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78996886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8.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1,探寻丝绸之路,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2,这是什么,罗马废墟中出土的汉代绢,为什么汉代的绢会出现在古代罗马,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3,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4,对比张骞出使西域图和68页丝路示意图,填一填,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1,张骞从( )西行,最终到达( )。 2,汉丝绸之路起点为( ),终点至(,丝绸之路在张骞出使西域基础上继续向西延伸,直至欧洲,路途更加遥远,长 安,大月氏,长安,大秦,探究一:丝路何其遥远,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5,意大利,找一找,丝路经过的今境外部分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阿富汗 伊朗 伊拉克 土耳其 意

2、大利 等,探究一:丝路何其遥远,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6,天 山 山 脉,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说说丝绸之路经过了哪些地形区,探究一:丝路何其遥远,结论:路途遥远,地形恶劣,艰苦,天山 昆仑山 帕米尔高原 伊朗高原 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7,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西汉时期对西域采取过哪些重大举措,对匈奴采取攻势,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军事上,外交上,行政管理 方面,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 友好关系,交往频繁,1公元前121年,在河套、河西走廊地区,设置郡县,派驻军队,实施统治。 2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接受

3、中央政权管辖,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8,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9,史料一:“(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的通中亚的大道,秦始皇的长城纯粹是一种防御的性质但是汉武帝的长城用意乃是作为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1,汉朝长城与秦朝长城功能有何不同? 2,有人说,长城是封闭保守的象征。有人认为,长城在向西开拓推进和保障丝路通畅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你同意哪种观点,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10,史料二:“自敦煌西至盐泽(罗布泊),往往起亭(古代筑在边境上

4、的烽火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屯田兵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汉书西域传,西汉除了大力构筑河西长城外,还自敦煌往西至盐泽,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 设置官员镇守,以保护外国的使者,并供应给养。,根据材料说说西汉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丝绸之路,筑长城;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设置官员镇守,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11,史料三:据资治通鉴记载,元和元年(84)十一月,北单于派人驱牛马万余头与汉朝商贾交易。北匈奴诸王大人前来,所在郡都设官邸接待,这则史料说明丝路得以通畅还有什么原因,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少数民族(匈奴)与汉族交流频繁,日益融合,共同保

5、护丝绸之路,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12,探究二:丝路何以通畅,丝绸之路的通畅推动了沿线区域的经贸发展以及民族的融合,同时也稳定了长城沿线地区的社会秩序,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13,探究三 丝路何处显魅力,甘肃嘉峪关东北郊魏晋时期(220420)墓室中出土的砖壁画,墓砖壁画的魅力,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14,提取墓砖壁画中的历史信息,说说丝路通畅后 河西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犁耕图,牧马图,扬场图,采桑图,结论:深受中原农耕文明影响,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15,驿使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的邮票,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1,反映了当时邮政的基本

6、要素; 2,出土于丝绸之路(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最具代表性的通道之一)的咽喉之地,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16,丝路古镇,丝路何处显魅力,丝路古镇的魅力,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17,阅读一本书,驼铃悠悠:中国古代丝绸路 (作者:巫新华,四川人民出版社,观看一段视频,丝路秘史CCTV-10 探索栏目,课外延伸,关注一件事,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18,古镇:楼兰,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19,楼兰(英文为:Kroraina),西域古国名。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楼兰位于东经8955

7、22,北纬402955。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国人属印欧人种,语言为印欧语系的吐火罗语。汉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来都经过楼兰,楼兰简介,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20,楼兰现状,从三间房再往西,就是几所民房的遗迹,房子的规模依然清晰可见,原先砌墙用的胡杨木板、红柳枝依然挺立在沙土中,地上,是盖房用的芦苇或细红柳枝,1 000多年过去了,她们依旧完整的保存下来。所有的建筑都建在高台上,在低洼处,到处散落着或黑或红的陶片,陶片有些粗糙,这么多的陶片,似乎在告诉我们当年楼兰古城的繁华与辉煌。在民房的北边,有两座类似雅丹高约3米的土堆,这是古城墙的遗址,经历了千年风沙侵蚀的佛塔,是楼兰古城最高的

8、建筑,也是最漂亮的一座“雅丹”,它静静地端坐在古城东边偏北的地方,俯视着我们这群朝圣者。在它的西北面,有保护者用木板和粗大的树干在支撑着。在它西边约300多米的地方,是可能充当过官衙的三间房,当年,斯文赫定在这些墙壁下,曾挖掘出大量文物。眼前的三间房,徒剩四座高大的土坯墙,中间面积稍大,有15平方米左右,两边房子较小,约有10平方米,在房前的地面上,散落着一大堆木桩,上面有明显的铆眼,一根最长的方形木桩足有4米多长,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21,古镇:龟兹,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22,龟兹为我国古代西域大国都城,东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任都护时曾迁西域都护府于龟兹。唐贞

9、观22年(公元648年)和唐显庆2年(公元657年)曾两度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辖4镇、16府、72州之地,龟磁国,古西域国之一,居民擅长音乐。古城位于库车县城西约两公里的皮朗村。我国汉唐时期,中央政府都以龟兹为政治中心,设立政权机构,管理西域地区,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23,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24,古镇:武威,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25,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旅游标志都”“中国葡萄酒城”“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

10、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26,铜奔马出土地:雷台,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27,古镇:敦煌,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28,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辖的一个县级市,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2,29,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 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