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常识部分、常识强化练习题

上传人:wdg****h8 文档编号:179072638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常识部分、常识强化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常识部分、常识强化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常识部分、常识强化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常识部分、常识强化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常识部分、常识强化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常识部分、常识强化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常识部分、常识强化练习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常识部分、常识强化练习题:1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 B 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成 C “知识产权”是外来语 D “知道产权”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 正确答案:B 2 计算机的数据是指:( ) A 数字符号 B 声音图像符号 C 文字符号 D 信息的一种量化表示 正确答案:D 6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 ) A4月22日 B12月1日 C3月12日 D5月1日 正确答案:A 8我国政治体制

2、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 A实现依法治国 B坚持人民专政 C建设社会主义政治 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正确答案:C 10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中主要承担“断”的重要任务的系统是:( ) A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B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C行政决策控制审批系统 D行政决策研究系统 正确答案:A 11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 A王安石 B轼 C仲淹 D欧阳修 正确答案:B 12理论的精髓和核心是( ) A解放思想实事 B坚持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A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的基本的观点是:(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3、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实践观点 正确答案:D 14(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A一国两制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解决思想,实事 正确答案:D 15精神文明建设要贯彻( )的方针。 A重在建设的方针 B重在普及的方针 C重在提高的方针 D重在批评的方针 正确答案:C 16以法律为准绳指的是( ) A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必究 B以实体法为依据,不包括程序法 C以刑法民法为准绳,不含行政法经济法 D不包括法规 正确答案:A 17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 A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

4、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正确答案:D 18以下关于行政指导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具有法律强制力 B能够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C属于“积极行政”的畴 D行政指导不需要对方的同意 正确答案:C 2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正确答案:B司法类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部分试题答案及分析发布:事业招聘网 发布时间:2010-08-21 查看次数: 157 1、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

5、,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A、属于强奸预备B、属于强奸未遂C、属于强奸中止D、不构成强奸罪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象不能而导致的未遂。因事实认识错误,不可能达到既遂的未遂称为不能犯的未遂。其中对于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所导致的未遂是对象不能犯的未遂。甲误认为乙是妇女而意图强奸,发现乙是男人后逃跑,符合对象不能犯的未遂的特征,属于强奸未遂,B选项正确。不能因为甲发现乙是男人便不再继续强奸,就认定甲构成强奸中止,因为这是由于甲意志以外原因所致。2、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答案:D解析

6、:本题考查的是犯罪未遂。判断犯罪既遂标准是构成要件说,即犯罪实行行为是否符合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凡符合特定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即为既遂,否则即为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等犯罪未完成形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3、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A、甲打邀约其朋友某一起去实施抢劫B、乙向其朋友某表示要杀掉仇人某C、丙为了盗窃某家财产,毒死了某家的看家犬D、丁为方便对某实施抢劫,对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行为的区别。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的区别在上面已有论述,就不再过多说明。选项A是为了犯罪而勾结共犯的犯罪预备行为;选项B则只是犯意表示;选

7、项C和D都是为了犯罪而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4、甲欲杀乙而向乙开枪射击,子弹从乙的衣袖穿过,恰巧击中了与乙同行的丙,致丙重伤。丙在医疗过程中由于伤口感染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A、故意杀人罪(未遂)B、故意伤害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过失致人重伤罪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性质认识错误。显然,甲主观上具有杀死乙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害乙的行为,但只是犯罪未遂,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罪。甲对丙的重伤,如果有过失,触犯过失致人重伤罪,但甲只实施了一个行为,即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重伤罪之间构成想象竞合犯,按照从一重处断的原则,对甲应以故意杀人(未遂)罪论处;

8、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5、误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A、对象的认识错误B、手段的认识错误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D、行为误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实认识错误的种类。根据行为人对事实认识的错误容,事实认识错误可以分为对象认识错误、手段认识错误、因果关系认识错误等。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显然属于对象的认识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6、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

9、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D、故意杀人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区别。甲过失致乙死亡,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又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即产生杀人的故意,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对象不能犯的未遂。由于行为人的认识错误,又故意实施了第二个行为,实际上

10、第二个行为无法既遂。第二个行为是主体对客体认识的错误,成立故意杀人的未遂。第一个行为和第二个行为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关系,因而认定为数罪。所以最后的正确选项是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7、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刑法中的故意和过失。题中甲为逃避检查,不顾抓着车门的乙,在疾驶中突然刹车,致乙死亡,甲明知其行

11、为会发生危害后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是典型的间接故意。根据题中条件,甲只为摆脱乙,并不具有杀人的直接故意,只是采用了不计后果的方法。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也不构成过失。故正确答案为B。8、黎某,患有神经官能症。一日与其妻在饭馆饮酒时,因受其妻言语刺激,引起强烈愤怒,遂用刀刺杀其妻,致其妻当场死亡。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认为,黎某因患严重神经官能症,心神衰弱,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此,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A、黎某应负刑事责任B、黎某是成年人,应负全部刑事责任C、黎某不负刑事责任D、应当责令他的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限制责任能力人刑事责任的承担。根据刑法

12、第18条精神病人鉴定为无行为能力,不负刑事责任的,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本案中黎某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不适用此条规定,因此,选A。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可以构成【】。A、绑架罪B、劫持航空器罪C、爆炸罪D、走私毒品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10、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揭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A、犯罪客体B、犯罪

13、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犯罪客体。任何犯罪,都要侵害一定的客体,如果某种行为没有或者不可能侵害任何客体,就不能构成犯罪。犯罪客体揭示了犯罪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具体性质和种类,是决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首要因素。没有犯罪客体就没有犯罪,犯罪客体的社会政治意义越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就越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部分试题答案及分析发布:事业招聘网 发布时间:2010-08-18 查看次数: 152 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A、会商B、审核C、注发D、签发答案:D解析:略2、选择文种的重要依据之一是【】。A、公文的容B、公文的主题C、公文的执行效用依据D、公文的发布单位答案:A解析:略3、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A、都要上级请示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C、容涉及基他机关的职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答案:C解析:略4、决定必须由【】。A、党政机关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