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主任公文写作内部授课讲稿(透彻!)(2021年整理)

上传人:tan****vip 文档编号:179065783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委办主任公文写作内部授课讲稿(透彻!)(2021年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市委办主任公文写作内部授课讲稿(透彻!)(2021年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市委办主任公文写作内部授课讲稿(透彻!)(2021年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委办主任公文写作内部授课讲稿(透彻!)(2021年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委办主任公文写作内部授课讲稿(透彻!)(2021年整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汇报人:时间:市委办主任公文写作内部授课讲稿(透彻!)市委办主任公文写作内部授课讲稿(透彻!)市委办主任公文写作内部授课讲稿(透彻!)文稿服务既是我们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在机关工作的必备技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文稿服务的一些心得体会。文稿服务,既包括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14 种公文,也包括领导讲话、致辞、经验总结材料、感谢信等各类应用文体。今天,主要是结合平时的工作实际,特别是我们自己在文稿服务中犯过的一些错误和个别部门报送材料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操作层面,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我们的一些感悟。在说问题之前,我先谈一个观点,

2、文无定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写文章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绝对正确的结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写文章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写稿?什么场合用?什么背景用?受众是谁?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不同的场合、背景、对象,文章的写法是不同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叙述方式也是不同的。如果搞不清楚这个问题,就有可能下笔千里、离题万里。我认为,文稿服务要力戒五个问题,在五个字上下功夫。01 力戒空洞无物,在实字上下功夫 文稿,它的意义不是起草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而是要让受文者知晓、领会、理解、贯彻、执行。因此,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丰满、实在,不能空洞无物。目前,从个别部门报上来的材料来看,内容不实是

3、第一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宏观有余、微观不足,只有原则性,缺乏操作性。有的文稿,看了后不知道该怎么去开展工作,不知道开展这项工作究竟该达到什么目标,感觉不到这项工作做与不做、做好与不做好有什么区别。前一段时间,某个部门起草了一个意见,其中一个部分是讲明确工作目标。里面写到:要实现全市加快建设一批、开工建设一批、争取入规一批的新突破,后面没有具体的数据,戛然而止。既然是目标,就应该量化,但看了后不知其所以然,也无法督查考核,相当于没说,这就没有起到制定文件想到达到的效果、目的。二是空话套话太多,渲染铺陈,虚无飘缈,不着边际。文稿要讲究效用性,但有的同志不明白其中之义,总是为文采而著

4、文章,为文采而写材料,文稿里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藻,有的甚至还特别讲究这些词藻语句的运用方式,或对偶,或排比,煞费苦心。应该这样讲,适当的渲染铺陈可以使文稿增色不少,但过分注重就会适得其反。有一个部门,给书记起草了一个讲话稿,本身是一项非常具体、非常实在的工作,但里面都处充斥着大道理,到处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比如,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说了半天都没说到工作上来,看了后让人觉得很空洞,很乏味,很无聊,当然也令我们大家很受伤,浪费了大家的时间,怎么不叫很受伤呢!三是片面追求形式美观、结构匀称,生编硬造,无话找话。有的同志很喜欢

5、三三制的结构,一篇文章分三点,每个部分又三点。于是,在写作中,其实在某个部分只有一两点实在、有新意的思想,为了形式美观,敷衍成篇,硬拼凑出三层意思来。还有的虽然三点内容都合理,但个别部分内容很少,为了追求三点字数基本一致,东抄西凑了些语言凑字数。形式固然重要,但形式必须服从于内容,服务于内容。我们如果一味追求形式美,结构美,东拼西凑写一些无关痛痒、无病呻吟的话,把一些可写可不写的话也写进去,不但文字冗长,而且容易把新鲜和重要的思想,淹没在一般化的东西里面,冲淡主题。我们在从事文稿服务时,一定要力戒空洞无物的倾向,尽量把文稿写实。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说理论,主要是为实际服务,立足点在实际,

