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赏析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79003701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神赋图赏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洛神赋图赏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洛神赋图赏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洛神赋图赏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洛神赋图赏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洛神赋图赏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神赋图赏析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洛神赋图赏析,中国十大传世精品国画,欣赏,洛神赋图赏析,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 藏故宫博物馆 步辇图唐代,阎立本 藏故宫博物馆 唐宫仕女图唐代,张萱、周昉 藏故宫博物馆 五牛图唐代,韩滉 藏故宫博物馆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前段剩山图藏于浙江博物馆 后段无用师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汉宫春晓图明代,仇英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百骏图清代,郎世宁 原作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洛神赋图赏析,视觉表达文学的艺术杰作 洛神赋图,洛神赋图赏析,洛神赋图局部播放,洛神赋图赏析,洛神赋图

2、赏析,一、作品简介,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 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 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 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 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 无不展 现一种空间美,洛神赋图赏析,三、顾恺之其人轶事,1、顾恺之其人: (348 409 )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yao)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洛神赋图赏析,在这

3、一时期,绘画上被称作画祖的顾恺之和他的卷轴画最有代表性。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很有水平,他留下来的文字作品有论画、画云台山记等。他提出的“传神论”成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之一。根据记载,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七十多件,他画过历史故事、神佛、人物、飞禽走兽、山水等。可惜,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卷轴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三幅卷轴画的摹本了,它们是迄今中国发现较早的卷轴画。 顾恺之和陆探微、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三个最重要的画家,代表了汉代美术得到迅速发展和成熟的人物画艺术。他们三人绘画地位的高下,在南宋常常为人所议论。比较三人成就,曾有这样的评语:“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其中张僧繇的笔法被称之

4、为“疏体”,顾、陆的笔法称之为“密体,顾恺之其人,洛神赋图赏析,2、顾恺之奇闻逸事,史载顾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xia)之”,别人戏弄他,完全是因为顾恺之本人是个“嘻哈派”,他是经得起开玩笑的。 顾恺之在月下独咏诗歌,邻居谢瞻刚开始还听着新鲜,不断叫好,顾恺之非常得意,谢瞻却要睡觉了,又不忍心扫了他的兴,就叫替自己捶腿的仆人代自己赞叹,顾恺之不觉有异,一直独咏到天明。这是顾恺之的“真痴”。因为顾恺之对他的才华一向自负,虽然,他以画留名青史,但他的文才很好,冠之以“文学家”的称号,他当之无愧,洛神赋图赏析,眼睛一点,点来一百万 顾恺之有一次给人画扇面,扇面上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的像,但

5、都没点上眼珠,他就把扇子还给人家。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郑重其事地回答说:“怎么能画上眼珠呢?点了上面的人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洛神赋图赏析,关于顾恺之画眼点睛,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晋哀帝兴宁二年(三六四年),建康(南京)的瓦官寺要修建,僧侣向京城士大夫募款,但回响不太热烈,眼见修建计划无疾而终,顾恺之却慷慨的认捐一百万钱。顾恺之不是什么有钱人,他哪来的一百万?谁都不相信他办得到,但看他话讲得那么满,似乎胸有成竹。顾恺之要求寺僧,把寺里一面墙粉刷洁白,让他在里面作画。他闭门一个多月,画了一幅“维摩诘居士像”,画作大体完成,只差眼珠没点。就在准备点睛当天,顾恺之请寺僧打开城门,让民众

6、参观,并规定,头一天来观看的人,捐钱十万,第二天五万,第三天随意乐捐。头一天,许多人为了争睹顾恺之“开光点眼”,涌入瓦官寺。顾恺之当众起笔点睛,说也神奇,只那么一点,整个画像便活龙活现。民众闻讯而来,很快的,一百万钱便凑足了。这幅维摩诘壁画像也就成为他的名作,洛神赋图赏析,用飞白掩饰眼疾 顾恺之是这么的聪明。有一回,他为殷仲堪画像,殷先生有眼疾,画出来不好看,他不愿入画,顾恺之再三保证,画出来包君满意。怎么画呢?顾恺之用“飞白”的技巧作画。飞白指的是笔画露白,仿佛枯笔所写,顾恺之用飞白的巧妙手法处理殷仲堪的眼睛,既传神,又不失其美,令人赞叹不已,洛神赋图赏析,1、时代背景:魏晋南北朝,与秦汉相

7、比,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最明显的一点,是它动荡不定的争执局面。因此历史学家曾经把它和欧洲的中世纪相提并论,称之为“黑暗时期”。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魏晋名士、大书画家,如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画家:顾恺之;石窟艺术方面: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书画艺术是他们体现强烈自我意识的理想形式,所以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都由此转化为深刻的艺术表现,引导中国向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发展。现在让我们走进魏晋南北朝绘画名家顾恺之的生平绘画,背景,洛神赋图赏析,2、洛神赋现实故事背景,a.曹植所爱的女子甄氏,在他的父亲曹操的决定下,为他的哥哥曹丕夺去。甄氏在曹丕那里,没有得到稳固的爱情死得很惨,她死后,曹丕

8、把甄氏遗留的玉镂金带枕给了曹植。曹植在回归他自己的封地的路上经过洛水,夜晚梦见了甄氏来会他,悲痛之余作了一篇感甄赋,塑造了洛神(传说伏羲的女儿,在洛水溺死后为神)的动人形象,也就是被他美化了情人的形象,甄氏的儿子曹叡将它改名为洛神赋,b.传说魏武帝曹操之子曹植少时曾遇上蔡县令甄逸 之女甄宓12 相恋,后甄宓嫁给曹丕为后,生子 明帝曹叡后,惨遭迫害致死。曹植获得甄后遗枕 ,感而生梦,写出感甄赋13 ,以作纪念, 明帝曹叡将其改为洛神赋,洛神赋图赏析,3、洛神赋故事神话背景,洛神赋:洛神是传说中伏羲之女,溺于 洛水,化而为神,世人称之为宓妃。将甄后和洛 神相提并论,实际上是对故人的怀念和感情寄托,

