目标的哲学认识。 一、目标的内涵 1、什么是目标 原义:目标是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引义:目标是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目标是认识,目标是手段,目标是方向,目标是理想,目标是归宿。目标是计划工作和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

11、目标是人们所期望达到的成就和结果。 目标是人的主观意识与改造客观的实践活动的统一。从目标的形式看,是主观的;从目标的内容看,是客观的。 2、目标的分类 物质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作为主体的人也是丰富多样的,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目标也是一个体系。 可从不同的角度给目标分类。以时间分,有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以主体分,有个人目标、群体目标;以行业分,有学校目标、工厂目标、机关目标以属性分,有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军事目标、外交目标、管理目标、发展目标 二、目标的意义 1、提供努力的方向 人的生命,依赖于人的精神中的某种希望状态、某种追求的冲动与渴望。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目标是一种刺激,是

12、心理学上所称的诱因,合适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的方向,最终使目标得以实现。 人生大海茫茫,方向何在?于个体、群体,努力的方向,前进的目标不可或缺。这是作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前提。 2、提供动力的源泉 作为来源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认识,目标体现主体对客体的欲求和愿望。 合理的目标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展示了现实向未来发展的前景。它作用于主体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使人们明白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因而激发主体为实现目标产生巨大的动力。在某种意义上,目标与成就成正比例关系,目标多高成就多大。 三、目标的哲学基础 1、意识能动性原理 目标、计划、方案属于意识的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

13、意识,主观必须服从客观,但在客观世界面前,主观意识并不是被动的服从客观,而是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目标的确定及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才成为可能。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事物的感性认识材料后,通过抽象、概括形成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这就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作用就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目标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目标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见和实践活动想要达到的愿望。 科学的正确的目标对人们改造客观的实践活动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并得以实现。 四、确立目标的原则 1、制定可行性目标 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要从我们

14、面前的客观现实情况出发。任何时候,现实都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基点。制定目标时应以客观现实作为依据,充分考虑目标的可行性,量力而行,一步一脚印。 合理的科学的目标是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相统一的产物。好高鹜远,背离现实,假、大、空,是制定目标时必须杜绝的。 2、建立目标体系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糸统,制定目标时要作整体考虑。将个人与社会、长远与现实、局部与整体、阶段与全局结合起来。 企业既要有公司的总目标,经济目标、文化目标、社会目标、政治目标,又要有各部门目标;既要有远期目标,还要有中、短期目标。 员工既有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即生存基本需要),还要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即归属感尊重感以及寻求自我成就实现个人的潜力)。 3、注意目标调适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目标的制定要以客观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当客观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目标也就应顺时而变。彼时彼地合适,此时此地不合适。所谓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主体必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把握其发展趋势,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对目标作出合符客观实际的调整,与时俱进才能掌握主动权。4、抓住主要目标 矛盾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平衡的。事物存在多种矛盾时,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而每一矛盾又有主要方面与次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