6、在于推动我们的工作。这是我们从事文稿服务的根本出发点。这个实际,就是我们部门的实际,我们单位的实际。必须坚持从我们的实际出发,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写自己的东西,不能下抄上、如法炮制,同时也要体现针对性。二是注重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说话,就是要使用真实、准确、有权威性的数据。比如上级来检查项目工作进展情况,我们在起草汇报材料时,就应该写明总的项目完成投资多少、增长多少,续建项目多少个,完成投资多少,新开工项目多少个,总投资多少亿元,其中亿元项目多少个,新引进项目多少个,总投资多少,等等。甚至有必要把一点重点项目的情况也说一下。但是在数据运用上,不能让数据打架:不能在不同的地方数据不相同(举例)

7、;不能让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上经不起推敲,一看就是拍脑壳得来的数据(举例)。还有,不能数字与内容不对等。比如说是 9 个项目,如果只点两三个,后面加个等字,这就是正确的,但 9 个项目点了 8 个,后面也加一个等字,肯定就有问题,明显漏掉了 1 个。不能数字表述方式前后不一致,一会儿用文字表述,一会儿用阿拉伯数字。(比如,不能写九十年代,应为 90 年代)。还有,该使用模糊语言却使用了准确数字,该使用准确数字却使用了模糊语言,使人难以信服。三是尽量把措施写具体。我们部署某一项工作,比如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就要写出目标是什么,重点是什么,分哪几个阶段,每几个阶段要做哪几项工作,达到什么标准,责任领

8、导、责任部门是谁,怎么样强化保障等等,让人一看就知道、就明了。我们向上级党委、政府报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就要写清楚在学习传达上做了哪几样事情,在具体贯彻上提了什么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采取了哪几项措施,落实了哪些责任,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等,尽可能采用写实手法,少用一些概括性的语句。四是不刻意铺陈渲染。如果刻意渲染,就会导致修辞失体,虚浮不确切。如某市乡镇企业局的关于我市乡企迎接 WTO 挑战的通报的前面部分这样写道,国际化经济浪潮汹涌澎湃,怀有强国之梦的国家就是以能加入 WTO 为最高梦境。随着入关的脚步一天天逼近,我市的乡镇企业大军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精神抖擞。我市乡镇企业局深入学习&bd

9、quo;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抓实干,使我市乡镇企业的局面生机盎然,发展蒸蒸日上,千帆竞发,波澜壮阔,入关前的我市乡镇企业的形势十分喜人.这段内容,表述事实渲染铺叙、修辞不得体,给受文者的第一印象是:浮华夸饰,矫揉造作,堆砌华丽词藻,滥用辞格,一点儿也不实在,必然引起受文者的厌烦、反感。02 力戒烦冗啰嗦,在简字上下功夫 烦冗啰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面面俱到、四平八稳。有的同志片面地以文稿的长短来衡量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开长会、写长稿、讲长话就是很重视,短了就不重视,就没水平,有失部门和领导身份。所以,常常把文稿写得很长,写成宏篇巨著,洋洋万言,主次不分,像开中药铺似的。二是结构庸肿

10、,系列化、集团化。有的同志写文稿,层次很多,第一是一二三四,第二是扩号一二三四,第三是阿拉伯数字一二三四,第四是圆圈一二三四,第五是英文字母 ABCD。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成因时,也是一二三四五六七,条分缕析,不厌其细。看上去很全面,很有条理,实际上是烦冗散乱,把自己最精彩、最吸引人的东西淹没了。读了一篇文章下来后,你根本记不清他在说什么,记不住其中的重要观点。三是语言表述不简炼、不干净。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很多。有的是句子很长,中间既有顿号,又用和、与、及连起来,一口气读不完,稍不注意,读稿子的人要读窒息,心脏停止跳动半分钟。有的是一个意思翻过去说,又覆过来说,反复解释阐述。还有的是,话虽通顺,但用

