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机考5套真题题库及答案6

上传人:电****全 文档编号:178996048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机考5套真题题库及答案6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机考5套真题题库及答案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机考5套真题题库及答案6(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机考5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 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 )。A 问题的起始状态B 问题空间C 问题的目标状态D 问题的中间状态2. 概念与词汇的关系是( )关系。A 一一对应B 内容与形式C 内涵与外延D 抽象与概括3. 不属于小学概率与统计学习的课程意义的是( )。A 形成合理解读数据的能力B 提高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C 获得绘制图表的能力D 发展在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下列不属于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突出体现的理念的是( )。A 基础性B 普及性C 科学性D

2、 发展性5. 以数学素养为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就是( )A 大众化B 公理化C 逻辑化D 算法化6. 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来帮助学生接受并内化既定的数学知识,形成既定的数学技能的属于( )的教学组织类型。A 接受型的教学组织B 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C 探索发现型教学组织D 自主型的教学组织7. 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 )等一些内容。A 数的认识B 运算方法C 简便运算D 理解算理8. 不属于描述空间对象量的方面概念的是( )。A 测量B 面积C 体积D 长度9. 从正方形中抽象出长方形的过程称之为( )。A 强抽象B

3、 概括C 弱抽象D 分离10. 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 )。A 注重问题解决B 注重数学应用C 注重逻辑推理D 注重数学交流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 数学是一门直接处理现实对象的科学。( )T F 2. 范例教学强调利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T F 3. 指学习者个人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知识称之为客观性知识。( )T F 4. 问题的条件信息就是指已经给出的数据。( )T F 5. 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两个基本形式。( )T F 主观题三、填空题(共2题,共24分)1. 数学的严谨性特征体现在它的、以及等方面。空1:逻辑性空2:精确性空3:系统性2.

4、 按照学习的对象的特征以及学习目标的不同,认知学习可以分为、以及等三类。空1:知识学习空2:技能学习空3:问题解决学习四、简答题(共3题,共36分)1.简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试题分值:12分)答: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1)在实际的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即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2)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即发展数的良好位置感;对各种数的关系有敏锐的反应。(3)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2.简述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试题分值:12分)答: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四个:基础性原则;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5、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作用原则。3.简述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试题分值:12分)答: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是按主导与主体之间的不断错位滑移来实现相互作用的。(6分)具体地说,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切合的引导予以体现;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课堂教学是一个人际之间充分交流与分享的过程。(6分) 题库二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 )的关系。A 传递与接受B 控制与被控制C 交互主体D 知

6、与不知2. 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 )等四个纬度。A 数与代数B 统计与概率C 空间观念D 情感与态度3. 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社会的进步”、“数学的发展”以及( )等。A 学生的需要观B 国家的需要观C 生活的需要观D 儿童的发展观4. 以科学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评价是( )。A 形成性评价 B 量化的评价 C 表现性评价 D 质性的评价5.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 )。A 语言表述阶段B 理解结构阶段C 学会解题阶段D 符号运算阶段6. 现代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 )的过程。A 建构B

7、 吸纳C 传递D 训练7. 不属于儿童形成统计思想过程特征的是( )。A 基本概念是帮助理解的基础B 观念是伴随着操作活动逐步形成的C 对数据理解是逐步发展的D 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能力的形成是渐进的8. 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原则的是( )。A 统一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简明性原则D 渗透性原则9. 以数学素养为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就是( )A 大众化B 公理化C 逻辑化D 算法化10.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由“定向环节”、“行动环节”以及( )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A 感受环节B 执行环节C 运动环节D 反馈环节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

8、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开发具有“学术中心”的特征。( )T F 2指学习者个人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知识称之为客观性知识。( )T F 3初步了解“不确定现象”或“事件的可能性”是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T F 4作为教育的数学是一门经过专门加工的数学。( )T F 5儿童的统计知识的学习重点就是要能学会制作统计图表。( )T F 主观题三、填空题(共2题,共24分)1. 数学学科具有 、 、 等特征。答:抽象性、严谨性、运用的广泛性2. 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 、 以及 等的识别。答:空间方位、空间距离、空间大小四、简答题(共3题,共36分)1.简述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基本含义。(试题分值:

9、12分)答:所谓学生参与,主要就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身心投入,它反映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的程度。行为参与。行为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行为表现;情感参与。情感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认知参与。认知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与层次;2.简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试题分值:12分)答: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1)在实际的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即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2)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即发展数的良好位置感;对各种数的关系有敏锐的反应。(3)对数和数的运算

10、实际意义有所理解。3.简述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试题分值:12分)答:在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这个过程中,主要会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1)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2)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受到经验的制约;(3)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需要通过直观操作来支持。题库三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 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问题”、“设计方案”、( )和“评价结果”。A 填补认知空隙B 执行方案C 反思修正D 调查资料2. 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社会的进步”、“数学的发展”以及( )等。A 学生的需要观B 国家的需

11、要观C 生活的需要观D 儿童的发展观3. 由教师先创设一个能刺激学生探究的具有现实性的情境,学生则是通过自己(小组合作的或独立的)探究,发现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教学策略称之为( )。A Handson活动策略B 照本宣科策略C 交互式问题解决策略D 探索发现式策略4. 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知识的领域切入可以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 )等四个领域。A 解决问题B 符号感C 推理能力D 实践与综合应用5. 以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评价是( )。A 形成性评价B 量化的评价C 表现性评价D 质性的评价6. 从数学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分类角度出发

12、,可以将数学能力分为“认知”、“操作”与( )等三类。A 逆运算B 数量关系C 解题思路D 策略7. “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称之为( )。A 照本宣科型策略B 简单对话型策略C 任务驱动策略D 思维交互型策略8. “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A 数学化B 认知C 参与D 学习准备9. 概念的抽象过程中大致要经历“分离”、“提纯”和( )等三个环节。A 表征B 简化C 描述D 思考10. 概念与词汇的关系是( )关系。A 一一对应B 内容与形式C 内涵与外延D 抽象与概括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 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控制予以体现的。( )T F 2. “教学活动

13、的过程特征”是课堂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T F 3. 探究教学是一种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最高的教学方式。( )T F 4. 常模参照评价是一种相对评价。( )T F 5. 关于运算方法和程序的规定称之为运算方法。( )T F 主观题三、填空题(共2题,共24分)1. 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以及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空1:知识与技能空2:过程与方法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儿童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及等三个阶段。空1:感知阶段空2:表象阶段空3:概念阶段四、简答题(共3题,共36分)1.简述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试题分值:12分)答: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是:(1)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2)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2.简述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试题分值:12分)答: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如下七个方面:对数学的价值的了解;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数学技能的形成;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获得;数学学习的态度与情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3.简述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点?(试题分值:12分)答:注重问题解决;注重数学运(应)用;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交流;注重信息处理;注重数学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