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三十三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8991258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三十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三十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三十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三十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三十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三十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三十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三十三(必修一二三综合练习)1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十一年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疆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伐纣决战)。”这则材料不能说明A大多数周人仍敬信天命 B周武王不再信天意而只重人功 C周武王是最高唯一决策者 D周王的决策会听取政治经验丰富臣子意见2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3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

2、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 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4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有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A西餐馆种类繁多、营养卫生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D西餐馆在内地普遍出现5“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搜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都具有这种特征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 B湖北织布

3、局、开平煤矿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平煤矿 D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61938年安庆、九江、岳阳先后沦陷,湘鄂赣边区成为第九战区的前哨阵地,国民政府军委会就曾指示:“第九战区以九宫山、幕阜山一带为根据地,适机积极行动,夹击转攻武汉之敌,同时截断敌后方之连络线。”这则指示说明A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导致第九战区败退不断B共产党深入敌后坚持游击战消耗日军C相持阶段国民党抗战趋渐消极防御,正面抗战依靠阵地战战术D国民党曾实施建立敌后根据地进行游击战7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

4、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8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9“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101941年旧历除夕,某君在南京的寓所贴出对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气愤的人们在对联上略作修改:“立

5、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材料中某君指的是A张学良 B段祺瑞 C汪精卫 D蒋介石11“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重农”目的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12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131958年6月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

6、,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59年达要到2500万吨,我们钢的产量要超过英国。”对毛泽东的这一批示解读有误的是A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工业 B此时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C该批示可用于研究“大跃进”运动 D折射出当时英国工业实力严重下滑14“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两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要求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15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支付劳务费用金额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A加强了

7、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16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17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

8、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 18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得拉克曾这样讲过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宗教信仰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D文艺复

9、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19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20某历史档案馆文档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性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性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导致主政权的愿望C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D国民党迫于国内和平的压力21材料一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法学家

10、威廉布莱克斯通对英国政体的论述: “由此可见,英国整体实有优越之处,它是各方面相互牵制。在立法机构中,人民牵制贵族,贵族牵制人民。两院则防止行政机构越权就这样,我们国家机器的各个部分,支持者其他方面而又得到其他方面的支持。控制着其他方面而又被其他方面所控制好像三种权限不同的修理工,他们在各自不同的方面,各尽其能,协力发动国家机器。” 转引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材料二 【美】托马斯潘恩对英国政体的论述: “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

11、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而英国的自由便是以下议院的效能为基础的。”引自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6-7页材料三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英国的政治运行如何“相互牵制”?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布莱克斯通和潘恩各自的观点。 (3)材料三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概括

12、这次斗争的原因。 22阅读下列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

13、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有的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 BCAAD DACAC BDDCA ABADC21(1)议会行使立法权监督权,责任内阁行使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4分)(2)布莱克斯通认为英国政体运行相互制约、各司其职,具有优越性,是民主的象征;潘恩认为下院是英国自由的基础,但对君主和贵族院否定态度,认为它们是暴政的残余。(归纳概括,不得照抄材料原话)(6分)(3)指的是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