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十则》分析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8996901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 十则》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语 十则》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语 十则》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语 十则》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语 十则》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 十则》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 十则》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则分析 (一)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大意: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分析:此章在谈论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 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看似安于贫穷的行为,但其原因并非安贫,而是乐道。而其所乐的是何道呢?所乐之道有二:一是因为其志在学习及其所带来的乐趣,所以无暇顾及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亦即学而篇首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意;二是因为不取不合义的利,故乐自义来。除此之外,“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亦还有一层较为

2、消极的意义即是:注重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便容易因陷于物欲而失其应有的向学之志。 拓展:论语中另有三章与这“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意境相似。 述而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的是粗食,喝的是冷水,弯起手臂当作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它的乐趣啊。至于那些用不合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不过像是天边的浮云一样)。 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颜渊的德行修养真不错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一般人都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忧愁,颜渊却能持续地保有他的快乐。颜渊的德行修养真不错啊)

3、。 里仁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说:读书人嘴里说着要立志追求人生的大道理,但却又认为简陋的衣服与粗糙的食物是为可耻,如此之人是不值得与他讨论任何东西的)。 论语中另还有两章也可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以及求知的急迫。 述而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知道以后就对子路说:你为何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啊,一但发愤用功就忘了吃饭,从中得了快乐就忘记烦恼,甚至连自己已经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2.“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则在论语中出现于八章,其意义或为勤勉,或为聪敏

4、,亦属于构成仁的众德之一。)谨言一向是孔子欣赏的德行及教学的重点,它和敏合在一起,亦见于里仁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基本上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大同小异的,但是既然把“敏于事而慎于言”放在这章主要在谈论为学精神态度的章节中,其敏于事的对象,应该主要是指求学,而求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修文(知识技艺等外在的修为),质的修养(内在的品性道德等修养)亦属其范围;另一方面,慎于言则多少有些强调以下几章的意思为政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我来教你如何才是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如此才是求知的态度)。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不过却是相当有道理

5、的。对于知道的事情要有信心,对不知的事情要承认不知,如此才能脚踏实地学习。比方说:对于猫狗只知道猫不知道狗,那看到狗时就一定知道它不是猫,但是只知道它不是猫,并不等于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止于此,就是以不知为知,而非不知为不知了。一定要承认自己并不知道它是什么,进而再去学习,才有可能知道它其实是狗。述而篇,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孔子说:也许有人是自己完全不懂却还去创作的,我与他们不同)。子路篇,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君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事,应有所保留而不说)。子张篇,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子贡说:君子可以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智能,也可以由一句话表现出他的不明

6、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 另外,在阳货篇及尧曰篇里都提到了敏的好处:“敏则有功”(勤勉做事就一定会有成果)。 最后如果做到了好学就是君子了吗? 以论语其它部份一齐看来,狭义的君子要好学,要博学,并以所学之质来依仁近仁,以所学之文来作为建立义的基础,然后还要尽量时时刻刻以义为行事准则而守礼。那本章为何读起来有点好学即成君子的感觉?这与孔子讲学时十分注重学生个人的资质及推悟的知,并且喜好的“两端四角式”启发教学有关。 综合以上整理,本章应详译为:要想成为一个君子,好学是一个必须的条件。而要作到好学,一定得先要坚定学习求知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之追求,以免陷于物欲进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在学习

7、的过程中则应该要勤快努力地全力以赴,并忠实地检讨自己对真知是否了解;遇到有机会时,也应向任何学有专精的人士请益,并验证自己所学。如此都能做到了,才称得上是好学的人。 (二) 1 语译 孔子说:“由啊!我教你知晓道理的方法吧!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是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这才是智慧! ( 第二种解释 仲由啊,怎么去掌握所学来的“诲”,你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吗?那就是,自己已经知道了的所学就应该去实践它,自己所不知道的学问就应该想法去学会它,这才是获得大学问的正确方法啊! ( 诲女知之乎: 诲,教也。女,犹“汝”,你。知之,知晓道理的方法。) 2研析 待人处世,首贵真诚,为学求知亦是

8、如此。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待知之事却无穷无尽。如果强不知以为知,自以为是、道听涂说、以偏概全,小则炫耀自己,哗众取宠;大则贻误苍生,害人无数。为师者,强不知以为知,必致误人子弟;当权者,强不知以为知,必会残杀善良百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是一种自我省察的工夫,认清自己,正视自身的不足,而且勇于承认自己有所不知,去除心中既有的框框,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3 延伸思考 (1) 您觉得,什么样的心最容易让人犯下“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 (2) 当这样的心出现时,会造成哪些问题?该如何去除?” 【说故事时间】 孔子知礼 孔子年轻时,就以知礼而