11、了很多介词短语,致使语句不简洁、明快。比如,市委对抗旱救灾工作非常重视,如果改成市委非常重视抗旱救灾工作,你看,角度变了(由被动为主动),对象变了,文字也简洁多了。精文简会、提倡写短文是市委、市政府抓行政效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市委、市政府对一些文件字数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如党代会报告不超过 1万字,一般文件 2000、重要文件 3000、请示报告 1500 以内等。2008 年党代会报告只有 5000 余字,开创了全国党代会报告最短的先例。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其积极意义,在简字上下功夫,努力让文稿简短、简洁。第一,尽量写短句子。关于文稿语言的要求,主要是两通一短,两通,即通俗、通顺,一短,即

12、句子要短。当然,我们强调使用短句子,并不排斥长句子,只是一定要少用,尤其是那种一口气读不完的句子。一定要简明扼要,文约事丰。在这方面,大家可以读读毛泽东同志 1942 年写的反对党八股。第二,注意材料取舍。文稿的篇幅长短与材料取舍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必须用主题去统率材料,用材料去表现主题。凡是与主题关系密切的,能有力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就选用;凡是与主题关系不大,不能很好反映主题的材料就要舍弃。切实做到宁缺毋滥,舍得忍痛割爱。一定要选择那些能反映观点、支持观点的材料,力求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在总结经验时,不能把所有的材料都选进去,一定要把握住重点,选取那些特色鲜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13、的材料。03 力戒雷同僵化,在新字上下功夫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领导去开会。没带笔记。千篇一律。有人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鹤立鸡群和鸭立鸡群有什么不同?只见鹤而不见鸭。为什么,因为相对于鸡而言,鹤仪表堂堂、超群绝伦,显得很突出,但鸭与鸡相比,无论是是身高、体重、形态,都差不多,很一般化,很容易淹没在鸡的海洋中。同样的道理,公文起草,最怕的就是失去独特的个性、风格,寻常普通,雷同僵化,照搬照抄,千人一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貌相同,没有一点新意,没有一点儿灵气。从我们平常了解的情况来看,雷同僵化主要有以下具体表现。一是照搬照抄上级文件。比如,起草文件时,有时省、市两级文件竟如出一辙,除了把我

14、省改为我市外,差不多全盘照搬。又如,给领导起草讲话稿时,今年的讲话稿跟去年一样,有时是结构一样,有时是内容、结构、观点都差不多。二是文稿模式化、程式化。缺乏生动性、新鲜感。有的领导在布置文稿任务时,开头怎么写,正文怎么写,结尾怎么写,规定得很详细。结果,写出来的材料,内容似曾相识。比如,文稿主体内容都是一个模式:意义作用目标任务思路措施加强领导。又如写加强领导,就是一要各级领导重视,列入议事日程;二要加大工作力度,层层狠抓落实;三要健全各项制度,严格基础管理;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又如总结工作经验,就是一是领导重视,加强指导;二是层层发动,提高认识;三是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四是落实制

15、度,带好队伍。众稿一词、千人一面,使文稿失去了生气、灵气、秀气。造成雷同僵化的原因很多。有的是新手上路,还在模仿阶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文稿人员在不断流出和输入,这些从事文稿服务的新手,认为走前人走过的路就是对的,还不敢大胆地创新,主要是模仿别人、前人写;有的是油条,怕动脑壳,不愿下功夫去琢磨,应付了事,图完成任务。(逾期不报、过期不报)公文写作如同材料加工厂,每天都在加工制造,要写出一篇有见地、有新意、能吸引人的稿件确实不易,可以说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怎样避免雷同僵化,写出有新意的稿件来呢? 一是选取新材料。我们一方面要随时了解领导的所思所想,关注领导的兴奋点,要力求与领导不断变化的思想、理念同拍同步,不落后,不掉队。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随时留心一些新事物、新思想、新观点,随时掌握外地的经验做法,自觉地融入到文稿中去,让文稿鲜活起来,靓丽起来。二是提炼新观点。有了新材料,简单堆砌不行,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注入自己的思想,从而提炼出一些新鲜的观点出来。三是采用新表述。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即便是同一项工作,我们也不能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