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一2013年高一化学随堂练习02-03氧化还原反应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9004299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必修一2013年高一化学随堂练习02-03氧化还原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 必修一2013年高一化学随堂练习02-03氧化还原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 必修一2013年高一化学随堂练习02-03氧化还原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 必修一2013年高一化学随堂练习02-03氧化还原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 必修一2013年高一化学随堂练习02-03氧化还原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 必修一2013年高一化学随堂练习02-03氧化还原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必修一2013年高一化学随堂练习02-03氧化还原反应(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化还原反应11、(2013广东高考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实验室用NH4Cl 和Ca(OH)2制备NH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化合价有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无变化,非氧化还原反应来源:Zxxk.Com 【解析】选D。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时,Na2O2中O从-1价既升到0价又降到-2价,所以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来源:学科网ZXXK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时,Al2O3中A

2、l从+3价降到0价,O从-2价升到O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工业上合成氨是利用N2和H2反应生成NH3,也是属于固氮中的一种,其中N从0价降到-3价,H从价升到+1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2NH4Cl+ Ca(OH)2=CaCl2+2NH3+2H2O,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2、(2013海南高考6)6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 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 M B. M2+ CM3+ D. MO2+来源:学科网【解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设M的化合价变为x,则(5-x)0.020.1=0.06,可得x=+2。【答案】B(2013上海

3、高考15)3、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来源:学科网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7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Cl-来源:学_科_网Z_X_X_K15. D【解析】本题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考生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断能力。a

4、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说明Cl2分别与KI、NaBr作用生成I2、Br2,可证明氧化性:Cl2I2、Cl2Br2,无法证明I2与Br2之间氧化性的强弱,A项错误;C处先变红,说明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后褪色,则证明氯气与水生成具有漂白性物质,B项错误;d处立即褪色,也可能是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中和了NaOH,C项错误;D处变红说明Cl2将Fe2+氧化为Fe3+,证明还原性:Fe2+Cl-,D项正确。4、(2013上海高考22)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 mol 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

5、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 A1:1混合的Pb3O4、PbO B1:2混合的PbO2、Pb3O4C1:4:1混合的PbO2、Pb3O4、PbO D1:1:4混合的PbO2、Pb3O4、PbO AD【解析】本题通过元素化合物转化考查考生计算、分析推理能力。PbO2受热分解得到氧气和铅的氧化物的混合物(Pb为+4、+2价),铅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再与盐酸作用时,+4价Pb还原为+2价,Cl-被氧化为Cl2,此时得到溶液为PbCl2溶液,利用“电荷守恒”知1molPbO2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共转移2mole-。设该过程得到O2的物质的量为3xmol,则Cl2

6、的物质的量为2xmol,利用电荷守恒可得:3x4+2x22,解得x0.125,故知1mol PbO2在受热分解过程中产生0.375molO2,利用原子守恒可知受热后的剩余固体中n(Pb):n(O)4:5,结合选项可知只有A、D项满足n(Pb):n(O)4:5,故答案为:AD。来源:学科网ZXXK5、(2013四川高考13)13.向27.2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Cu与Cu2

7、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B. 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解析】选B。根据题意得到的金属离子的沉淀为氢氧化铜0.4mol,根据元素守恒可以确定原混合物中有铜0.2mol有氧化亚铜0.1mol,将溶液变成中性时消耗硝酸1mol,沉淀铜离子只消耗了0.8mol,因此反应过程中硝酸过量0.2mol,由于固体混合物与硝酸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为+2价,化合价升高了0.4+0.2=0.6mol,硝酸中氮原子的化合价由+

8、5价降低为+2价,因此生成的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氮元素守恒可以判断原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2mol浓度为2.4mol.L-1。6、(2013上海高考20)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C每生成1 molCu2S,有4mol硫被氧化 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硫被氧化AD【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意在考生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计算能力。由反应方程式知在反应中CuFeS2中Cu化合价降低还原为Cu2S、CuFeS2中

9、1/4的S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SO2;O2在反应后化合价降低,还原为SO2,因此可知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项正确;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错误;每生成1molCu2S,有1molS被氧化,C项错误;利用反应知转移6mole-,有1molS被氧化,D项正确。7、 (2013 安徽高考 7)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储氢释氢为:NaHCO3+H2 HCOONa+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储氢过程中,NaHCO3被氧化 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H2O放出2.

10、24L的H2【解题指南】根据题给化学方程式从不同角度分析:题目给出的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变化物质结构的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及气体摩尔体积【解析】选B。来源:学科网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储氢原理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错误BNaHCO3 、HCOONa均属于盐类含离子键,酸根内部含共价键。正确C储氢过程中NaHCO3 中C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被还原。错误D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求出氢气的体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是2.24L.错误8、(2013上海高考11)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一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L氨气完全反应,并

11、转移n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D【解析】本题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考生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计算能力。NH3被催化氧化转化为NO,转移电子数为5,由题意可得5VL/22.4Lmol-1NAn,解之得NA22.4n/5V,故答案为:D。9、(2013山东高考7)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碱性、酸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解析】选C。A项,有些化合反

12、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H2O+CO2 =H2CO3,只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有些金属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B错误;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率,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C项正确;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为C5-C11的烃,仍为混合物,D项错误。10、(2013 安徽高考 25)(16分)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Y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Z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来源:学科网ZXXKWW有多种化合价

13、,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来源:学.科.网Z.X.X.K(2)X的电负性比Y的 (填“大”或“小”);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3)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在X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 。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思路分析如下:根据题给信息确定元素种类

14、是解题的基础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运用同周期元素递变规律比较电负性和稳定性有机与无机知识的融合,发散思维能力的展示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常见反应【解析】由题中信息可推知X、Y、Z、W分别为C、O、Na、Fe四种元素。Fe位于周期表第4周期第族元素,其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最外层有2个电子。X(C)、Y(O)位于同一周期,自左向右电负性增大,故X的电负小比Y的小,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较稳定的为H2O。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在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应注意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一部分升高,一部分降低。本小题为发散型试题,答案不唯一。烃分子中含有两种氢原子的烃较多,如丙烷(CH3CH2CH3)、丙炔(CH3CCH)等,由C、H、O三种元素形成的分子很多,但形成的无机阴离子只有HCO3,因此能与HCO3反应的分子必须为羧酸,如CH3COOH等。【答案】(1)四 2 (2)小 H2O (3)(4)丙烷(其他合理答案均可)CH3COOH+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