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江市永修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企、****资料... 文档编号:179068950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九江市永修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0年九江市永修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0年九江市永修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九江市永修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九江市永修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2020年九江市永修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系统化B、多样化C、复杂化D、专门化【答案】B【解析】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传道授业者、示范者、朋友,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等。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故选B。2、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课的内容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境下形成的纪律属于()。A、自我促成的纪律B、任务促成的纪律C、规则促成的纪律D、集体促成的纪律【答案】B【解析】所谓任务

2、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题干中提出的具体任务是“当堂测验”,因此这种情境下形成的纪律属于任务促成的纪律。故选B。3、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答案】C【解析】学习程序性知识实质上就是掌握做事的规则,即解决问题的方法。故选C。4、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答案】A【解析】传统观点认为,课程是知识。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思想,已经表达了将课程看作知识的倾向。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的近代课程体系主要是在这

3、种观点影响下建立的。这种课程观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就是这种观点的表现。故选A。5、经验主义课程论的观点认为,()是课程的核心。A、社会改造B、知识C、教师D、学生【答案】D【解析】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和罗杰斯,认为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社会改造主义课程是以问题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其主要形式分为核心课程和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是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故选D。6、一般用于教学开始前,主要用来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

4、,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A【解析】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状况进行的预测。目的是摸清学生底细,以便安排教学活动。故选A。7、下列不属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的是()。A、互访B、校外指导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答案】B【解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学校等。B项校外指导不属于学校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故选B。8、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A、学习者B、刺激环境C、反应D、学习内容【答案】C【解析】教学五要素:受教育者、教育

5、者、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故选C。9、()表现在教师的优秀心理品质对学生产生了心理影响,博得了学生的尊敬与依赖,它反映的内容同样是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A、教师权威B、教师威信C、教师品德D、教师魅力【答案】B【解析】教师威信是指教师表现出的优秀心理品质,对学生产生了心理影响,博得了学生的尊敬与依赖。教师威信的作用有:第一,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其教诲的前提;第二,有威信的教师的言行易于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因而加大教育的效果;第三,有威信的教师被学生视为心目中的榜样。故选B。10、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黄炎培C、蔡元培D、杨贤江【

6、答案】A【解析】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故选A。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A、夸美纽斯B、麦克费尔C、华生D、斯宾塞【答案】D【解析】课程是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故选D。12、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A、制定教育目的者的哲学理念B、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C、制定教育目的者的理想人格D、制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答案】D【解析】A、B、C项属于制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故选D。13、下列不属于侵犯了学生的

7、人身自由权的是()。A、以不恰当的方式提供学生成绩B、非法拘禁和限制学生C、非法搜查学生D、非法限制学生表达自由的权利【答案】A【解析】BCD属于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A选项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故选A。14、为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王老师经常查阅学生日记,侵犯学生的权利是()。A、隐私权B、名誉权C、财产权D、受教育权【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

8、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故选A。15、“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答案】C【解析】“理想和未来”是青年期的重要特征。青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故选C。16、“前有断崖,后有追兵”是()。A、双趋冲突B、多重趋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避冲突【答案】D【解析】双避冲突,指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躲避两个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或情境时,因不能同时避开而产生的动机冲突。所谓“前有断崖,后有追兵”就属于这种情况。故选D。17、徐老师在教学中,先是利用大班上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教学的基本知识,而课后又利用

9、小班跟学生探讨、研究知识中典型性、突破性的试题,最后,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徐老师利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C、现场教学D、特朗普制【答案】D【解析】徐老师在教学中,先是利用大班上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教学的基本知识,而课后又利用小班跟学生探讨、研究知识中典型性、突破性的试题,最后,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徐老师利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特朗普制。故选D。18、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答案】A【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

10、远景的间接性动机。题干所述正是远景的间接性动机的概念。故选A。19、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答案】A【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题干所述正是远景的间接性动机的概念。故选A。20、在编选校本教材时,尚老师一丝不苟地审查每一篇文章,即使插图的一点小瑕疵,她都会改正过来。这表明尚老师()。A、诲人不倦B、公正待生C、勤恳敬业D、廉洁奉公【答案】C【解析】尚老师的做法体现出了对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表明尚老师勤恳敬业。故选C。21、小林的

11、妈妈给刘老师送来贵重礼品,请刘老师给小林调一个好座位,刘老师收到礼品后给小林调换了座位。刘老师的做法()。A、体现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B、说明利用职位谋取私利C、表现出刘老师善解人意D、说明刘老师关爱学生【答案】B【解析】廉洁从教的要求:公正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抑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题干中老师的做法明显违背了廉洁从教,利用职位谋取私利。故选B。2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这种教学方法是()。A、指导法B、练习法C、演示法D、实验法【答案】B【解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

12、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23、()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反馈D、课外辅导【答案】A【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评价。其中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故选A。24、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A、教育漫话B、

13、教育学C、学记D、雄辩术原理【答案】C【解析】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其内容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中国的教育经验。它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故选C。25、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泛智”思想的百科教育家是()。A、卢梭B、夸美纽斯C、杜威D、赫尔巴特【答案】B【解析】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和教育要适

14、应自然,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新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故选B。26、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A、直线式B、螺旋式C、分科式D、综合式【答案】B【解析】教科书的编排形式通常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故选B。27、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A、教师的知识B、教师的能力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期望【答案】D【解析】罗森塔尔效应又称期待效应,强调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故选D。28、学生在解答复杂应用题和作文时,在群体情境中往往不如单独完成效果好。因为()。A、社会助长B、社会抑制C、从众D、责任扩散【答案】B【解析】社会抑制是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降低的现象。题干中学生在解答复杂应用题和作文时,在群体情境中不如单独完成效果好,就属于社会抑制现象。故选B。29、()对于“课程”的定义主要是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基本相似。A、孔子B、朱熹C、王夫之D、曾国藩【答案】B【解析】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