9、名闻乡里。有一次,孔子初入太庙助祭,每件事都要问人,好象并不懂礼,有人就讥笑他徒有知礼之名,而无知礼之实。孔子听到了,就说:“这正是礼啊!” 孔子在当时虽已有“知礼”之名,但是对于不知或不很明白的事物,他还是虚心求教,绝不充不知以为知。 富翁回借牛人 浮白斋主人记载:有人写信向某富翁借牛,信送到时,刚好有客人在座,富翁不识字,却装模作样,打开书信,看完之后对送信人说:“知道了!等一下我自己会过去。”这是强不知以为知的笑话 (三)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语意: 孔子说:“见到贤德的人就自发地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德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那样的缺点。” 这一章很容易理解,但

10、做起来就难了。君子看到别人的长处就自然而然地想向人看齐,跟人学习。小人看到别人的长处就内心恐惧,恨别人超过自己,怕别人夺走他的名利。只有消除了嫉妒之心的人才能做到见贤思齐,要想消除嫉妒之心就需要淡泊名利,要淡泊名利就需要有广阔的胸怀,要想开阔胸襟就需要体悟天地大道,体悟天地大道需要广博的知识。因此,追求真理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我们接着往下看。 2 拓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会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的行为:为别人出谋画策有尽心尽力了没有?跟朋友交往遵守信用了没有?老师传授的知识温习了没有?” 这是曾子的名言,从这里可以看到他对生活

11、的严谨态度,做人做事的高度自觉自律。 不过从下面孔子的话来看,这还不是最好的,不然的话老夫子当不会有如此感叹。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说:“完了吧,我还没有见到过能够发现自己的过错而自我批评的人。”) 我们把这两章联系起来一看的话,就会觉得很矛盾,曾子的每日三省和这里的“见其过而内自讼”不是一样吗?我们无从考证孔子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情形下说的这句话,如果他不知道曾子的话才有这样的感慨的话,我们现在告诉他,倒是了却了他的一桩心病,他在天之灵,当会一笑开怀感谢我们。不过我认为,曾子的话他应该是知道的,不过曾子的“吾日三省”只是停留在“省”的层面,只是反省,还没有达到

12、“内自讼”自我批评的深度,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缺点之后更进一步才是自我批评。所以孔子才会有此一叹。这一叹可谓是孔子的千年一叹,万世为后学警。 (四) 1 语译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 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 “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 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的。” 2读解 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除了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之外,还发出了关于认识一个人的感慨。读遍论语,这大概是温文尔雅的孔圣人最动肝火的一次震怒了?那语气有点类似今天的老子骂儿子:“你

13、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老子不说也罢!” 推想起来,宰予这块“朽木”恐怕不光是大白天睡觉比如说睡个午觉的问题,很有可能还是在老师的课堂上打瞌睡(梦见周 公?)哩。不然的话,以我们今天的生活习惯来看,睡个午觉算什 么罪过呢?犯得着孔老先生这么大动肝火吗? 问题在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我们 的话来说,就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因此,孔 老先生是万万不会苟同我们关于午睡的观点的。 如此说来,他的震怒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说到“听其言而观其行”,倒正如儒学大师朱熹在论语 集注卷三里引胡氏的话所提醒我们的那样:“圣人怎么会现在才 知道听其言而观其行呢?也不是真因为宰予就对所

14、有人都抱不信任态度了。不过是以宰予的事情为例教育大家,要求我们多做少说,言行一致罢了。” 而之所以需要如此,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那么些人说起比唱起还好听。 所以,我们不仅要听他怎样说,而且还要擦亮眼睛观察他怎样做啊! 原文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论语雍也第六 讨论:这种人生境界对你有什么启示: 析这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境界。 (1)坦然面对 (2)幸福感 在一个简陋的环境中,我们从容面对了,这固然可喜,但

15、还不如那些没有抱怨的人。即便没有抱怨,也不是最坦然的,因为最高境界是乐在其中。 我曾经和很多人说过,要快了地过每一天。即便身边的人再无聊,身边的事再烦心,在一天中也总会有一丝丝还算过得去的事吧?如阳光灿烂,捡到一元钱,在马路上看到美女一名 这就要求我们降低我们的幸福感。因为怎么过都是一天,为什么不快快乐乐呢? 有时悲伤都是自找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遍一遍咀嚼痛苦,一遍一遍用针扎痛了内心。 更有趣的是,现代社会的人面对多项选择,总因为困顿而对生活失去兴趣。 (六) 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 解释: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默而识之”,学问要靠知识来的,这里的“识”在古代文字中是与“志、记、志”字通用,所以“默而识之”这句话就是说: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 “学而不厌”,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满足。 不满足不代表一种解脱,唯有学习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