9、伏羲:上古神话人物。又名女娲,娲皇、 羲皇,子女宓f妃。阴阳同体,创造世 界万物,制定了规矩,“龙”的精神思想由来,宓( f)妃:(公元182或183221年) 名甄洛,字嫦娥,别称宓妃,庙号文昭 皇后。非常漂亮,年轻时在洛河边戏 水淹死,后被封为洛水之神,即洛神,洛神赋图赏析,为楚辞名家宋玉所作,紧承高唐赋而来,由梦 遇巫山神女,进入对其“夺人目精”之美的刻画,再写神 女拒绝楚襄王,是描写美女的名篇。神女为天帝赤帝 (炎帝)之女,名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神女的 身姿,化身为各种形象,在后代美女赋中反复出现,曹 植洛神赋中宓妃,就是它的余韵,4、洛神赋典故由来神女赋,洛神赋图赏析,洛神赋节

10、选,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洛神赋图赏析,洛神赋图,取材于三国曹植的洛神赋。原作描述的是诗人情场受 挫未能与所爱的人在一起,而通过神话寓言,在想象的空间中让自己与洛边 美丽的仙女洛

11、水神相遇,以释放自己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此画很好地 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在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原作所传达的思想。它 是书画境中的另一种毫不逊色的洛神赋,洛神赋图故事叙述,洛神赋图赏析,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 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 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整个画 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 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 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12、,洛神赋图故事叙述,洛神赋图赏析,三、顾恺之其人轶事,1、顾恺之其人: (348 409 )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yao)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洛神赋图赏析,在这一时期,绘画上被称作画祖的顾恺之和他的卷轴画最有代表性。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很有水平,他留下来的文字作品有论画、画云台山记等。他提出的“传神论”成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之一。根据记载,

13、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七十多件,他画过历史故事、神佛、人物、飞禽走兽、山水等。可惜,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卷轴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三幅卷轴画的摹本了,它们是迄今中国发现较早的卷轴画。 顾恺之和陆探微、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三个最重要的画家,代表了汉代美术得到迅速发展和成熟的人物画艺术。他们三人绘画地位的高下,在南宋常常为人所议论。比较三人成就,曾有这样的评语:“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其中张僧繇的笔法被称之为“疏体”,顾、陆的笔法称之为“密体,顾恺之其人,洛神赋图赏析,2、顾恺之奇闻逸事,史载顾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xia)之”,别人戏弄他,完全是因为顾恺之本人是个“嘻哈派”,他是经得

14、起开玩笑的。 顾恺之在月下独咏诗歌,邻居谢瞻刚开始还听着新鲜,不断叫好,顾恺之非常得意,谢瞻却要睡觉了,又不忍心扫了他的兴,就叫替自己捶腿的仆人代自己赞叹,顾恺之不觉有异,一直独咏到天明。这是顾恺之的“真痴”。因为顾恺之对他的才华一向自负,虽然,他以画留名青史,但他的文才很好,冠之以“文学家”的称号,他当之无愧,洛神赋图赏析,眼睛一点,点来一百万 顾恺之有一次给人画扇面,扇面上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的像,但都没点上眼珠,他就把扇子还给人家。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郑重其事地回答说:“怎么能画上眼珠呢?点了上面的人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洛神赋图赏析,关于顾恺之画眼点睛,还有这么

15、一段故事:晋哀帝兴宁二年(三六四年),建康(南京)的瓦官寺要修建,僧侣向京城士大夫募款,但回响不太热烈,眼见修建计划无疾而终,顾恺之却慷慨的认捐一百万钱。顾恺之不是什么有钱人,他哪来的一百万?谁都不相信他办得到,但看他话讲得那么满,似乎胸有成竹。顾恺之要求寺僧,把寺里一面墙粉刷洁白,让他在里面作画。他闭门一个多月,画了一幅“维摩诘居士像”,画作大体完成,只差眼珠没点。就在准备点睛当天,顾恺之请寺僧打开城门,让民众参观,并规定,头一天来观看的人,捐钱十万,第二天五万,第三天随意乐捐。头一天,许多人为了争睹顾恺之“开光点眼”,涌入瓦官寺。顾恺之当众起笔点睛,说也神奇,只那么一点,整个画像便活龙活现

16、。民众闻讯而来,很快的,一百万钱便凑足了。这幅维摩诘壁画像也就成为他的名作,洛神赋图赏析,用飞白掩饰眼疾 顾恺之是这么的聪明。有一回,他为殷仲堪画像,殷先生有眼疾,画出来不好看,他不愿入画,顾恺之再三保证,画出来包君满意。怎么画呢?顾恺之用“飞白”的技巧作画。飞白指的是笔画露白,仿佛枯笔所写,顾恺之用飞白的巧妙手法处理殷仲堪的眼睛,既传神,又不失其美,令人赞叹不已,洛神赋图赏析,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 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 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艺术特色:春蚕吐丝,四、艺术魅力,洛神赋图赏析,五、价值,洛神赋图赏析,中国绘画史犹如一部中国的历史剧,用传奇的文房四宝,绚丽的色彩, 优美的线条,描绘一幅幅神奇的历史。中国的绘画艺术,在世界绘画史上 独树一帜。独特的技法,独特的画笔,独特的意境,独特的中国元素,是 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学习,洛神赋图赏析,六、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