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电解原理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79107628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电解原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C电解原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C电解原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C电解原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C电解原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电解原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电解原理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电解原理,电解原理与应用,C电解原理,有序解决电解过程的有关问题: 1.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2.阴、阳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迁移 3.电极方程式 4.溶液的pH变化 5.消耗的物质及定量关系,C电解原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1.电离:阳离子阴离子,2.迁移: 阴极 阳极 3.竞争放电: 阴极上(还原反应)Cu2+ H+ Na+ Cu2+2e-=Cu 2 H+2e-=H2 阳极上(氧化反应)Cl-OH- SO42- 2Cl-2e-=Cl2 4OH-4e-=2H2O+O2,C电解原理,问题1:观察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下图)思考,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是什么?分别写

2、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问题2: 如果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C电解原理,问题 3:若要增加溶液中的 ClO-浓度,在其他条件(电解原料、电源和电极)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装置即可达到目的,你能否设计一个装置,并画出装置图,说明其原理,问题 4:若要杜绝 ClO- 的产生,有什么办法,C电解原理,阳离子交换膜,C电解原理,问题5:将 1L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 molL-1的CuSO4 和NaCl 的混合溶液用下图装置进行电解,写出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问题6:若将上图装置中的左边石墨电极更换为铁,写出两极反应式,并描述电解池中可能发生的现象,写出有关的化

3、学反应式,C电解原理,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上阳离子放电,发生还原反应,Ag+Cu2+H+Fe2+Zn2+Al3+Mg2+Na,阳极上阴离子放电,发生氧化反应,S2-SO32-IBrClOH族价含氧酸根F,惰性电极时,电极溶解,阴离子不放电(Au、Pt除外) (活性电极时,C电解原理,问题7:如图,画出电解过程中溶液 pH 随时间 t 变化的大致曲线图(不考虑电极产物的溶解)。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计算电路中共转移多少mol 电子,C电解原理,NaCl溶液,CuCl2溶液,CuSO4溶液,Na2SO4溶液,熔融NaCl,阳极出氧卤,阴极氢金属 盐的离子都放电

4、,离子浓度急速减 盐的离子不放电,水耗离子浓度添 酸根离子单放电,产物必得卤、氢、碱 金属离子单放电,产物必得金、氧、酸,C电解原理,练习:如右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Z溶液可能为:稀硫酸;NaOH溶液;Na2SO4溶液;CuCl2溶液;NaCl溶液;稀盐酸溶液;CuSO4溶液,若通电后发现a、b两电极上均有 气体产生,且V(a) V(b)=2 1, 则电极a为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 式为 ,电极b 为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Z溶液可能为 。 若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 1 ,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Z溶液可能为,若通电后出现a电极的质量增加, b电极上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则电 极a

5、为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为 ,Z溶液可能 为 。 若通电后出现a电极的质量减少,b电极质量增加,且质量相等。则该装置可能为 装置,Z溶液可能为 ,a电极反应式为,C电解原理,例: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物质的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适量的后一物质,能使前一种物质溶液复原的是 A.CuCl2、CuCl2 B.NaOH、NaOH C.NaCl、HCl D.CuSO4、Cu(OH)2,C电解原理,问题8:人工肾脏可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下图,写出阳极室和阴极室中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问题9:上图中质子交换膜的功能是什么?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 pH 与电解前相比

6、(填“增大”、“减小”或“不变”,C电解原理,问题10:利用本节课复习,请设计一个海水淡化装置。如果有人设计了下图装置来进行海水淡化,你认为其原理是什么,C电解原理,练习:(2012京)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1)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上表判断Na2SO3溶液显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C电解原理,3)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即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当阴极室中溶液pH

7、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C电解原理,电解计算,例1: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放出,且电解液在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阴极上析出的质量大约是 A27mg B54 mg C108 mg D216 mg,C电解原理,与电解的计算: 可以利用总反应式或电极反应式,找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关系进行计算; 也可以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建立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计算,一般而言, 在阳极:4e 2Cl2(Br2、I2) O2 4H 在阴极:4e 2H2 2Cu 4Ag 4OH,C电解原理,例2:

8、常温下电解200mL一定浓度的 NaCl和CuSO4混合溶液,理论上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计算推测:原混合溶液NaCl和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t2时所得溶液的pH,实验中发现,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与阴极相比,明显小于对应时间段的理论值。试简要分析其可能原因,C电解原理,例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装置的名称:A 池为_,B池为_。(2)锌极为_极,电极反 应式为_;铜极为_ 极,电极反应式为_;石墨棒C1为_极,电极反应式为_;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3)当

9、C2极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况下),锌的质量变化为(增加或减少)_g,CuSO4溶液的质量变化为(增加或减少)_g,C电解原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分、判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若无外接电源,可能是原电池,然后根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判定。 2.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可能是电解池。 3.若为无明显外接电源的串联电路,则应利用题中信息找出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即为原电池,C电解原理,解答串联电解池问题的重要依据是电子守恒,即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极的电子总数是相等的,各电极上的产物及其物质的量可以不同,但各电极上发生氧化与还原反应时得失电子的总数必须相等,C电解原理,练

10、习:图中电极a、b分别为Ag电极和Pt电极,电极c、d都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在c、d两极上共收集到336 mL(STP)气体。回答: (1)直流电源中,M为_极。 (2)Pt电极上生成的物质是_,其质量为_g。 (3)电源输出的电子与电极b、c、d生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_,4)AgNO3溶液的浓度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AgNO3溶液的pH_,H2SO4溶液的浓度_,H2SO4溶液的pH_。 (5)若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00%变为5.02%,则原有5.00%的H2SO4溶液为_g,C电解原理,进行有关电化学计算时,如电极产物的质量或质量之比,溶液的pH或金属的相

11、对原子质量等,一定要紧紧抓住阴、阳极或正、负极的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这一规律,C电解原理,判断下列各电解池的阴、阳极,KOH溶液,Cd+2NiOOH+2H2O Cd(OH)2 + 2Ni(OH)2,C电解原理,总结:电解池阴、阳极的确定方法,C电解原理,练习:从H+、Na+、Cu2+、Ba2+、Cl-、SO42-离子中,选出恰当的离子组成一种电解质,将电解质溶液按下列要求进行电解(均是惰性电极): (1)电解时电解质含量减小,水量不变,则所采用的电解质是 ; (2)电解时电解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水量减小,则所采用的电解质是 ; (3)电解时电解质和水的质量都发生变化,则所采用的电解质是,C电

12、解原理,练习: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Cu电极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电极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 当电路中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 mol Cu2O 生成,C电解原理,练习:25时,将两个铂电极电解一定量的饱和Na2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逸出a mol气体,同时有Wg 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保持不变,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电解原理,练习: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的电子数为() A0.4mol B0.5mol C0.6mol D0.8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